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眼回眸四十年 -73】用指尖触摸人间温暖 (1993)

2018-12-12 12:45:00 来源: 山东新闻摄影 作者:

   

  每当我们走进山东济南市盲校,总被那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歌声所吸引。

  “虽然看不见花朵,却能听到春天的呼唤;虽然看不见蓝天,却能摸到阳光的温暖……”

   

  课桌上,满纸密密匝匝的小凸点盲文课本,就像炎炎夏日里洒落着潇潇的雨滴,滋润着孩子们渴求文化的心田。透过这一双双小手的触摸,在孩子们的心间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

   

  在这里,师生间的真挚感情,让盲童们最直接地感触到人间的温暖:

   

  小胖墩海坤差点忘了自己的生日,是老师为他点燃了祝福的蜡烛。

   

  小邱静病了,她躺在床上,拿着老师买来的梨摸了又摸,怎么也不舍得咬一口。

   

  课本不小心掉到地上,老师站在讲台前默默看着,小男孩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把它拣起来……

   

  小小收音机传出悦耳的声音,让孩子们的思维张开了翅膀,使美好的愿望、希冀流进了他们的心田。

  

   

  悠扬的笛声和口琴声飞出窗外,带走了盲童们对春天的美好憧憬。

   

  体育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他们用盲人自己独创的方式去健身成长。

   

  虽然看不见外面的世界,但对于未来孩子们都有着自己美好的向往和期待。

   

  ……

  然而,无论怎样,这些盲孩子注定一生要与黑暗相伴。由于生理上的缺憾,给他们带来的是更多的身心痛苦。个别人的冷漠和歧视,生活的不便以至艰难,又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天真烂漫。

  在这里,我们只想透过我们的镜头,使人 们对盲童有更多的了解、关怀和帮助,让他们更多地享受到人间的友爱和温暖。

  大众日报记者  钱 捍  摄影

   

  刊于《大众日报》1993年5月28日

   

  刊于《中国图片报》1993年7月28日

  钱眼档案

  盲童的特殊教育 

  盲童学习的课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除了与眼明儿童相同的而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技能需要专门加以培养的,包括阅读与书写,定向与行动,生活技能及沟通技能等,掌握这些技能可增进其生活的便利以及发挥其学习的潜能。

  一、安置形式

  对盲童的教育安置最基本的着眼点,是儿童的教育需要能否从所选择的安置形式中,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现时,常用的安置形式有下列几种:特殊学校、特殊班、资源教室、巡回教师制,辅导教师制。

  目前,在我国盲童基本上安置在特殊学校。为尽快普及盲童教育,近年来,由我国盲人作家徐白仑倡导的“金钥匙盲童教育计划”正在全国逐步推广。

  二、特殊课程设置

  1、阅读与书写:盲童的书籍是用凸起的点字来印刷的,所以,盲童的阅读是靠手指的摸读;而书写则是点写,用的是一种锥状的铁笔。点字是由法国盲人教师路易·柏莱尔所设计的。

  2、定向与行走:定向是指盲人运用其残余的感觉能力(听觉、触觉、嗅觉等),以确定他与环境中某一目标的相对位置与关系。行走则是指盲人从环境中某一点能安全有效地移动至另一点的能力。

  美国盲教育专家卜修博士来中国讲学时,建议中国盲校必须开设定向和行走课程。并认为只有重视了这一课程,才能真正指导盲童学习,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3、日常生活技能:日常生活技能的教学包括以下诸项:个人事务的料理、梳洗、穿着、炊事、饮食、清扫、工具的使用及修理,识别钱币、购物、公共设施的合理利用,以及接人待物的日常礼仪等。这些,对正常人勿需特意设立一门课程来教,对盲童,由于他们不易通过观察与模仿以学到这些技能,因此,有必要对他们提供有系统的教学。

  4、沟通技能: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主要的方式是听和说。在听与说两方面,盲童似乎没有什么障碍。但是,由于在沟通中盲童看不见对方的表情及其它由体态传递信息的线索,因而对听觉道的依赖比眼明儿童更大。而且,盲童的学习还常以倾听录音教材或别人的朗读来进行,可见倾听技能在视觉障碍儿童学习上是十分重要的。

  至于说话方面的技能,盲童由于视觉经验的缺损,无法从模仿中学习感情表达的方式,所以在说话时面部表情单调,手势也少,而且语调缺乏变化,嘴唇动作又少,语速较慢,音调普遍较为低沉。这些表现特点,势必妨碍他们跟眼明人的情意沟通。.另外,从说话的内容来看,盲童不但在说话中掺杂着许多无关紧要的赘语,而且有语义不合现象,将一些自身没有切身经验的词语概念,不求甚解地套用,结果常使听者茫然不知所指,甚至招致误解。由此可见,盲童的说话技能训练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刘旋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