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本文授权转载自观察者网
公众号ID: guanchacn
作者 风闻社区网友@NoErrorsNoWarnings
先看一张图片。
这张图片拍摄于2014年山东威海山火期间,如果不是因为图中有中国风的建筑,或许你会认为这是近期加州大火的一张图片吧。
再看一张组图,也是拍摄于威海山火期间。
想必你已经感受到了当时威海山火的威力,也或许你对那场山火还有印象。
2014年5月29日 ,山东威海市环翠区仙姑顶景区发生了一起森林火灾,火借风势迅速蔓延,火线一度达7000米。由于风力较大,从市区远远可以看到景区山上升起的浓烟。这是当时部分民众拍摄的照片。
社区里有几篇写加州大火的文章,一篇写了一位美国华人经历的几场美国大火,另一位是写的为什么一场山火会难倒整个美国。
为什么美国处理不好山火?根据上面两位的内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利己主义,没有奉献精神,灾难来了不是共同面对,而是逃难;
另一个同事是新加坡华人,晚上被警察砸门叫醒,告诉他们必须马上跑。他们几分钟之内拉上孩子牵着狗,开车上路,路边的大树已经着火了。他家的房子最后幸免。
这次大火之后,我就觉得有必要做些准备工作,开始预备bug-out bag,也整理了一个清单,万一需要紧急撤离的时候,知道该拿什么东西,放在哪里等等。没想到这个单子几年后就用上了。
FEMA和Cal Fire都强调,千万不要等到最后一刻再跑。因为野火随时可能封路,再加上抛锚的车越来越多,都堵在路上,想走也走不了了。另外烟雾越来越大,更加影响视线,开车也容易出事。其实山火最危险的还不是火焰和浓烟,而是高温,很多人被大火困住,就是因为高温辐射,根本冲不过去。
于是,灾难来临的时候,西方人往往是能跑就跑,跑得来不来得及,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飓风之后大批民众逃往周边地区而不选择重建家园,甚至出现受灾区域周边的城市封锁公路,禁止灾民来本地区的情况。总之就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但别往我家里飞,上帝会来保佑你的。
2.社会动员能力差,4万万美国人一盘散沙;
放散的制度下,政府和机关部门的办事效率非常低,动员能力非常有限。再加上各个权力部门之间的利益斗争,办成一件事,往往要消耗上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会在西方看见一座桥从设计到建成,能耗上数十年的时间,甚至至今还没修好的情况出现,公知们会告诉你这叫“百年工程,修好了能用很久”,可是后来我发现,他们真的是纯粹耗时间而已。
3.救灾机制不完善,没有落实好主体责任制。
早在2017年的哈维飓风中,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救灾机制”漏洞就已经显露出来了。当时被曝出的状况是救援不及时,从上到下乱作一团,甚至是出现地方官员自己先跑的惊人画面。而在本次的加州大火中,这样的情形依旧出现了:姗姗来迟的消防力量,姗姗来迟的撤离令,姗姗来迟的国家领导人,而这“姗姗来迟”的背后,是一条条本不该终结的鲜活生命。
以上引用的内容全部来自上文中给超链接的社区内的文章。
作为对比,我特意去找了2014年威海山火期间,威海市委市政府是如何处理山火问题的,没想到当时@威海发布 竟然对山火的每一个处理过程都做了通报,从山火发生到山火扑灭一共发了60多条微博。
下面一起回忆一下,威海市委市政府面对突发的山火是如何应对处理的。
↓↓↓↓↓↓
立即在公共社交平台发布权威消息,告知广大市民救援信息,并且提醒市民不要到现场进行围观,更不要自行进山扑救山火。
进行交通管制,交警全员上岗,为救援提供保障通道,并提醒市民及时绕行。
立即设立应急场所,安排后续疏散事宜。
当天发生火情后,大众网记者正在附近一所小学做活动。看到浓烟已经从山上覆盖到市里,大众网现场所有记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进入环山路,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烟味,路边每隔一段距离,都有消防车待命。在仙姑顶风景区门口,停放着多辆消防车,大批消防官兵已经到位,车上放有各种灭火工具。在环山路上的一些路段,能清晰看见火带,不时有巡逻人员提醒外人不要擅自进入。
因火灾而有安全隐患的所有初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一天,并提醒家长履行好监护人职责。(2014年5月30日为周五)
组织党政干部职工参与灭火,并规划了扑火责任区。
成立军地联合指挥部,统一调配多方面力量。5月29日下午3时左右发生大火,5月30日6时40分左右大面积明火已经被扑灭。
通知具有安全隐患的区域停止使用天然气,天然气公司立刻响应市应急办要求。
协调调用灭火飞机参与救援。
组织社会企业参与应急物资的准备与供应。
出色的后勤保障能力,社会企业参与救援人员的食物供应。
灾情面前,社会各方众志成城,勇抗山火。有运转高效的指挥体系和专业的扑救队伍,有无私奉献的爱心商家、企业和志愿者,更有市民间舍小家顾大家的互帮互助……文明、理智、关爱、冷静的威海人民经受住了无情山火的重重考验!
山火发生后,会展中心被作为临时安置点,接收被疏散的市民。大众网记者在会展中心看到,盒饭,水,被褥等救援物资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并发放到转移群众手中。
许多来到安置点的居民已经休息
已入睡的孩子
车没坏,推着走是因为怕吵到休息的群众。
——这张图片当时感动了无数威海人!
救援前线急需的物资,发动人民群众提供支援。
市商务局电话被打爆,仅1个多小时便备齐所需水桶。
有市民自行前往前线灭火,指挥部提醒市民保持冷静。
由于正值端午节假期期间,指挥部要求市直和中央、省属驻威各部门、单位男性职工参与灭火,其它单位员工假期期间继续在岗待命。
经政府部门协调,药房捐助救援所需的应急医疗器械物资。
明火扑灭后,开始组织志愿者参与最后收尾工作。
大众网记者在现场看到,志愿者排成“人墙”向山上递水。
听说缺少棉衣,市民购买后开车送至捐赠点。
明火扑灭,军地联合指挥部感谢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并停止所有捐赠活动。
启动人工增雨作业。
5月29日威海山火发生以来,为保证前线驻守官兵的餐饮供应,威海市商务局迅速启动餐饮供应高效保障机制。在每个餐饮配送点都安排专人24小时驻点,随时了解现场需求。同时由商务局局长带队凌晨2点起床赶到供应企业,3点将早餐装车完毕,凌晨4点按时送到火情前线,保障一线人员高效优质的用餐需求。
威海干部群众冒雨送别参与山火救援的部队官兵、消防官兵。
5月29日3时突发山火,6月1日11时着火点全部扑灭,威海只用了68个小时。这其中我们看到了看到了威海市委市政府的应急救援组织能力,看到了威海市委市政府出色的社会动员能力,还有威海市民的奉献精神和众志成城。
应急救援组织能力
下午3时发生山火,5时政府发布消息称包括森林消防、威海军分区部队、武警部队等部门已经赶到了现场开展紧急扑救。并且立刻交警全员上岗,对关键路段实行交通管制,保障救援力量能够及时到达救援现场。
立即启动预案,启用市区各中小学、会展中心等场所并组织群众避难。为避免山火进一步蔓延,还对后续疏散工作做出了安排。保障未成年人安全,所有初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一天,并提醒家长履行好监护人职责。
关键时刻党政领导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立刻前往灾区扑火。市防火指挥部提前规划了个部门职工的责任区,做到了井井有条。
成立联合指挥部,统一调配多方面力量。
社会动员能力
组织社会企业参与应急物资的准备与供应,威海市各商贸企业立即响应号召,提供矿泉水、餐饮等物资。在救援过程中,由于社会的参与以及联合指挥部的统一协调,救援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稳定有序的进行。
由于山火发生后部分地区存在天然气的使用安全,威海市应急办要求天然气供应公司立刻停气。天然气公司也立刻响应了政府的号召,关闭了部分区域的天然气。当救援一线缺乏医疗物资时,指挥部立刻协调了市内药房进行供应。
当前线缺少必要物资时,指挥部还发动人民群众提供物资,短短一个多小时便备齐物资。
奉献精神和众志成城
火灾发生后,部分威海市民自行前往灾区进行救援,但由于普通市民没有专业的救援工具以及救援知识,指挥部对市民表示了感谢并提醒大家待在家中注意安全,救援由专业人员以及党政干部参与即可。
在灾难发生后,还可以看到不少志愿者的身影,舍小家顾大家的互帮互助,参与到这场灾难的救援中来。
灾害发生后以及救援过程中都没有任何人员伤亡报告。据环球网转载央视新闻的报道,北京时间11月20日下午3时,加州北部和南部的山火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82人,失联人数由此前的993人修正为700人左右。加州此次山火8日燃起,根据央视新闻报道预计22日将会彻底扑灭。
作为威海山火的亲历者
我们还有话要说
大众网记者王景成
山火发生时,大众网记者正在附近一所小学做活动。发现火情后,大众网记者第一时间跑步赶往现场,当时在沿途已经看到大批消防官兵集结到位,消防车上放有各种灭火工具。威海人在应对紧急突发情况时,反应速度是非常迅速的。
大众网记者宫正
威海山火发生后,我们作为非专业救援人员,不能在一线参与救火。没有人主动去要求,我们的客户都是自发将食物备好,送到指定的安置点。在应急安置点,所有人都非常有秩序。这种灾难面前,人人一条心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
大众网记者王晓青
威海山火发生后,每一个普通市民都能随时通过威海发布、威海大众网等平台了解山火救援的最新进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谣言的产生。不管在前线,还是在后援,让公众及时了解最新情况、最需要什么,最该做什么,大家才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也是威海人能在68小时内消灭山火的最重要的原因!
大众网记者孙琳
威海山火烧了两天三夜,这是威海这座小城的一场大灾,也是对威海人的考验,但在灾难面前,我们见证了威海人的大爱,威海政府的作为,让我对这座小城有了更高的评价。文明城市就是这样,不仅仅是城市风貌的文明,城市文化的文明,更是城市精神的文明。
看看威海面对山火时的处理与救援过程,
美国你学会了吗?
灾难面前,威海人都是一条心!
为威海点
!
来源:观察者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11月22日,人民日报在要闻4版刊文《山东:弘扬沂蒙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本报予以全文转载。”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详细]
从去年的“非公10条”,到近期密集推出的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45条、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42条、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5条,对我省民营企业而言,政策红利的接连释放,大大增强了发展信心。[详细]
22日,济南市人大开始对《济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十)在住宅小区楼道、绿地等物业共用部位乱堆杂物,私自种植蔬菜、农作物或者其他植物;向泉池、泉渠乱倒污水污物的,依据《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的规定在法定处罚幅度内予以从重处罚。[详细]
近年来,因公交乘客与司机起争执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该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保证公交车行车安全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为保障公交车安全运行,青岛公交集团近期下达“限速口诀”全面限速,并建立“超速黑名单”。[详细]
自查自纠严防事故。全省碳素企业开展摸底调查记者11月22日从山东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为深刻吸取济南汇丰炭素有限公司“11.12”燃爆事故教训,全面掌握全省碳素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碳素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省将对全省...[详细]
山东有100只“瞪羚”,“独角兽”或诞生其中长时间以来,民营企业的一大优势就是效率高、对市场敏感、研发能力强。鲁企需拥抱资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