袁隆平:加快海水稻品种审定,大面积推广海水稻

2018-12-19 18:39:37 来源: 新锐大众 作者:

  12月18日,第三届国际海水稻论坛在海南三亚召开。该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2016年发起举行,今年第三届论坛以“智慧农业 创芯未来”为主题。作为海水稻研发团队的领衔者,袁隆平在论坛上建议加快海水稻的品种审定,以利该稻种尽早实现大面积推广。

  海水稻是指抗盐抗碱性水稻(简称“海水稻”),是在现有自然存活的高耐盐碱性野生稻的基础上,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的、盐度不低于1%海水灌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且产量能达到200-300公斤/亩的水稻品种。

  2018年,袁隆平领导的海水稻团队在国内外主要盐碱地类型进行了百亩至千亩示范种植,取得了初步成功。其中青岛市城阳区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试种的海水稻,实打亩产量为261.39公斤。

  袁隆平表示,当前海水稻的审定需耗时两年的区试和一年的生产试验,而且要超过对照品种才能够审定。他建议降低当前审定标准,加快品种审定,以利海水稻尽早实现大面积推广。“我的意见是对照品种不能产量太高,以亩产250公斤的稻种作为对照品种。”“缩短区试时间,一年的区试若超过对照品种就给予审定。”袁隆平说。

  “我们国家有十几亿亩的盐碱地,基本上是不毛之地,研发耐盐碱的海水稻任务艰巨而光荣。”袁隆平设想,在8到10年之内将海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一亿亩,按每亩最低产量300公斤计算,每年可以增产300亿公斤的粮食。“300亿公斤粮食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的粮食总产量,可以多养活八千万人口。所以我们的任务很艰巨,也很光荣。”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