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子沈凌云:最美好的年华献给音乐

2018-12-13 20:32:01 来源: 中华泰山网 作者:

  “我想当我老了回忆自己的一生时,那段曾经为了追逐音乐梦想而每天深夜途经悬崖穿越坟地去练声的日子会是最美好而难忘的。”

  在北京见到泰安人沈凌云时,她非同寻常的经历让记者不得不奋笔疾书,把发生在她身上的励志故事呈现出来。

  让歌声穿越地层、回荡山川

  出生在音乐世家的沈凌云从很小就表现出了对音乐极大的兴趣,从上中学开始,她不仅在学校的晚会上身兼多职,当主持又跳舞又唱歌,还在母亲的培养下学习乐理知识和钢琴,特别注重解读歌词的沈凌云,更是把叙述、过度、转承、高潮几个点找准,再用与之相符的歌声,完整的表达出来。

  直到高中二年级的一次晚会上,在校教师发现了音乐天赋异禀的她,说服了沈凌云的父母,开始让她走上了专业声乐训练的道路。

  一起步,沈凌云就获得亚州青少年国际声乐大赛美声唱法金奖,以专业成绩第一名进入上海师范大学音乐系,而后又学习于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

  一毕业,沈凌云就进入中国煤矿文工团成为专业歌唱演员,并立即投身为煤矿工人服务的行列,曾先后多次被淮北矿务局、恒源煤电、阳泉矿务局、淮南矿务局、汾西煤炭集团等煤矿单位授予荣誉矿工称号。

  “矿工们辛勤的劳动,承受着我们常人不能想象的艰辛,为了能让矿工们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文娱生活,我随着文工团下矿下井,真正做到与煤矿职工心连心。”

  曾经,沈凌云曾下到近200米深的煤井,让自己的歌声穿越地层,为一线煤矿工人奉上精彩的演出。

  曾经,她坐四五个小时的拖拉机到偏远的矿山现场,给劈山掘进的工人放歌,让歌声回荡于矿山之中,久久不散。

  正是有了这种植根于基层民心的土壤,正是有了这些采撷于山川深处的灵气,沈凌云才能积聚更丰厚的艺术养分,踏歌而上,把美妙的歌声传播到国际舞台。

  如今,沈凌云早已成为了一个公众人物,在万千荣耀下,她始终不曾忘记自己是煤矿文工团的演员,始终不曾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使者。

  而这也最终让她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背景的歌唱家,相继赴澳洲、新西兰参加演出,并得到过泰国皇室高度认可,将她的专辑《凤凰缘》列入皇室收藏。同时在中泰建交40周年时被聘为“中泰友好终身形象大使”。

  拼到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2004年,在歌剧的发源地意大利,沈凌云来了,来唱歌剧,就像一个西方人跑到北京唱京剧,她苦学三年,一鸣惊人,获得意大利第一届乌日巴尼亚国际声乐大赛优秀奖,尔后再接再厉,再夺锦标,获得意大利第三届“圣·天使”国际声乐大赛评委会金奖。

  正是这三年里,怀揣着音乐梦想的沈凌云租住在一个罗马家庭中,开启了自己的寻梦之旅,也是到目前为止她度过的最艰苦、最拼搏的日子。

  “我期望自己做到的,是让各个国家的专家评委闭上眼听我演唱时,就觉得是一个意大利人在演唱,起码表达和语言精准到惟妙惟肖才行,如果可能甚至要比意大利本国的歌唱家表现力更强,感染力更强。”

  为了掌握意大利语的精髓,沈凌云每天向一名自幼就生活在意大利的温州女孩讨教,从意大利语的发音,到意大利人的生活,沈凌云希望通过感受、了解当地人的文化,来理解歌剧,在提高歌剧演唱技巧的同时,把每个字和词甚至是歌剧笑声,一遍遍打磨,精益求精,每个字不肯姑息。

  “那些年里可以说是度过了我人生中最拼也是最艰苦的日子,在大多数女孩子的生活中,这个年纪是花前月下五光十色的,许多人选择恋爱、结婚,而我那时只身在罗马,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没有所谓生活,只有梦里都不敢懈怠的歌剧。”

  沈凌云清楚地记得,在意大利练习歌剧的日子里,屋子里的台灯从未熄灭过,每次自己睡去都是累到了极点,每次醒来也都伴随着脑中的旋律,分不清几点,日以继夜,夜以继日……

  沈凌云说,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练习,她在意大利时从未像其他同龄女生一样逛过街,每天只会到不远处街角的咖啡厅买很大量的咖啡,在冰箱里储存速食食品,补充精力和能量……

  “我曾经反复问自己,这样做究竟值不值得。”回忆起当时拼搏的自己,沈凌云说,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没时间打扮自己甚至都腾不出空照镜子,但那是自己心中最美的样子,等有一天自己老了,这段时间的拼搏依然是记忆中最深刻的,也是最值得的。

  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底

  歌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多变的情绪和复杂的情节,尤其是钢琴在训练与歌剧咏叹调协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为了找寻一架可以随时使用同时又不扰民的钢琴,沈凌云在到处找半夜可以练声的荒野山地时,在一个穿越了两三公里的坟地、悬崖旁边一所废弃的房子里幸运地找到了一架钢琴。

  “这是一所已经废弃的房屋,里面的家具已经落满了灰尘,当我走进去看到那架钢琴并弹出清脆的音符时,真的是如获至宝。”

  沈凌云把钢琴擦拭干净后,坐下来开始弹奏,不知不觉中,天色暗了下来,点点灯光,阴森恐怖。

  沈凌云走出房子,被眼前的一幕吓得不敢动弹,好一会,她才鼓足勇气向前,一边大声唱着“歌唱祖国”,一边哭着迈着大步向着家的方向猛冲。

  就这样,沈凌云渐渐克服了内心的恐惧,每天披着一个大毯子来到荒郊野岭尽头的这间破屋子里,伴着左手边的悬崖和右手边山坡上一座座坟墓,弹奏训练着,日复一日,进步飞快。

  终于,2007年8月16日,沈凌云走上了那个让她梦寐以求的世界舞台,意大利第三届“圣·天使”国际声乐大赛上,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中国等国家的数百位优秀选手同台竞技,作为欧洲声乐大赛的重头戏。

  在此之前从未有亚洲的选手获奖,更别说是让大家翘首以盼的金奖,在加上国际上女高音一直不是中国的强项,因此沈凌云也并没有被同台选手看在眼里。

  可是最终,自信的沈凌云没有被各国选手的傲气压倒,因为她的心里有着一股不被外人知道的中国人的傲气与信心,就是凭借这股信心,和她低沉丰满、幽雅明亮的嗓音征服了评委,以《命运之力》、《假面舞会》中的歌剧咏叹调片段等8首作品夺得本届国际声乐大赛金奖,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回国后,沈凌云依然保持着自己对音乐执着的追求,时刻用真正意义上高品质的音乐去感染大家,带动大家积极地面对生活,用乐观的心态面对每一天,也不断通过优秀的作品给予人们精神食粮。

  “艺术有着无穷的能量,它可以感染人、鼓舞人,我希望通过我的歌声,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沈凌云进入公众视野后,被观众所熟知,因此她身体力行地献身公益慈善事业,承担了许多社会责任,不但被聘为“山花工程”爱心大使,被授予“慈善之星”、“红色歌唱家”荣誉称号,她还将个人专辑出版发行的收入和全国巡演的收入捐赠给贫困山区的学校。

  现在,她还十分关注这些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带动作用,为她们提供帮助,带去温暖。

  对于家乡,沈凌云总是有割舍不掉的情怀,“期盼着为家乡做贡献。”

  简介:

  沈凌云,出生于泰安新矿集团,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员,中国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艺术协会理事。曾获得:2005年意大利第一届乌日巴尼亚国际声乐大赛优秀奖;2005年中国煤矿文工团“为团争光奖”;2007年意大利第三届“圣·天使”国际声乐大赛评委会金奖;2007年亚州青少年国际声乐大赛美声唱法金奖;2007年中国煤矿文工团建团60周年“艺术成就”奖;2007年11月,实施“山花工程”社会公益活动:被聘为“山花工程”爱心大使;2013年4月27日被授予“红色歌唱家”荣誉称号;2014年2月被中国下一代基金会、公益中国全国组委会评为“慈善之星”;2015年9月被聘为中泰建交40周年“中泰友好终身形象大使”;代表作品《穿越》《美好时光》《凤凰缘》,《妈,你好好的》《听竹》《槐花谣》《向快乐问好》《风中的树》等。

  文字/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张隆德

  摄像、摄影、剪辑、后期/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徐兴霖

  视频配音/最泰安全媒体记者晨曦

  视频文案、编辑/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晁彤彤

  部分资料图片由人物本人提供

  视频结尾音乐为沈凌云个人作品《凤凰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