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时报11月24日讯 还有一个多月,济南地铁R1线就要通车试运行了。24日,记者从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了解到,R1线全线24列地铁车中已有14列就位,全线正在进行联调联试。
首先,一起来回顾下首列车“小R”的“上岗”经历。2018年5月22日,“小R”就已经在范村车辆基地试车线成功“试跑”;2018年6月18日,“小R”进行正线“热滑”试验;2018年7月13日,“小R”完成高速动调试验;2018年9月26日,“小R”完成全线热滑试验。在“小R”砥砺奋进期间,它的另外13位兄弟也陆续抵达济南,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试炼”之旅。
“小R”们共有24列,均为B2型电动客车,每列4节编组,额定载客量960人。在车辆设计、生产过程中,对质量把控有相当严格的要求。据悉,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专门聘请车辆第三方监造人员与集团内部车辆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监造团队,参与车辆整个设计、生产、调试、验收阶段,严控质量和进度管理。整个R1线平均运行速度为45千米/时,高于一般地铁线路35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全程仅需约35分钟。
根据计划,R1线将于明年元旦进入通车试运行阶段。相比此前计划,足足提前了10个月。不过,想要体验这样风驰电掣的感觉恐怕还得等一等。有很多市民认为,“通车试运行”就是可以正式乘坐了。其实并不是这样,“试运行”并非“试运营”。列车至少要“空载”上3个月,待所有环节全面达到运营标准后,大家才能真正坐上车。
据了解,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证后期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是地铁各系统运行水平由低到高逐渐完善的过程。一方面“检测”工程建设质量,另一方面则要在投入运营之前,保证设备与设备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人与设备系统之间充分磨合,使设备系统的可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达到一定水平。不只在济南,其他地铁运营城市也都要经过同样的“磨合期”。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始终是山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民营经济贡献了山东省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投资、70%以上的税收,占市场主体的90%以上。有数据显示,去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36896亿元,而在改革开放之前几乎为零。[详细]
南新东站至济南站的联络线拟选址意见公示后,近日,济莱高铁开工时间、济南段路线、运行时间等细节在环评公示文件中进一步披露:总工期48个月,将在万达文旅城附近设港沟站,并预留济泰城际铁路接轨条件,通车后大站停的话济莱最快22.5分钟直达。未来将构成通达北部...[详细]
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排名前五的省份投资总额约占全国投资总额的42%。从各省数据来看,广东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以10295亿元位居首位,也是唯一的破万亿省份,紧随其后的四个省份分别是江苏、浙江、山东和河南。[详细]
菏泽曹县格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偷排废水污染问题。潍坊高密市姜庄镇非法洗沙厂、小五金厂噪音污染问题。[详细]
保护方案将对标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威尼斯,拟规划大明湖路以南、泉城路以北、县西巷以西、趵突泉路北路以东约85.5公顷范围,打造为世界知名泉水文化会客厅。“为解决这一问题,规划街区外围全力提升公共交通逐步限制小汽车,远期实现古城无车区,禁止外来机动车通行。[详细]
11月25日至12月2日,由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济南市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联盟联合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中心、山东同程尚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湘西舜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首届“体验湘西”活动周将在百花洲开展,一系列特色湘西美食、美酒、香茶以及工艺品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