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章丘:走出一条这样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8-12-03 14:35:0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袁致甲 孟凡庚

  “去年以来,我们致力与济南主城区产业融合,沿经十东路打造科创大走廊,在绣源河周边打造省会城市群中央活动区,以‘一廊一区’促进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章丘区委书记刘天东介绍,动能转换转出了产城融合,换来了效益提升。今年前三季度,该区工业用电量30.9亿千瓦时,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82.9亿元、利税142.1亿元,分别增长13.4%、6%。

  “一廊一区”,加速产城融合的“金钥匙”

  打造经十东路科创走廊,是章丘加速与济南产城融合的创新之举。以经十东路为轴,全长25公里、南北纵深5公里的科创走廊,聚集了北大未名、清华启迪、哈工大机器人等17所科研院所,“山东智谷”“院士谷”等高新技术、科研基地,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枫叶国际学校等十几所高等院校,串联起济东智造新城和西部智慧新城,成为产城融合、双招双引的“黄金走廊”。

  以“一带两城”为主线的中央活动区,沿胡山—东山—龙盘山—赭山—女郎山这一山脉,绣源河40里风貌带这一水脉,涵盖明水古城、华侨城、绣惠古城等项目,打造山水文旅产业带。西部以圣井为主阵地,承接好山大溢出效应,打造智慧新城。东部以官庄为主阵地,承接优质项目落地和本土企业转型,打造智造新城。

  “一廊一区”,成为从单一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纽带,章丘以打造良好的科创环境增强“一廊一区”的科创实力。以交通、生态、产业、城镇四大提升工程夯基垒台,以灵秀胡山、明水古城、魅力绣源、水乡白云、智造新城五大片区聚商引才,吸引总投资1297亿元的60个新项目落户。对接科创走廊,构建西部智慧新城、中部山水文旅带、东部智造新城三大板块,配套建设章丘科创平台、山能智城、生物医药孵化园、双创基地、山东智谷等一批双创载体,形成数字经济、科创经济、文创经济集聚发展态势。

  框架拉开、空间腾开、项目建设加速推进,11月28日,与济南市科技局签约支持共建中白、中意高端科技创新平台,着力打造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创新示范点;11月23日,与济钢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建设汽车产业园、环保材料产业园等方面深度合作;同日,山东能源集团、普洛斯项目、福赛(HUSA)酒店、山东特安供电有限公司项目等四个优质项目落户山能智城园区平台。对接首都资源,中关村、中科院、知名高校、航天科技、国家部委、央企等6大板块全面开花,北大未名、清华启迪、中关村协同创新共同体、中科院计算所等27个项目顺利推进。12个项目入驻济南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8个项目入驻蓝海领航电商产业园,哈工大机器人、山大地纬等项目加快建设;北京交通大学山东创新示范园、复旦研究院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进入操作阶段。济东智造新城等特色园区建成标准厂房约794亩,建筑面积53万平米。明水古城国际泉水旅游度假区,一期工程开工,完成投资10亿元;绣源河华侨城项目一期城市展示中心及配套商业工程已经开工,完成投资近3亿元。

  “吐故做强”,传统动能转型的“金桥梁”

  “让传统产业通过改造提升,重焕活力,是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石。我们对接十强产业,坚决抓吐故、强力抓深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章丘区区长韩伟表示。

  明化集团从2013年启动搬迁,回归主业、做精主业、做强主业,实施“退城进园”。历时5年,优化存量,实施升级改造,创新增量,进入精细化工领域,实现了“瘦身、转身、强身”目标,发展成为以甲醇、双氧水、吡啶、3-甲基吡啶等为主的化工产品体系,成为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化工集团。

  作为全省国有企业,山能集团依托埠矿资源,打造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山能智城,并在济东智造新城投资22.3亿元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收入35亿元,税金1.8亿元,安置就业1500人,成为全国最大的高端尼龙产业基地。

  圣泉集团从糠醛厂起步,成长为涉足高性能树脂及复合新材料、大健康、生物质、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五大产业的创新型企业集团。山东伊莱特大锻件项目暨全球首台轧制直径16米、高度3米超级碾环机投产,把中国环类、筒类锻件的制造能力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昊月树脂发布实施高吸收性树脂两项国际标准,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标准”的转变……章丘推进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不断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迈进,呈现出产业与城市转型互动的良好态势。

  “培土施肥”,擦亮营商环境的“金招牌”

  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培土施肥”至关重要,离不开从战略全局高度持续拓展发展空间、优化营商环境。

  章丘打好腾笼换业、制度创新等组合拳,棚改旧改拆旧500万平方米,拆违拆临349万平方米,赭山、桃花山等园区2000多家企业腾笼换业,腾出发展空间近万亩。出台扶持实体经济发展20条、人才新政20条,推进企业改革创新,为国有企业涅槃重生、传统企业脱胎换骨、中小企业腾笼换业夯实基础。

  政务服务效率高低、服务优劣,是考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章丘积极打造“一次办成”升级版,29个驻厅部门、473项审批服务职能、160余名审批人员整体入驻政务大厅,推出市场准入清单、审批权限清单、一次办成清单、全程代办清单、多事一流程清单,保证企业和群众在符合法定条件、材料齐全的前提下“一次办成”。清理取消前置、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取消20余项不必要的前置,营业执照实现即到即办,工业项目、社会事业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到14个工作日、24个工作日,实现全省最快。在济南市首个实行多图联审,试行模拟审批,在济南市创新创优项目评审中获得满分,被授予“泉城创新奖”,群众和企业满意度显著提高。

  以产城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章丘正以敢闯敢创、善作善成的新时代闯关东精神为引领,焕发着无限的潜力和和崭新的活力。新的篇章正在书写,未来发展精彩可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吴凡

推荐阅读
  • 高层次人才可拿年薪!山东省出台意见解决事业单位在人才收入分配上“缩手缩脚”等问题

    01.jpg

    人才制度创新,山东再次加码。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山东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着力解决事业单位在人才收入分配上“缩手缩脚”、不敢作为等问题,为实现人才充分有效激励提供政策工具。[详细]

    12-03 10-12大众日报
  • 山东连发三文件,就为了农村这场“革命”

    QQ图片20181203083045.png

    山东连发三文件,就为了农村这场“革命”这是一项民生难点,也是体现文明进步的尺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调研过程中,经常会问起农村厕所改造问题,详细询问村民使用的是水厕还是旱厕在视察村容村貌时也会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强调“小厕所、大民...[详细]

    12-03 08-12新锐大众移动端
  • 30年来济南和平路“一路向东”终成真,东延正式通车

    QQ图片20181203082552.png

    30年来济南和平路“一路向东”终成真,东延正式通车12月2日上午,和平路东延、凤鸣路以及经十一路改造正式通车。凤鸣路成为东部交通大道。[详细]

    12-03 09-12齐鲁壹点
  • 争创国家中心城市……青岛正推进120项重点任务!

    timg.jpg

    该项政策的落地将为外国人来青、来鲁商务交流、旅游度假、中转乘机提供极大便利,将进一步扩大青岛口岸的开放度,增强吸引力与辐射力。9月29日,山东高速青岛西海岸港口有限公司进口的42辆平行进口越野车入区保税。今年1月30日,商务部等八部门正式批准青岛前湾保税...[详细]

    12-03 08-12青岛日报
  • 《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后明年1月1日起施行《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于11月30日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订通过,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强化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详细]

    12-03 07-12大众日报
  • 解读:济青高铁通车在即 青岛人乘车只能去红岛吗

    QQ图片20181203081444.png

    根据铁路部门发布的信息,备受关注的济青高铁将于12月20日具备通车条件。据了解,济青高铁是国家批复的第一条地方自主投资建设的高速铁路,线路全长307.8公里,设计行车速度350公里/小时,是山东省内“1小时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

    12-03 08-12青岛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