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西汉的东海太守尹翁归,被称为“百世之吏师”,也是一个极其注重调查的官吏:“郡中吏民贤不肖,及奸邪罪名尽知之,县县各有记籍。”“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史书记载,尹翁归的政绩在百姓中有口皆碑,也受到了朝廷的注意。汉宣帝即位之后,任命尹翁归为东海郡(今山东郯城北)太守。
尹翁归上任之前,特地到廷尉于定国府上拜访,讨教治理东海郡的方略。一来因为于定国是东海郡人,对当地风俗民情十分了解;二来,于定国是迎立宣帝的功臣,在当时是朝中数一数二的人物,见一见他,以后也好开展工作。再说于定国府中,当时正有从家乡出来谋事的两个年轻人,于定国知道尹翁归要来拜见他,便答应到时将这两个小同乡推荐给尹翁归。
这天上午,于定国在客厅接待了尹翁归,事前他让两个同乡在后堂等候,在适当的机会再叫他们出来拜见尹翁归。宾主稍稍寒喧几句,尹翁归便转入正题,他说:“ 学生今天登门 ,一是想听大人谈谈贵乡的风俗,一是想就治理东海郡的方略求大人指教。万望大人不要推辞。”
于定国从小也是经过艰难的人,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听尹太守如此郑重其事, 很是感动。他就自己在故乡多年生活的见闻,向尹翁归详尽地谈了东海郡的地理、气候、风俗、民情。两人聊得甚是投机。于定国开始还记得那两个同乡的事,到后来见尹翁归上任前即对东海的情况了解了许多,并且充满热情与信心,他自己也不觉激动起来,破例地对尹翁归谈到了他所知道的东海郡的主要问题,比如豪族大户等。两人的话题始终无法从东海郡的治理问题上移开,不知不觉已是中午时分,而两人谈兴正浓,于定国又一次破例地留下尹翁归用饭。
吃饭时,于定国本想借机提起两个同乡,哪知尹翁归在席间也是三句不离本题,似乎他脑子里只装着治理东海的事。这与以前几任东海太守以及其他地方官登门只求结交他这个廷尉多么不同。于定国在府中曾接待过许许多多的官员,今天,他真的被尹翁归为国不谋私的真诚打动了。
饭后,尹翁归具体陈述了治理东海的一些主要方略。于定国再一次惊叹于他见识的高明。至此他终于明白,尹翁归来访不仅不含个人的私利,也不主要是请教东海风俗,因为他对当地风俗的了解比自己还要多。显然,他只是想在治理东海的问题上得到自己的支持。因为他的一些设想一旦付诸实施,难免会引起别人误会。想到这些于定国终于决定不再提两位同乡的事,并且在送尹翁归出门时,还明确表示支持他的治理方略,请他不要有后顾之忧。
三年后,尹翁归果然以治理东海政绩卓著而名满天下。汉宣帝将他询回京师任右扶风(京城高级行政官,相当于太守)。尹翁归回到京师后,更加尽心尽力,几个月之内,京师面貌焕然一新。可是正当他准备为国家干一番大事的时候,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右扶风任上,年仅四十多岁。
尹翁归的早逝,使汉宣帝非常痛惜,当时曾特地下诏表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记者从今天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获悉,我省将加快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装备,加快发展壮大新兴高端装备,到2022年全省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万亿元,努力将全省装备制造业打...[详细]
“鲈鱼育苗你有哪些技术突破?”“从事冬枣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2月15日,山东首批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在东营市举行,中级职称评审以前所未有的面试答辩形式进行。走出考场,利津县盛泰冬枣合作社理事长韩志刚说:“这个职称不是‘评’出来的,是‘干’出来的!”[详细]
改革开放40年,山东高层建筑从100米逐渐攀升至“300米+”,摩天大楼的长高不断刷新着山东城市的天际线。作为城市发展面貌的最直观感受,高楼大厦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也是现代经济的标志性载体。可以说,高楼集聚的背后更承载着税收、科技、产业、金融等诸多核心...[详细]
经过前期全面筹备部署,12月17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委会公开选聘招聘工作将正式启动。通过选聘或招聘的被聘用人员将进入岗位聘任管理,实行全员绩效考核。这是先行区继大部制机构设置之后,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推出的又一重大举措。 [详细]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公平公正执法、规范文明执法方面,意见要求,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细化、量化处罚裁量基准并向社会公布,增强执法文书的说理性,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说明裁量基准适用情况,对民营企业做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详细]
39年前章丘的“棉花姑娘”登上《人民日报》头版39年前的今天——1979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幅题为《棉花姑娘的喜悦》的照片,反映的是章丘黄桑院棉花姑娘承包土地兑现的情形。39年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之际,记者重访这片土地,在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