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吴凡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于娜)截至去年底,济南户籍及常住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154.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21.52%。至2020年,预计全市常住老年人口总数将达190万,老年人占比将达到25%。这是记者从昨日开幕的济南市首届养老服务业发展论坛上获得的数据。本届论坛主题为“助力打造康养名城,推动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对行业发展进行了专题研讨。据了解,目前济南正打造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养老设施不断改善,信息化的综合服务平台也将投入使用。
作为全国老年人口最多的省份,山东在养老服务方面任重道远。而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在养老方面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需要。据了解,作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首批试点城市,济南始终坚持把养老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并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济南市民政局局长张洪武介绍,到年底,全市将拥有公建和民办各类养老服务设施1359处,社会养老床位数4.5万余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33张,与之前相比,养老床位数有所增加。此外,支持养老业发展,济南先后制定实施了城乡“三无”人员、80周岁以上低保老年人和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各类补贴制度。市级每年安排50%以上的福彩公益金等专项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据了解,今年已基本完成218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任务。新建养老服务设施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全市已出让地块,确定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超60处,面积近6万平方米。
为了建设“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强化信息支持,济南推动了“互联网+养老”建设项目,先后建成10处区县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已完成调试使用,开通了济南市养老服务信息网,覆盖市、区两级的养老管理平台、养老服务平台和养老服务信息网的“两台一网”框架搭建完成。
此外,医养结合等养老模式在济南全面推广。张洪武介绍,目前全市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有30家,占比22.06%,实现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总量超过80%。除了按照“委托运营+医养结合”模式打造的山东济南养老服务中心,济南还支持社会注资的鲁商福瑞达、济南万科和山东舜世等本地养老企业,一大批养老机构和街道综合养老中心的投入运营,办成了市民家门口的“养老院”。
接下来,济南将着力引领推动养老服务业向普惠性的社会化养老服务转变,促进养老事业、产业协调发展,解决好老年人群的基本养老和多元化市场养老问题。同时,继续降低准入门槛,简化手续,通过购买服务、公办民营、民办公助、PPP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重点在城区发展嵌入式、连锁式、小型化养老机构,并支持其向社区、居家服务延伸。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吴凡
时光的脚步总是匀速向前,不紧不慢,但总有一些特殊年份,因由时代的节点、发展的变革,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格外闪亮。2018,就是这样一年。[详细]
做完检查检验,患者不用返回医院排队等候取结果,在手机上就能自助查询。记者从省卫健委日前召开的“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视频会议上获悉,我省正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百日行动,提升医疗健康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详细]
鲁南高铁,全长49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位于山东省南部,东起日照,与青连铁路日照西站接轨,向西经临沂、曲阜、济宁、菏泽,与郑徐客运专线兰考南站接轨。是山东省“三横五纵”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省有史以来建设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建设条...[详细]
截至今日21时,我省此次降雪过程基本结束,半岛地区仍有零星降雪。据气象部门统计,从10日17时至今日21时,全省123个大的自动监测站点中,有84个站点出现降雪,全省平均降雪量为2.2毫米,排在前三位的站点分别是:成山头,25.9毫米;威海本站,19.5毫米;烟台本站,10.7毫米。...[详细]
前11个月山东进出口同比增长7.4%。据海关最新统计,今年前11个月,山东省外贸进出口17483.7亿元,同比增长7.4%。[详细]
承诺5天,等了一个多月,民非变更登记需要多长时间在我省公布的“一次办好”事项清单中,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登记的承诺期限是5个工作日;但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山东天韵职业培训学校的法人代表刘学民,还在忙着办理法人变更的各种准备工作。12月7日,刘学民告诉记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