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一批现代物流项目落户济南,签约总额近200亿元。
济南国际内陆港被授予全国首个“国家智慧物流创新先行区”。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汲佩德(右)代表济南领取奖牌。
山东盖世国际物流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盖忠琳(右二)等获评“2018中国物流十大年度人物”。
2018(第十六届)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颁奖仪式。图/陈长礼 李想 刘毅
11月24日—25日,以“智慧物流新时代”为主题的2018(第十六届)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在济南成功举办。在这场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物联”)、济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济南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信委”)、济南市投资促进局、山东盖世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社共同承办的年会上,新晋跃升“全球二线大城市”的济南收获满满。
在年会上,济南国际内陆港被授予全国首个“国家智慧物流创新先行区”;一批现代物流项目落户济南,签约项目总额近200亿元……这既是对济南物流业创新发展的充分肯定和巨大鼓舞,更是对济南物流业先行先试、走在前列的极大支持和有力鞭策。
改革开放40年,济南物流业蓬勃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说,“我国物流业40年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步。40年来,物流业经历了从理念传播、实践探索、产业地位确立到创新发展的全过程。”
十年前,第六届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曾在济南举办,那是中物联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城市举办年会;十年后,恰逢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第十六届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再次选址济南,这是对济南物流业的肯定,更是鞭策。十年来,济南物流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全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重要增长极。
在本届年会开幕式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在致辞时表示,“便利的交通、重商的氛围、强劲的需求,为济南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物流产业在济南大有空间、大有前途、大有可为!”
济南将现代物流作为全市重点打造的十大千亿级产业之一;把现代物流产业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区域性物流中心“三提级三扩容”,培育、引进了盖世、鹊华、传化、泉胜、佳怡、新加坡丰树等一大批知名物流企业,先后荣获“中国物流业十大最具创新力城市”、“中国物流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奖”、“改革开放40年城市物流发展成就奖”,济南物流业进入了跨越发展的“新时代”。王忠林说:“济南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物流产业发展的丰厚沃土!”
近200亿元现代物流项目落子济南
“通达八方、物阜民康。”王忠林说,“济南有发展物流业的独特优势。”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济南北接京津冀,南接长江经济带,西连中原经济区,东连环渤海经济区,具有陆海内外联动、南北双向互通的良好区位交通优势。社会物流总额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在全省位次由2015年的第5位逐步提升到现在的第3位;规模以上物流企业总数达到260家;拥有国家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54家、国家5A级物流企业11家、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2家,均居全省第一位。
成绩的获得是实力提升的最终体现。正是这一组组数字、一项项荣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物流项目落子济南。11月24日,在本届年会开幕式上,光大熙麦现代物流产业园、宝能智慧供应链产业园、济钢产业园、安能智慧物流园、每日优鲜城市分选中心、远洋集团供应链管理项目、西王集团壹柒智能航母物流园、齐鲁国际冷链全球采购交易中心等一批现代物流项目落户济南,签约项目总额近200亿元。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智慧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正在集聚物流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在现代供应链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 意义。
获评全国首个“国家智慧物流创新先行区”
作为内陆地区发展外向经济、促进开放的重要载体,国际陆港近年来发展迅速。打造国际内陆港,是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工作部署。
在济南内陆港建设论坛上,副市长孙斌表示,济南社会物流总额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被评为“中国物流业最具创新力城市”和“中国物流最具影响力城市”。今年以来,济南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智慧物流,集路港、空港、保税港、信息港“四港合一”,朝着打造国际内陆港中心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
付出终有回报。24日晚,在本届年会颁奖仪式上,济南国际内陆港被中物联授予全国首个“国家智慧物流创新先行区”,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汲佩德代表济南领取了奖牌。他表示,“这既是对济南物流业创新发展的充分肯定和巨大鼓舞,更是对济南物流业先行先试、走在前列的极大支持和有力鞭策。”
济南发展物流业的区位优势明显。汲佩德说,“济南是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也是29个全国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之一,是山东省省会,也是‘1+6’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北接京津冀、南接长三角,这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为大力推进国际内陆港建设,济南编制印发了《济南市物流专项规划》和《济南市加快推进国际内陆港建设行动计划》,确定了“一核、一枢、两园”的物流中心建设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57平方公里的内陆港核心区、13平方公里的中央高端物流集聚区和物流中心标志性建筑——国际陆港大厦。
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近年来济南按照走在前列的要求,大力推进区域性物流中心交通运输体系、物流枢纽园区、物流业态模式三提级三扩容,着力推进国际内陆港建设,加速提升物流智慧化发展水平,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实现了“三年有突破”的任务目标。
依托“四枢纽、四组团”,大力发展智慧物流
“为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快速发展,对接‘一带一路’,打造融通国内国际的路港枢纽,推进物流中心建设由分散向集聚、由抽象变形象、由量的提升到质的飞跃,我们提出聚焦国际内陆港建设,提升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国际内陆港。”汲佩德在济南内陆港建设论坛上表示,规划“一核、一枢、两园”的总体空间布局,其中内陆港核心区覆盖367平方公里。
加快国际内陆港规划建设,济南将以“四枢纽、四组团”为依托,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智慧物流,打造“路港、空港、保税港、信息港”四港合一的国际内陆港核心区,核心区规划建设用地57平方公里,将国际内陆港核心区建设成为集国际空港、国家铁路一类口岸、中欧班列区域集结中心、陆港监管中心、保税物流中心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保税陆港,成为现代物流和高端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带动国际贸易、国内贸易、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等产业发展。据悉,国际内陆港将着力发展供应链总部、港口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制造业物流六大业态。
核心区中的“四枢纽”总规划建设面积达44.53平方公里。作为内陆港核心区的龙头枢纽,铁路枢纽规划建设面积13平方公里,是全市物流中心的标志性功能区,定位为中央高端物流集聚区;公路枢纽规划建设面积4.09平方公里,不仅发展快递物流,还将发展新零售,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空港枢纽规划建设面积24.42平方公里,将打造为航空物流、保税物流、国际物流集聚区,还是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与资源型物流集散中心;水港枢纽规划建设面积3.02平方公里,近期可开发用地规划高端制造业物流中心,服务临空经济开发区,远期用地结合小清河港打造港口物流。
“四组团”总规划建设面积达15.22平方公里。主要承接综合保税、国际贸易与电商物流、国际采购与总部基地、国际货物中转、分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与资源型产品物流集散等功能的保税区组团,规划建设面积5.59平方公里;崔寨组团规划建设面积1.38平方公里,将打造以冷链物流、快递物流、新零售、供应链基地、城市配送为主要特色的高端物流产业集聚区、供应链创新示范区、智慧物流引领区,成为物流业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示范引领者;高官寨组团规划建设面积4.75平方公里,将打造服务于中欧制造园的制造业物流园区;而唐王组团规划建设面积3.5平方公里,主要承接综合保税、国际贸易与电商物流、国际采购与总部基地、国际货物中转、分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与资源型产品物流集散等功能。
聚焦创新发展,打造智慧物流名城
在11月21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要以区位和产业条件较好、辐射能力较强的城市为载体,布局建设一批重点物流枢纽。“物流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济南强。”王忠林表示,济南将全力推进智慧物流大创新、全力抓好智慧物流大招商、全力促进智慧物流大开放。
智慧物流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能够实现系统感知、全面分析、智能处理等功能的现代综合性物流业态。发展智慧物流,是适应柔性制造、推进多式联运、促进消费升级、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支撑,也是今后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和竞争制高点。
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目前济南城区“两横三纵”快速路骨架闭环成网,实现历史上的大突破;三环十二射路网规划首次发布;齐鲁黄河大桥、凤凰黄河大桥及济泺路穿黄隧道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底建成通车;小清河航道复航工程开工在即。中欧班列在常态化运营的基础上,首次启运俄罗斯至济南返程中欧班列;济南开往乌兹别克斯坦的中亚班列正式开行;历城—黄岛港集装箱班列“济钢号”正式开行;“齐鲁号”欧亚班列顺利首发,成功实现全省欧亚班列资源整合;比利时至济南的山东首条洲际货运航线正式开通。
为积极推进物流枢纽园区提级扩容,济南成立中央高端物流集聚区管委会,以专班模式共同推进中央高端物流集聚区建设;大力开展物流业“双招双引”,招商引资额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顺丰、菜鸟、安博、怡亚通、京东、苏宁等一批领先领军物流企业落户济南。加速推进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新增仓储及相关设施面积100万平方米;传化泉胜公路港开园运行,400多家物流企业入驻园区;零点济南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服务园一期主体建成;深入开展“小散乱”物流企业整合提升行动,有序引导“小散乱”物流企业入园集聚发展,推动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实现由分散向集聚、由低端向高端、由量变到质变的新飞跃。
聚焦物流创新发展,济南将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着力打造“一城四中心”智慧物流名城。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五年前的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发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总书记深刻阐明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大文化方针。今年6月,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再次对山东发挥传统文化优势提出...[详细]
11月22日起,铁路部门在海南环岛高铁实行电子客票服务试点。未来铁路部门将进一步完善电子客票服务方案,逐步在全路高铁及动车停靠的车站、普速列车停靠站推广。此前不久,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表示,电子客票将于明年在全国推广,届时乘客或可实现...[详细]
遭遇家暴该怎么办?除了反家暴,如何预防家暴?对此,法院、妇联、公安、律师等业界人士进行了诸多探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解决取证难的问题,设置反家暴庇护中心,成立妇女维权法律服务团,这些措施为家暴受害者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求助方式。[详细]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网站发布《新建济南至莱芜高速铁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济莱高铁详细规划浮出水面:2018年12月开工,工期48个月,2022年12月建成通车。届时,济莱最快22.5分钟通达。济南将新建港沟站,位于万达文旅城以东,预留济泰线路引入条件。项目总投...[详细]
我省今年煤炭去产能任务超计划完成。记者日前从省能源局了解到,我省超额完成2018年煤炭去产能任务,化解产能485万吨;其中关退计划内煤矿10处,化解产能465万吨;此外核减生产煤矿产能2处,压减产能20万吨。[详细]
“金牌环境”激发强劲活力编者按。与全国情况类似,济南民营经济同样具有“四五六七九”的特征,即贡献了四成的就业、五成的生产总值、六成的进出口额、七成的投资和税收、九成的市场主体,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