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隋文帝杨坚的励精图治,为儿子隋炀帝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可惜隋炀帝好大喜功,欲壑难填,过度透支民力,导致隋朝仅二世而亡的悲剧。
而让盛极一时的隋朝走向崩溃的序幕,是唱响于山东半岛地区的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歌词的作者是隋末农民起义的参与者、邹平人王薄。
王薄本是隋朝齐郡邹平县(今山东邹平北)的一名普通百姓。他渴望能过上有田耕、有屋住的平凡生活。在隋文帝期间,他辛苦劳作,积攒了一些财富。但到了隋炀帝时期,噩运开始接踵而来。
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炀帝下诏征天下兵进攻东北的高句丽。第二年,隋军出动一百一十三万士兵,却败于辽东城(今辽宁辽阳)。次年,隋炀帝再发兵围攻辽东城,这时已经“百姓苦役,天下思乱”。后来,隋炀帝第三次发动征伐高句丽的战争,最后也是无功而返。
此前数年,隋炀帝修建大运河、营建宫殿,已经极度透支了百姓的财富。此时,又数次征调士兵,更是给天下百姓造成深重的灾难。
而当时的山东地区,则承担着隋朝水师和进攻东北的双重徭役。隋朝把山东作为征服高句丽的军事基地,征兵、征集军粮、征集战争需要的劳动力及其他物质,都首选山东。
山东人要么死在隋朝前线上,要么死于运输的劳役上,要么被迫卖儿卖女最终饿死……景象惨不忍睹。
于是,隋朝葬魂曲《无向辽东浪死歌》应运而生。王薄因兵王薄役繁重,与同郡人孟让聚众起兵反隋。他们以邹平的长白山作为根据地,在齐郡、济北郡(今山东平阴、东阿一带)附近活动。王薄自称“知世郎”,创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百姓拒绝出征高句丽,参加起义军。这首民歌起初在山东流行,并且很快触发了隋朝末年山东民众的反隋起义。
紧接着,这场农民起义席卷全国,拉开了隋朝崩溃的序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的迫切要求。今年6月23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省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实施意见(试行)》,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详细]
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对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开展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评价结果作为对市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详细]
“泉城夜宴”大型综合水秀已经成为济南的一张靓丽名片。“1+5特色街区”及各区县特色道路作为特色人文道路,是形成泉城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核心区;功能照明设施要跟随街区景观照明设计一体化考虑。[详细]
目前,该平台已初完成物理空间装修改造和一期项目的服务平台、社群平台、智库数据三大子平台研发,预计明年年初试运行。服务平台、社群平台、智库数据三大子平台已进入研发收尾阶段,正在进行内部测试,预计明年年初上线试运行。[详细]
山东要求,要强化排污单位污水排放管理,特别是设区的市黑臭水体沿岸的工业生产、餐饮、洗车、洗涤等排污单位的管理。到2020年,其他设区的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高于90%,县(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70%,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详细]
12月3日,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我省于近日印发《严厉打击犀牛和虎及其制品非法贸易专项行动方案》,决定自近日起到12月31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严厉打击犀牛和虎及其制品非法贸易专项行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