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城市绿 生态美 百姓富

2018-11-27 11:13:00 来源: 新华网山东频道 作者:

  原标题:城市绿 生态美 百姓富

  “在俺们村,小雨淋不湿衣裳,刮风看不到扬尘。”

  看着一脸疑惑的记者,63岁的张桂兰开心地指着一片片树林说:“这就是答案,你看那树长得多好!”张大妈是山东聊城东阿县牛角店镇前申村人,谈起村里这几年的环境变化,乐得合不拢嘴。

  2016年聊城开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今年10月15日被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林业是城市最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让市民抬头见绿、出门有林荫、附近有公园,随时随地亲近自然、享受绿色,更好满足群众求富、求美、求健康的愿望,就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聊城市委书记徐景颜说。

  绿了——

  探索平原造林新模式

  金秋时节,齐鲁大地秋高气爽。在聊城东昌区东昌湖边,随处可见市民和游客,还有一对对拍婚纱照的新人。

  “东昌湖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城市湖泊,我们聊城也因此被称为‘江北水城’。”漫步湖边,聊城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景臣指着湖边的树木说,“‘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是聊城的城市定位,打造水城特色品牌,没有这些‘绿’做映衬,水这篇文章就做不好”。

  写好“绿色”文章,需要过两关——

  一是往哪儿种?

  平原地区粮食用地、建设用地多,林粮、林菜争地问题突出。“要解决‘老大难’,就必须打开思路。”聊城市林业局局长丁东明说,聊城在河流、道路两侧和生态脆弱区实施规模化土地流转,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起了高档木材、特色林果和种苗产业,解决了用地问题。

  二是谁来种?

  “由承包公司、企业、合作社参与,当地农民种树,给予补贴。”丁东明介绍,为此聊城市县乡制定出台土地租赁补贴、苗木补贴等政策激励机制,财政投入创森资金累计44.75亿元,调动社会资本60多亿元,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经营—转让”或直接投资模式,引进东方园林、北林科技等十几家上市公司,调动聊城市林业龙头企业、绿化公司、林业合作社,确保不仅有人种,还要管护好。

  “创森以来,聊城流转土地45.89万亩,新增国土绿化面积60.8万亩,占市域国土面积比例的4.72%,建设高档生态景观林、高效经济林、林苗一体化,管护水平和森林质量大幅提高,林业大生态、大产业建设初显成效。” 聊城市市长宋军继说。

  美了——

  营造生态优美花园新城

  创森以来,聊城全面推进村庄绿化,按照200亩至300亩一个网格的要求,建设农田林网体系。大力推进森林进城围城,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提升城市道路节点绿地质量。

  目前,聊城市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以上。村镇绿化全面提升,建成了5个省级森林乡镇、30个省级森林村居,28个市级森林乡镇、129个市级森林村居。聊城全市有森林公园11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2处;建设了16处湿地公园,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1处;并建立了国家级休闲体验基地3处,这些都成为市民休闲娱乐、享受美好生活的新去处。

  “如今,我们在主城区建设了2200亩的九州月季公园,提升改造了1000多亩的凤凰苑森林公园,这些都成为市民的福利,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张景臣自豪地说。

  富了——

  种树增收助力脱贫

  “家里两口人,4亩多地,原来种小麦和玉米,每年收入不到3000元,家里穷得叮当响。”在东阿县牛角店镇北陈村,62岁的陈振金想起过去贫困生活,禁不住感慨。

  2016年,东阿县建立了土地流转机制,财政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流转奖补,并以开工资的形式鼓励村民管护。老陈当即将土地全部流转。

  “土地赚钱了,人从地里‘解放’出来了!”老陈给记者算了笔账,土地流转每年有5200元收入,此外,他在当地创森基地打工收入约6000元,每年还能分红3600元,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现在脱了贫,我可有干劲了!”

  靠种树脱贫致富,在聊城不是新鲜事。“截至2017年底,聊城市有林地面积400多万亩,林木绿化率达31.41%,林业总产值达190亿元,其中经济林总面积达到87.78万亩,年产量88.33万吨。”丁东明介绍说。

  “早晨拉(大棚),晚上盖,一年赚个3万块。”在冠县东古镇田马园村,当地村民通过发展大棚果树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原来这里全是大沙丘。”马园村党支部书记田英冲指着一片大棚说,经过平整,村里4000亩土地已有3500亩种了樱桃,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2.5万元。如今,田马园村还通过网络销售水果。

  “现在,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来种起了果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也逐渐解决了,俺们未来的日子美得很哪!”田英冲对未来充满信心。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李润杰

推荐阅读
  • 山东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稳步推进 27个外迁安置工程已开工26个

    11.jpg

    截至目前,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除外迁安置工程外,28个就地就近筑村台工程已开工27个,其中18个正在沉降,9个启动吹沙淤筑;100个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已有40个通过黄河水利委员会审核,利津县率先开工12个;483公里临时撤离道路已有361公里通过黄委会审核,...[详细]

    11-27 06-11大众日报
  • 山东跨省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增至726家

    11.jpg

    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公共服务信息发布(第五期),全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稳步推进,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持续增加,备案人数和直接结算量持续快速增长。山东跨省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增至726家。[详细]

    11-27 07-11新锐大众
  • 孔子博物馆开馆试运行 首批2500件文物展出

    11.jpg

    此次展陈内容以孔子文化为核心,以文物为载体,以高科技为手段,以服务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为主要目标,突出互动体验与感悟,总展出文物数量2500件(组)。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项目设计和布展总负责人张烈介绍:“孔子博物馆的展览主线是通过故事叙事的方式...[详细]

    11-27 07-11新锐大众
  • “细节问题”不简单,企业注销为何仍需“多头跑”

    11.jpg

    近日,某企业负责人孙先生在省内多地办理了多家企业注销业务,对办理这项业务“算是比较熟悉”。但他说:“企业注销是挺难。”11月22日,记者跟随他在淄博市张店区体验办理了一家分公司的注销业务。据他介绍,分公司注销在企业注销业务里算是非常简单的,但跑下来也不轻松。[详细]

    11-27 07-11大众日报
  • 国办通报表扬济南、青岛、威海、日照、滨州典型经验

    1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130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详细]

    11-27 07-11山东政事
  • 增量全国第一!山东高校新增5个ESI前1%学科

    增量全国第一。我省高校新增5个ESI前1%学科近日,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机构科睿唯安(Clarivate。[详细]

    11-27 06-11新锐大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