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近日,R1线总长度超7公里的声屏障全部安装完毕。 记者王锋 摄
10月14日,R1线总长度超7公里的声屏障全部安装结束,在蓝天和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剔透静谧,成为R1线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7公里声屏障“关好”噪音满足居民需求
专家介绍,声屏障是高架高速道路和城市轻轨、地铁的防噪声“装备”。全国环境监测结果表明:道路交通噪声中,约有17%的城市属于中度污染、49%的城市属轻度污染,建立声屏障解决交通噪声污染成为城市道路噪声控制的主要方式。
济南轨道交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R1线全长26.1千米,其中高架线16.2千米,过渡段0.2千米,两侧分布有学校、居民楼等敏感建筑物,“为了保证沿线两侧的声环境质量满足标准要求,我们在线路两侧设置了声屏障。”记者获悉,其中直立式声屏障1353米,半封闭式声屏障2975米,全封闭式声屏障2705米,各类声屏障共计7033米。
声屏障高度在1米到5米之间,覆盖有效区域平均降噪达10~15分贝,最高达20分贝。一般来讲,声屏障越高,或离声屏障越远,降噪效果就越好。“咱们R1线采取的就是直立式3.5米高声屏障及2米双线U梁半封闭和全封闭声屏障。”该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夜间噪声标准,居民区要控制在55分贝以下,学校在45分贝以下,“安装完声屏障之后,可将线路两边的噪声控制在要求以内,保证轨道交通沿线两侧声环境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国内首次采用新材料整体设计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记者获悉,声屏障在材料选择上,主要由吸声板、隔声板、立柱、连接件等组成。其构件能达到降噪、防火、防腐蚀、防潮、防老化、防眩光、防尘等要求。其实,在R1线所有声屏障的内侧,还有另外一个“降噪机关”——U形梁腹板内侧声屏障,这个“秘密武器”是首次在山东省内使用。U形梁腹板内侧采用通孔型泡沫铝吸声体,靠着距离噪声源近的优势,更加有效地吸收车辆与钢轨之间产生的噪声。这样一来,噪声“一出门”就被消化不少,从源头上直接进行控制。
声屏障的新材料选用不止如此,在其顶端也有你不知道的秘密。“在声屏障的顶端,我们安装了6万余平方米的聚碳酸酯板,为了和天空颜色保持一致,考虑到美观度,选用了淡蓝色。”工作人员介绍,聚碳酸酯板采用了实心双面抗紫外线耐力板,这种材料除了硬化效果好、抗老化能力强等优点外,还不容易吸附灰尘,能更好地保证表面清洁度,让天空看起来更“清澈”,方便后期清理。而且,这在国内是首次采用。
R1线的声屏障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也十分注重和轨道交通整体工程及城市景观的结合,整体色调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据青岛海关、济南海关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与22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贸往来,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容,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0.03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2630.6亿美元,年均增长35.7%。[详细]
按照“国企十条”要求,今年年底前,我省要实现全省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记者11月13日从山东省国资委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济南、日照、莱芜、枣庄、济宁、菏泽、潍坊、青岛、泰安、德州10市实现统一监管,完成产权划转548户企业,资产总额7454.58亿元...[详细]
如何从土地供给端发力,倒逼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济南19部门将集中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专项行动,到2020年,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和闲置土地处置。根据13日印发的专项行动方案,济南市对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审批和土地...[详细]
拒不整改可按日连罚10万控制扬尘污染,是改善济南空气质量的关键。其中,对各个单位的职责、按日连续处罚的情况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详细]
进行解读。到2022年,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6500亿,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20家,形成8-1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6%,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总量达10万件,建成发展体系健全、引领作用明显的“三核一廊两翼”(三核指济南...[详细]
13至15日将出现重污染天气,山东向17市发函积极应对记者从省环保厅了解到,11月12日,省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小组办公室向17市政府发函,要求各市积极有效应对11月13日至15日期间出现的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省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小组办公室要求,我省西部城市要根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