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陈光(资料图)
编者按 最近,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山东人物和最具影响力事件名单公布,“诸城市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名列其中。这个发生于26年前的大胆尝试,一度轰动全国。26年后再回首,别有滋味在心头。当年诸城改革的亲历者,山东省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副主席陈光日前接受联合日报、联合网记者专访时,对往昔岁月历历在目,首次披露了个人感怀。作为改革参与者、见证者,他很骄傲,坚信共和国的改革开放一定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往直前,再创辉煌!
为便于读者亲临其境,深度感触改革岁月,本报以第一人称形式,对采访笔记分四部分予以刊发。
我1991年任诸城市长,1993年1月任市委书记。诸城市是山东省辖县级市,归潍坊市代管,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当时人口103万,没有铁路,没有高速公路,没有机场、港口、码头,经济发展属于中等水平。改革开放以后,诸城市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化企业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但是由于改革没有触及到实质性问题特别是产权关系问题,企业深层次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当时诸城企业的困境可以用“一多二高三低”来形容,“一多”是亏损企业多。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市属独立核算企业半数以上明亏或暗亏,有的企业已经成了空壳。“二高”是亏损额高、负债率高。“七五”计划期间,全市城乡企业技改投入不足3亿元,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三低”就是企业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低、职工收入水平低。许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职工收入很低,生活没有保障。企业纳税少,财政入不敷出。1991年全市预算内财政收入只有7000万元,干部教师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社会事业欠账很多。
1992年发生了四件大事:第一件是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谈话,他说不改革死路一条,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冒,衡量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当时,全国上下推进国企改革的呼声很高,改革的环境比较宽松。第二件是1992年上半年,诸城对市属工商企业进行全面审计,结果令人震惊: 150家企业103家亏损,亏损面68.7%,亏损额1.47亿元,负债率接近90﹪。原来知道企业困难,但没想到这么困难;知道企业亏损,但没想到亏损面这么大。辛辛苦苦十几年改革,结果令人难以置信。第三件是1992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到诸城视察。他看了企业,召开了山东省8个县的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就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做了重要讲话。他说我们的国有企业三分之一亏损,三分之一不赚钱,真正盈利的不到三分之一,搞好国有企业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请同志们和中央一起来思考和研究这个问题。他要求国有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真正走向市场,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振聋发聩。第四件是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他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要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股份制有利于促进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积聚社会资金,要积极试点,总结经验,抓紧制定和落实有关法规,使之有秩序的健康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联合兼并,合理组建企业集团。国有小型企业,有些可以出租出售给集体或个人经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对国有企业改革做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这个力度是史无前例的。
诸城改革路径被广泛研究
这四件大事促使我们下决心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怎么改?反复回顾十多年的国企改革我就发现,从扩大企业自主权、简政放权、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步步地走过来,始终是沿着一条主线往前走,就是不断调整和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目的都是调动企业积极性。十几年的国企改革功不可没,但有一个问题却不可否认,就是没有在企业的产权关系上做一点文章。改来改去仍然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缺少真正的企业。企业仍然是国有的,“谁家的孩子谁家抱”,大大小小那么多企业,里里外外那么多大事小事,政府都得管,经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企业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二是缺少真正的主人。职工与企业在产权上没有任何关联,企业的生产经营好坏、经济效益高低也就与职工关系不大。绝大多数职工名义上是企业的主人,实际上对企业并不十分关心。他们坚信企业好坏是政府的事,就是破产我也丢不了饭碗,反正社会主义饿不死人。三是缺少真正的企业家。企业干部与党政干部一样管理,只能上不能下。有的厂长搞坏一个工厂就转到另一个企业继续当厂长,搞垮几个工厂就到政府当局长甚至当县长,被老百姓称作“常败将军常挂帅”。我当时对这种现象作了一个并不十分恰当的描绘:产权关系不明晰,利益关系不直接,工人当家不做主,厂长有权难落实,企业负盈不负亏,政府手大遮不住天。总之,政府没有能力把企业管好,企业没有权力把企业做好,职工没有责任关心企业的命运,企业不活也就理所当然了。总之,过去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企改革必须深化,而且必须另辟蹊径。
经过反复思考,我们形成了一个共识:改到深处是产权。为此,确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推行国家控股为主、个人持股为辅的股份制为主要形式深化企业改革。具体方法是:从试点入手,探索路子,摸取经验,先易后难,逐步推开,规范完善。
从1992年10月开始,诸城在诸城电机厂进行第一个股份制改革试点。诸城电机厂是一个小型国有企业,首先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经过严格的资产评估界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国有净资产270万元(不含土地)。企业员工277人,大致人均一万块钱。试点组确定了两套改革方案。第一套方案是把企业全部产权拿出20%卖给职工,政府依然控股;第二套方案是把全部资产卖给职工,政府以土地作价入股,也是政府控股。对这两套方案,职工讨论都不同意。我们便让职工自己拿方案。职工大会最终确定的方案是:270万国有资产由职工全部买断,国家不再控股,土地有偿使用,缴纳土地使用费。经过研究我们认为,职工提出的方案可行。最后确定按照第三套方案实施改革。
1992年12月31日,诸城在市政府大礼堂举行了诸城开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工商局长现场向董事长颁发了新的营业执照,企业性质是股份制,后面注明集体性质。董事长给股东颁发股权证书并讲话、股东代表发言。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讲话。我说同志们啊,这一次的改革和以往的改革不一样。前些年我们也搞改革,但是改来改去“换汤不换药”,你这国有企业仍然是国家的,你和政府的关系就是儿子和老子。儿子躺在政府的怀抱里,干多干少都可以,吃不上饭就找老子,这是天经地义。我说通过这一次改革,工厂变成公司,这个企业不再是国有企业,成了你们270名股东共同持股的股份制企业,你们真的成了企业的主人,你们和政府的关系变了。从今天起,咱们两家的关系是你注册我登记,你挣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同情归同情,但政府不能再把你们养起来,只能通过社会保障帮你们解决问题。我说各位股东一定好自为之,齐心协力好好干,千万别把企业搞坏了,搞坏了就没有饭吃了!就这样,诸城第一个股份制企业诞生。1993年元月1日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放了一条新闻:山东省诸城市公开出售一家小型国有企业。电机厂改制之后效果出奇的好,改制当月销售收入翻了一番多。此后,我们又选择了四家企业进行试点,也都迅速见到了明显成效。
在此基础上,诸城的中小企业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1993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企业改革动员大会,成立了45个工作组,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后同时进入45家企业,帮助企业改革改制。两个多月之后又陆续进入第二批企业。 一年半时间,诸城全市288家乡镇以上工商企业中的277家完成了改制。这277家中的210家,采用的是“卖光”形式,即把原有的国有或集体资产百分之百卖给职工。
(敬请明日关注《陈光讲述“诸城改革”往事二:朱镕基亲抵诸城考察前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今天下午进行集体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努力推动山东走在前列。[详细]
“规划还吸收了市民提出的大明湖路—西公界街—鞭指巷的文化游览路线。”17日,在回复市民关于《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及三处地段保护方案》的建议时,济南市规划局展现了这样一条线路。[详细]
为进一步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避免和减少重污染天气对师生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切实保护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儿童身体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有关要求,济南市教育局...[详细]
通知第六条明确规定:取消新购住房限制转让措施。此次调整距离政策出台仅有一年多时间。[详细]
119人荣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表彰专家在5年管理期内由省政府给予科技奖金6万元,享受当地医疗保健待遇,在职期间每年享受10-20天的休养,同时纳入省服务绿色通道范围,颁发“山东惠才卡”,享受子女入学、职称评审、交通旅游等29项高层次人才服务。[详细]
济南芙蓉街多朝代古瓷片出土,撩起老济南记忆“网红”芙蓉街提升改造虽然已经接近工程后期,但芙蓉街北段近日频频有好消息刷新,疑似几百年的泉水暗渠被挖掘出来,旁边相邻处又发现初步判断为清早期的老石板路,而周边的挖掘过程中竟然挖出多朝代的碗片。这块区域紧邻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