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润杰
黄河滩区、金堤河片区、黄河故道西片区和北片区,是聊城历史上的四大集中连片贫困区。
四大片区共涉及40个乡镇、227个重点贫困村、14.2万贫困人口,片区内贫困人口占聊城全市贫困总人口的56.9%……长期以来,土地贫瘠、交通闭塞、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多重因素叠加,使四大片区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成为全市脱贫攻坚战役最难啃的“硬骨头”。
向深度贫困宣战,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决心!这四大片区能否如期脱贫,事关全市脱贫攻坚战的成败,是脱贫攻坚“硬仗中的硬仗”。
四大片区累计完成投资24.2亿元,完成项目375个……近年来,全市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集中政策、资金攻坚突破,改善了片区发展落后的局面!
齐心协力斩断“穷根”
片区攻坚,聚焦着全市上下的目光。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并多次赴片区进行实地调研,提出明确要求;每个片区均设立了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县长任总指挥。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行多项政策倾斜叠加的同时,充分利用区内资源开展招商引资;利用好国家政策性金融资金,并招募社会资本参与片区开发。
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了片区攻坚工作会议,出台了《四大贫困集中连片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成立了市委主要领导挂帅、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帮包团队,在每个片区中心乡镇设立攻坚指挥部,充分汇聚各行业各部门力量,注重各项政策倾斜叠加,深挖片区地域优势和发展潜力,实现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生产条件、产业结构全面升级。
我市还设立了指挥部办公室,制定片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片区贫困村脱贫示意图、产业扶贫规划图、交通扶贫规划图、水利扶贫项目规划图等图板,并依次上墙,做到挂图作战,重点突破。
一场惠及14.2万贫困人口的片区脱贫攻坚战在全市打响!
握指成拳打好“歼灭战”
“握指成拳”,这既是兵家求胜之法,也是聊城的脱贫攻坚之道。聊城市坚持集中优势力量打“歼灭战”,持续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定贫困群体,集中政策、资源、力量实行重点突破。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把实施四大片区集中攻坚作为全市脱贫攻坚四大战略之一,通过规划单列、力量集成、政策叠加、资金倾斜、综合施策,着力破除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增强产业支撑能力,确保片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提升,彻底摘掉历史贫困区的“帽子”。
2018年金秋时节,走进位于黄河古道西片区的冠县万善乡北田平、万善屯等村,最为显眼的就是成方连片、碧绿诱人的樱桃树。这片总面积2100多亩的樱桃园,是由迤俪垣景公司投资发展的项目。迤俪垣景公司负责人么传军说:“园区基础设施投入都是公司负责,等果树挂果后能见效益了再承包给有能力的村民,同时也会吸引周边村民前来打工挣钱。”
前田平村50多岁的村民周金增是这个项目的受益者之一。他说,“自己把土地流转出去,光在这里打工,一年就收入3万元左右。”项目的落地,离不开政策支持、政府引导。万善乡依靠县里的樱桃种植奖补政策,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大力引导农民流转土地,种植樱桃。万善乡党委书记张子民介绍说,“我们有信心把樱桃打造成为万善乡主导产业、富民产业,让更多农民走上致富路。”
发展林业经济,是黄河故道西片区结合实际采取的扶贫举措。与此同时,在黄河故道西片区,我市还计划建设高效温室蔬菜大棚6905个,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在其他几个片区,也都根据各自的实际,扎实推进扶贫产业项目。两年多来,我市共完成项目375个,投资24.24亿元。其中,金堤河片区共完成项目89个,总投资10.03亿元,全长103.8公里、概算总投资5.68亿元的金堤河交通扶贫大通道已全线通行,沿途阳谷、莘县两县的11个乡镇、159个村庄、13万人口直接受益。
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2017年4月13日至14日,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五次全体会议暨四大片区脱贫攻坚现场观摩会议召开,与会人员利用一天时间观摩了四大片区的7个扶贫项目现场。
金堤河片区扶贫交通大通道103.8公里的堤上通道已建成通车;位山灌区沉沙池旅游扶贫开发一期项目正式对外开放;黄河故道北片区在扎实推进片区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将未利用地挖潜资金、土地综合整治资金等用于脱贫攻坚,为扶贫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片区攻坚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同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我市打破部门行业之分,推动扶贫政策同住房、教育、医疗等政策无缝衔接,良性互动、共同发力,释放脱贫攻坚的叠加效应。根据片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在四大片区帮包部门中确定市交通局、市农委、市国土局和市水利局为各片区牵头部门,负责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工作开展。严格落实四大片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积极开展实地调研,成立由片区牵头单位副县级干部任组长,交通、水利、农委、国土、住建、扶贫办、供电公司等成员单位业务骨干为成员的调研组,分赴四大片区实地考察,并形成《聊城市四大集中连片贫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按照清单制和责任制的要求,严格落实责任,倒排工期,按计划方案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我市各片区成员单位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强化联动,集中优势资源力量向帮包片区倾斜,齐抓共管,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全力推进片区攻坚
年过五旬的东阿县牛角店镇北陈村农妇尹凤芹,一个人供养两个儿子上大学,日子十分艰难。爱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她免费提供“材果兼用核桃”“美国黑核桃”种苗,尹家利用自家 6.3 亩地进行育苗种植及日常管理。爱华农业确保每亩地年收入在 2500 元以上,仅此一项尹凤芹家庭收入就超过了 1.8 万元,达到了脱贫标准。
尹凤芹一家是四大片区贫困人口中享受核桃产业扶贫政策的一个缩影。爱华农业结合自身产业优势,率先在四大片区中的金堤河流域和黄河滩区实施核桃产业扶贫,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就业、入股分红、合作种植等模式相叠加开展精准扶贫。在聊城,爱华农业共建有育苗及种植园 11 处、种植面积 6000 余亩,目前是全国最大的材果兼用核桃育苗及种植示范基地。
我市结合片区发展短板和资源优势,经过反复论证,明确重点任务,确定治理规划,扎实推进片区脱贫攻坚工作。
——金堤河流域。实施干流桥梁改建、引水、井灌设施和堤上堤下公路及乡村公路建设,还清历史上的基础设施欠账。其中,投资5.68亿元建成全长103.9公里的金堤河堤下扶贫大通道并具备全线通行条件。
——黄河故道西片区。积极争取革命老区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政策,依托北京首农集团等大型企业的供应链条,创建供应京津的全国绿色精品蔬菜瓜果生产加工基地。其中万善乡高效农业示范产业园区依托冠县迤逦垣景农业科技公司对西沙河林场以东的2600亩土地进行流转,且优先流转140户贫困户的土地,每亩1200元,使这些贫困群众有了稳定的租赁收入。
——黄河滩区。积极打造黄河、古运河、“鱼山梵呗”“阿胶养生”等生态文化旅游基地,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和休闲观光农业,大幅度提高片区农民收入,与全市同步实现小康。投资5亿元建设位山湿地公园项目,一期项目初见成效,二期项目同步开展。
——黄河故道北片区。综合运用各项政策,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除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创建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打造三条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特色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区。其中唐元镇高效集约蔬菜温室示范园整合六个省派第一书记所在村的专项扶贫资金来建设,建成后通过租赁方式产生扶贫收益,用于园区四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
贫困渐行渐远,幸福越来越近。聊城脱贫攻坚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只争朝夕地驱走四大片区的贫困阴霾,让每一个贫困群众的脸上都绽放美丽的笑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润杰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今天下午进行集体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努力推动山东走在前列。[详细]
“规划还吸收了市民提出的大明湖路—西公界街—鞭指巷的文化游览路线。”17日,在回复市民关于《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及三处地段保护方案》的建议时,济南市规划局展现了这样一条线路。[详细]
为进一步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避免和减少重污染天气对师生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切实保护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儿童身体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有关要求,济南市教育局...[详细]
通知第六条明确规定:取消新购住房限制转让措施。此次调整距离政策出台仅有一年多时间。[详细]
119人荣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表彰专家在5年管理期内由省政府给予科技奖金6万元,享受当地医疗保健待遇,在职期间每年享受10-20天的休养,同时纳入省服务绿色通道范围,颁发“山东惠才卡”,享受子女入学、职称评审、交通旅游等29项高层次人才服务。[详细]
济南芙蓉街多朝代古瓷片出土,撩起老济南记忆“网红”芙蓉街提升改造虽然已经接近工程后期,但芙蓉街北段近日频频有好消息刷新,疑似几百年的泉水暗渠被挖掘出来,旁边相邻处又发现初步判断为清早期的老石板路,而周边的挖掘过程中竟然挖出多朝代的碗片。这块区域紧邻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