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润杰
中国山东网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记者获悉,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亿人,占总人口17.3%。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现象:每五个人里就有一个老人
记者了解到,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常住人口800万。目前济南市也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154.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21.52%;其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近20万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过28万人;预计至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总数将达190万,占比将超过25%。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加速发展,“四化叠加”的趋势日益明显,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满足日益凸显的养老问题,济南市作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首批试点城市,现在已经将养老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并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日前,济南首届养老服务业发展论坛在军休大厦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助力打造康养名城,推动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与会专家围绕如何高效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和社区养老发展思路和重点、济南市打造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养老事业产业实施路径、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问题和对策等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济南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三年规划,培育和引进了一大批专业化养老服务企业和组织,全市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和提升,“孝润齐鲁·安养泉城”养老服务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基本形成了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信息化为手段、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下一步,济南市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牢牢抓住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尽全力打造济南国际医疗康养名城,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济南模式,切实增进老年群众福祉,努力让全市老年人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措施:搭建起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框架
记者了解到,济南先后制定实施了城乡“三无”人员、80周岁以上低保老年人和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各类补贴制度。市级每年安排50%以上的福彩公益金等专项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政策依据和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为有效破解养老服务设施不足难题,市委、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按照新账不欠、老账还清的目标,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首先是解决了新账不欠问题。济南市印发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监管暂行意见》和《关于加强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规划、建设和移交管理的通知》,坚持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开发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报批、同步建设、同步核实、同步验收,做到“五同步”。建成后的养老服务设施产权归属地区县政府,由民政部门统一管理、委托运营。2018年,全市已出让地块,确定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超60处,面积近6万平方米。
其次,全力清偿旧账。市政府组成专门调研组,在摸清家底、对标先进的基础上,根据“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和城市双修在民生服务设施上的要求,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区县政府三年内建设一批养老服务设施,要求到2020年,每个区县建设1处区县级养老服务中心,每个街道建成1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对全部敬老院改造升级并向社会开放,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00处、农村幸福院1200处。今年已基本完成218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任务。通过这些努力,将有效解决主城区、老旧小区设施不足、落地困难等问题,努力打造形成以区县养老服务中心为骨干,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为支撑,以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为基础,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此外, 济南在全市推动了“互联网+养老”建设项目,按照全省统一标准,累计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市、县两级全部建成了养老管理平台并实现全部日常业务在平台运用。先后建成10处区县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已完成调试使用,开通了济南市养老服务信息网,覆盖市、区两级的养老管理平台、养老服务平台和养老服务信息网的“两台一网”框架搭建完成,形成了全市养老管理、服务、宣传的一体化、一张网。
未来: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记者了解到,经近两年的集中整治,济南市所有养老机构都设施达标,管理服务质量类指标合格率达到100%。在全市开展了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市级财政补助率达80%,大幅提高了养老机构风险应对能力。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引导闲置医疗资源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支持养老机构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市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有30家,占比22.06%,实现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总量超过80%。积极推进养老领域“放管服”工作。
自2015年起,济南就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全部下放到区县。积极推进了各级各类养老服务标准制定和宣贯工作,开展了养老机构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级评定工作,注重加强事中监管。进一步放宽了民非类养老机构资产管理政策,允许民非类养老机构出资者拥有对投入资产的所有权,并按不高于同期银行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2倍的标准提取盈余收益。养老管理人员、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工作不断规范,全市年均培训养老管理人员、养老护理员800多人次,培训失能老年人家庭护理员4000多人次。
近年来,济南市按照“委托运营+医养结合”模式全力打造集生活护理、医疗康复、智慧养老、养老类社会组织培育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并先后引进了一批国内外一流养老企业落地,运营了一大批养老机构和街道综合养老中心,提升了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降低了收费成本,办成了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家门口的“养老院”。
结语:毫无疑问,社会保障对于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个人都会步入老年,在这一阶段会更加需要帮助和关怀、会对生活有更多的期盼。希望在每一位老年人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幸福地度过人生最闲适的这一阶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润杰
近日,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统筹规范全省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具体措施》,针对督查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统筹规范全省督查检查考核工作。[详细]
近日,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建立中央调剂基金省内上解下拨机制,统一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主要政策。[详细]
动辄上万的抗癌药成了不少癌症患者治病路上的“拦路虎”。为切实降低患者就医负担,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出台了首批医疗保障便民惠民“十条措施”,其中就提到了进一步降低抗癌药物价格。[详细]
2019年青兰高速通车,济南将再添一条干线高速,该项目对完善全省乃至全国的骨架路网结构布局,加快山东中西部发展,拓展山东沿海港口经济腹地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青兰高速黄河大桥累计完成投资7.62亿元,占总量的85.1%。通车后,济南将再添一条跨河通道。 [详细]
我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获审计署“点赞”2018年第三季度,审计署组织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38个中央部门、10户中央企业进行审计,抽查了1510个单位、3018个项目,涉及资金4185.69亿元。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详细]
全面开展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工作,迅速掀起了济南治理违法建设的高潮。两年拆违6714.86万平方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