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凯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12月18日讯 12月16日晚,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感动山东人物和最具影响力的事件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获评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山东人物。这位被称为“中国服务器之父”的企业家,如今正在引领中国云计算、大数据实现跨越,赢得世界席位。
月薪54元,研发出5万元的PC机
当时,一位IT工程师每月能赚多少钱?孙丕恕回忆说,他第一年的月薪是45块钱,第二年转正之后拿到了54块钱。可在那个时代,一台电脑的价格几乎是个天文数字——5万元。那时,每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脑都是很难想象的,甚至一所高校拥有一台电脑也非常奢侈。而研发出一台电脑是一种高精尖技术。
当时,孙丕恕被分配到浪潮的前身山东电子设备厂的开发室工作。而孙丕恕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进行国产电脑的研发。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IT产业,与孙丕恕而言,那是两个“年轻人”之间的对话。
可是,即使在山大的电子系里,孙丕恕也从未见过一台真正的PC机。怎么办,从哪开始?孙丕恕与同事于是开始研制一块主板,先易后难,逐个攻坚。为此,孙丕恕与其他六位同事没白天没黑夜的一直在滚在一起,往往每天醒来就开工,直到工作到深夜,仅有的几分钟吃饭时间,是每天的休息时刻。
“我每天都在弄电路图,怎么设计,怎么来做,不停在想。”孙丕恕说,自己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度过。迄今回忆起来,孙丕恕回忆说,不论什么时候,这种拼搏的精神还是要的。经过不懈努力,浪潮研发的第一台个人电脑0520A于1984年问世。孙丕恕谈及那个时刻,心情仍然非常激动。
“一方面这个产品当时只有美国能做,我们能够成功,而且实现了与IBM的PC兼容,我们感觉非常骄傲,它的价值也是非常巨大的,那么从材料费来讲,当时一台电脑我们就能为国家节省几万元。”
“浪潮牌”微型计算机很快批量投入市场。到1983年底,浪潮实现产值248万元,利润8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1985年,浪潮0520A以最高分荣获电子部计算机产品评比第一名,浪潮很快成为中国微机领军品牌,也由此揭开了中国IT产业大幕正式拉开。
研发中国第一台服务器,浪潮诞生中国“服务器之父”
1993年,互联网时代来临之际,时任浪潮集团副总工程师的孙丕恕率领团队远赴新加坡,开始了小型机服务器的研究工作。为了节省经费,他们常吃方便面充饥;不舍得坐车时,步行几十里到各个相关科研机构查阅所需资料。在超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孙丕恕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但疾病并未使他停下前进的脚步。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在他的领导下,课题组终于研发出了第一台小型机服务器SMP2000,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不仅如此,它的诞生还降低了服务器市场的产品价格,使得服务器在中国的广泛应用成为了可能,孙丕恕也因此被人称为“中国服务器之父”。
此后,国家863计划专家组经过考查论证,把浪潮服务器的开发与推广应用确立为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和产业化基地,浪潮“国产服务器应用系统”也被列为“863”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在浪潮建设国产服务器成果转化基地以此为契机,浪潮的服务器产业在国际品牌的夹缝中顽强地生存并发展壮大起来。在浪潮的带领下,中国IT厂商纷纷涉足服务器产业, 并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中国服务器产业之“花”悄然绽放。
改写服务器世界格局,开启云计算时代帷幕
2010年,浪潮与中国信息化进程又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一年。浪潮开始由传统的IT产品、方案提供商向云计算、大数据运营服务商转型。在这个阶段,浪潮推出了天梭K1,这是十一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高端容错计算机研制与应用推广”项目成果,K1也是浪潮产品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浪潮还在这个阶段推出了业界首个政务云,从此开启了中国的政务云时代。
在2010年CCTV经济年度人物论坛北京站的现场,主持人请四位候选人写下自己最难忘的一天,中国服务器研发第一人、技术专家出身的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在题板写上了“2010年7月28日”。
“这一天,我们研发的高端容错服务器测试成功,这是让我百感交集的一个时刻。”孙丕恕的语气有些激动。
2010年的这一天,又一个代号“天梭”的服务器,改写了中国信息化进程的里程碑。这一年,中国第一台关键应用主机浪潮天梭 K1问世,这个由460位浪潮工程师,历时4年,总投资7.5亿人民币研制成功的 “中国第一”,使中国成为继美、日后第三个具备此类系统研制能力的国家,主要应用领域涵盖金融、电信、交通、能源等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开启了中国大型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新篇章,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云计算、大数据实现跨越,中国迎来“数据开放第一人”
随着云计算建设走向深入,浪潮进一步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大数据产业也随之加快。
围绕大数据公共服务,2014年,浪潮为广州市提供了国内首个政府开放数据项目咨询服务。同年,浪潮在青岛通过建立政府服务、生活服务、城市声音、应用中心以及专题服务等五大版块打造了“爱城市”网站,为青岛市民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它也成为今天浪潮爱城市网APP的前身。
2015年,孙丕恕首次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推进政府数据开放,成为当时国内最早提出数据共享开放的公众人物。此后四年,孙丕恕连续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相关建议,他因此被誉为“中国数据开放第一人”。
孙丕恕认为,我国的社会信息资源80%掌握在政府手中,大部分都是高价值数据,一旦将这些数据开放,将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增长释放巨大的红利。
2015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过程中,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孙丕恕对如何发展大数据产业提出建议。李克强总理对此“点赞”:“你的建议很好,政府掌握的数据要公开,除依法涉密的之外,数据要尽可能地公开,以便于云计算企业为社会服务,也为政府决策、监管服务。”
在这一阶段,浪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云中心、云服务、大数据、云伙伴”的云计算战略2.0,通过提供“计算+”平台、政务云服务和大数据资源服务,做信息化的“平台产品供应商”“云服务运营服务商”与“生态建设者”。
浪潮的“顶”精神:投入产出不成比,我们为了国家!
身为一家企业的掌门人,孙丕恕在被问及这么多年有哪些担忧时坦言:做科技创新产品,就意味着跟世界上最好的科技公司正面竞争,需要长年累月的投入,一代一代地做下去。从企业角度讲,浪潮的投入产出比实际上不完全成正比。
在研发过程中,困难之大更让人难以想象。孙丕恕说,他经常自己问自己,从小型机服务器,到K1,这么多钱花进去,如果打了水漂,导致企业破产怎么办?而浪潮首席科学家王恩东更时刻担心报以忧虑,经常询问项目的进展情况。但孙丕恕说,“科技研发这件事,一旦定了就得坚定决心,资源要持续不断地跟进。可能跟进到4个亿、3个亿的时候不跟了,那就功亏一篑。因此,科技创新研发在啊关键时刻跟打仗一样,这个时候得咬紧牙关,一旦定了,钱就得往上顶,今年多少钱,明年多少钱,持续不断地投入,把资金跟上去,才能支持一线的作战部队(研发人员),给他们以支撑。”
在许多个关键时刻,浪潮就是靠信念与不断的资金投入顶下去。浪潮的领导层清楚,为了一个无法保证成功,且投入产出不成比的科技成果,企业的钱会越顶越多,顶到最后企业就完蛋了。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发扬企业家精神,要有基本判断,更要有坚定信念,这个事情不仅仅是为了浪潮在做,也是为了国家。
孙丕恕对员工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国家把企业培养出今天的规模,不光是让你做产品,做市场,而是怎么把市场和利润变成更好的高新技术、高科技产品,通过这个回报国家、社会,我认为这是企业家和企业带头人的社会责任。
从上世纪80年代第一台浪潮牌微机、全球第一个中文寻呼机和标准、中国第一台小型机服务器、中国第一台32路高端容错计算机、中国第一台PB级海量存储、中国第一款云计算操作系统……一路走来,孙丕恕带领的浪潮在自主创新领域一直是披荆斩棘,始终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产业的“中流砥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凯
截至目前,省纪委省监委机关等第一批省直15个部门“三定”规定已正式印发,第二批22个部门“三定”规定即将送签印发。其余部门“三定”规定已完成初审,12月底前按程序报批印发。[详细]
改革开放40年,山东高楼“天际线”不断刷新的同时,城市也在向下“逆生长”,不断拓展地铁、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快速路、地下停车场、地下管廊、地下物流等地下空间利用形式。特别是以地铁建设为代表的地下空间拓展能力,不仅承载了伟大的技术变革,也铺垫了一座城市...[详细]
我省将对低速电动车行业进行全面规范整顿。根据省政府办公厅16日印发的《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我省成立低速电动车规范管理工作专班,统筹开展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清理整顿,严禁新增低速电动车产能,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加强生产销售监督执法。[详细]
据市编办负责人介绍,区县机构改革是深化地方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改革区县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划分事权,理顺权责关系...[详细]
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挖掘展示这些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中积淀的精神养分,解读“感动密码”,激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标先进、奋勇争先,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征程上奋力前行。她有2000多个“兵儿子”,她300多次走访部队,送去6万多双鞋垫、600多吨水饺,行程超过...[详细]
山东40年建成"四纵四横"铁路网,现在能通达全国280城改革开放40年,山东铁路网从京沪、胶济、蓝烟三条铁路干线,发展成为覆盖齐鲁大地的“四纵四横”铁路运输网。2019年,铁路电子客票业务将开始试点运营,旅客互联网订购车票之后,到达高铁站,无须换取纸质车票,可持二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