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山东开的这场座谈会很重要!

2018-12-18 06:41:00 来源: 新锐大众 作者: 王召群

12月17日,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座谈会在济南召开。党报君注意到,座谈会主要是总结我省改革开放40年来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探讨山东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省委书记刘家义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主席付志方,省领导王清宪、于晓明、王书坚、唐洲雁出席。关志鸥主持会议。

刘家义在讲话中强调,思想再解放是现实的要求,是引领改革再深化的动力之源。要靠思想再解放突破发展难点,消除民生痛点,疏通市场堵点。围绕制度创新,做好“放创废”三篇文章:

以“放”促活,把省级权限最大限度地放到市县,加大扩权强县力度,让基层放开手脚。

以“创”促立,鼓励市县和基层作为创新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大胆探索。

以“废”促改,下大气力破除各种无效制度束缚,为基层撑起改革空间。

党报君划重点:围绕制度创新,做好“放创废”三篇文章。

为什么要围绕制度创新呢?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在哪里?“放创废”三篇文章该怎么做呢?

12月11日,大众日报一版刊发长篇报道《齐鲁开放风鹏正举——2018山东开放发展纪实》。文章指出:发展环境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成长空间。全方位、高水平的开放,让山东看到了与国内先进省份、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有了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劲动力。

在赴南方三省学习归来召开的交流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就明确指出,苏浙粤三省的成功经验,关键在创新,核心就是制度创新。没有有效的制度体系作保障,山东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就无从谈起。

11月28日,刘家义在大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总书记谆谆教诲 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文章直指我省有效制度供给严重不足这个最大短板。

文章指出,我省最大的短板是有效制度供给严重不足,而无效制度约束极其严重。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必须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制度供给,把制度创新作为补齐短板、加固底板最根本、最关键、最基础、最核心的改革任务。

而早在7月份,大众日报《海右今语》栏目就刊发了题为《制度创新是最基础的创新》的文章。文章更是指出我省目前在深化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谈到,现在有的地方和部门看起来改革方案不少、举措不少,汇报起来改革的成绩也很大,但群众感受却不深,原因在哪?就是因为没有触及问题本质,影响事物发展最根本的“结”没打开,而只是在一些非主要的、非内在的、非必然的环节上作了不痛不痒的改动、修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抓不住制度创新这个根本,改革不可能有真突破。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8月8日,《人民日报》评论版面刊发省委书记刘家义讲话,题为《改才有出路,闯才有活路》。文章指出,改革已经到了攻坚期、深水区,啃的都是硬骨头,过的都是险滩,涉及的都是利益格局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关起门来各自为战不行,零打碎敲也不行。大家都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下不一致、部门不协调,怎么能融合起来呢?

文章强调,必须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如果各级各部门都对照文件上的每句话照抄照搬,依葫芦画瓢,那就是本本主义,那就是脱离实际,那就是庸懒无为。

不仅如此,省委更是多次发文为敢闯敢试敢改的干部撑腰。强调只要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不计个人得失,敢于闯、敢于试、敢于改。如果改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我们可以退回来,认真总结教训,责任由省委承担;如果畏缩不前、迷茫无措、等待观望,不敢改革、不敢担当,就要坚决问责!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省紧紧抓住有效制度供给这个最大短板,出台“国企10条”“非公10条”“对外开放20条”“人才新政20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45条”“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42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5条”等一系列新制度,同时坚持破立并举,集中清理与高质量发展不配套、不适应的制度文件,努力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一次办好”是山东正在倾力打造的政务服务品牌。这既是对去年以来全省推行削权减证、流程再造、精准监管、体制创新、规范用权“五大行动”的深化,也是对浙江、江苏等省份经验的借鉴提升。这项改革的目标,就是企业和群众办“一件事情”,在申请材料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情况下,从提交申请到获取办理结果,不论“见面不见面”“跑腿不跑腿”“线上线下”,都要实现“一次办好”。

随着这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次办好”已经从政务大厅“一门全办”、一枚印章管审批等“物理集中”,转向全面升级的“化学反应”。

今年10月份,全省各级各部门已全部向社会公布“一次办好”事项清单,省市县三级“一次办好”事项实现全覆盖。

近日,我省《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出台。12月7日,大众日报对《总体意见》进行深入解读。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意见》,我省将着力改革市县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划分事权,理顺权责关系,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市县机构职能体系和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总体意见》指出,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把机构改革同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全面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市县及市属省级以上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部门可集中行使市场准入、投资建设、国土规划、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领域行政许可权,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

相关新闻

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座谈会召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 全面调整优化!首批15个省直部门“三定”规定印发

    11.jpg

    截至目前,省纪委省监委机关等第一批省直15个部门“三定”规定已正式印发,第二批22个部门“三定”规定即将送签印发。其余部门“三定”规定已完成初审,12月底前按程序报批印发。[详细]

    12-18 07-12大众日报
  • “地下城”长出新山东!地铁圈连续三年有了新成员

    11.jpg

    改革开放40年,山东高楼“天际线”不断刷新的同时,城市也在向下“逆生长”,不断拓展地铁、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快速路、地下停车场、地下管廊、地下物流等地下空间利用形式。特别是以地铁建设为代表的地下空间拓展能力,不仅承载了伟大的技术变革,也铺垫了一座城市...[详细]

    12-18 07-12齐鲁晚报
  • 山东全面规范整顿低速电动车 禁增产能静待“国标”

    11.jpg

    我省将对低速电动车行业进行全面规范整顿。根据省政府办公厅16日印发的《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我省成立低速电动车规范管理工作专班,统筹开展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清理整顿,严禁新增低速电动车产能,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加强生产销售监督执法。[详细]

    12-18 07-12大众日报
  • 济南区县机构改革时间表来了!这些部门及职能将调整

    11.jpg

    据市编办负责人介绍,区县机构改革是深化地方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改革区县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划分事权,理顺权责关系...[详细]

    12-18 07-12山东商报
  • 解读“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感动山东人物”的感动密码

    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挖掘展示这些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中积淀的精神养分,解读“感动密码”,激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标先进、奋勇争先,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征程上奋力前行。她有2000多个“兵儿子”,她300多次走访部队,送去6万多双鞋垫、600多吨水饺,行程超过...[详细]

    12-18 07-12大众日报
  • 山东40年建成"四纵四横"铁路网,现在能通达全国280城

    山东40年建成"四纵四横"铁路网,现在能通达全国280城改革开放40年,山东铁路网从京沪、胶济、蓝烟三条铁路干线,发展成为覆盖齐鲁大地的“四纵四横”铁路运输网。2019年,铁路电子客票业务将开始试点运营,旅客互联网订购车票之后,到达高铁站,无须换取纸质车票,可持二代...[详细]

    12-18 07-12齐鲁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