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1897年11月14日,德国侵略军在栈桥强行登陆,武装占领青岛。1998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11月14日定为“防空警报试鸣日”。
今天上午10时,我市将举行防空警报试鸣活动,进一步唤起市民国防意识,牢记国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为做好人防宣传教育工作,使社会各界关注人防、了解人防、支持人防,市人防办推出“人民防空知识问答”,方便市民了解相关防空防灾知识。
1.防空防灾警报信号响起,如何分辨和应对?
防空警报音响信号的发放程序及信号规定: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3分钟;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灾情警报音响信号的发放程序及信号规定:鸣15秒,停10秒,再鸣放5秒,停10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2分钟。试鸣时,四种警报信号之间间隔3分钟。
市民在听到预先警报后,应当立即关闭天然气、煤气,熄灭炉火,拉断电闸,携带准备好的生活必需用品,照顾老人和儿童迅速、有序进入指定的防空设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听到空袭警报后,人员应就近进入人防工事、地铁、地下人行道或隧洞等进行隐蔽。在远离人防工事、地铁、地下人行道或隧洞的地方,可就近选择低洼地、沟边、土堆旁进行隐蔽。听到解除警报后,应当了解隐蔽场地周围设施的损坏情况,查明周围有没有未爆炸的炸弹等可疑危险物后,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有序撤出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地带。
2.青岛在人民防空方面的战略地位?
城市防护分国家一类、二类、三类重点防空城市,青岛市是国家确定的第一批全国一类重点防空城市,全市重要军事、经济目标密集,战争潜力雄厚,是平时经济发展和战时反侵略战争的重要支撑,其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3.什么是防空警报?
防空警报是用一种较大的声响及时地把敌空袭的消息通知给广大群众,以便采取各种防空措施,避免或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报知手段。用作防空警报的器材种类很多,可以用电动电声警报器、广播、电视,也可用手摇警报器或用敲钟、鸣锣等简易办法发放防空警报。
在国家发布战前动员令以后,人民防空部门根据联合防空指挥部的要求,有空袭征候时,发预先警报。空袭临空前,发空袭警报。空袭警报解除以后发放解除警报。
4.为什么说人防工程也是国防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二条规定:“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第六条规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的人民防空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第25条规定:“人民防空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配套设施及附属工程)属于国防工程和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人防工程是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建设与管理的国防工程,是战时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安定,是国防工程的组成部分。
5.和平时期为什么要进行人民防空建设?
人民防空建设关系到国家战略全局,建设任务艰巨,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靠临战状态下再去进行人民防空建设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和平时期,必须结合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人民防空的各项建设。
6.什么是人民防空疏散体系?
人民防空疏散是指战时防范和减轻敌空袭危害,避免和减少城市人员伤亡,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存有生力量和战争潜力所采取的疏散措施。
7.什么是重要经济目标?
重要经济目标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和战争潜力。主要包括工矿企业,科研、实验基地,机场、港口、火车站和列车编组站,通信枢纽和指挥通信中心,大型桥梁、水库、仓库和电站等。
8.什么是社区人防组织?
社区人防组织是指由居民小区、家属院、公寓楼居民自愿组织起来,专门应付防空、防灾问题的应急救援群体。工作内容有,社区人防组织负责人要与居委会、村镇人防负责人联系,求得支持和领导,确定防空防灾的信息来源和本社区的潜在灾情和空袭危害,明确防空防灾任务,并要了解本社区居民可用的人防工事和紧急疏散地;调查社区人员上班、值勤情况和社区昼夜应急中可能参加救助的居民人数、住地及专业情况,调查社区中应急救援可用的器材、设备及其位置;组织应急救援人员研究在多种可能危害条件下的救援任务分工、联络方法及行动方案;组织居民学习自救、呼救、搜索、互救技能、并结合社区住房特点进行必要的训练;空袭或灾害发生后,引导、协助外来救援人员展开全面抢救。
9.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作用是什么?
开展人民防空教育是指导公民熟悉人民防空的法律法规、国防知识,战时防空袭和平时防灾的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
10.警报试鸣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可以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生动直观的国防观念和国防知识教育,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二是提高人民群众识别、辨析防空警报音响信号的能力;三是检验警报设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加强和完善警报设施建设。
11.人民防空通讯警报设施的安装是如何规定的?
安装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施,是根据警报音响信号的覆盖范围,在一定的区域内有计划地进行布点建设。需要占用有关单位和个人所属的场所,与有关的电源相连接。根据《人民防空法》规定,涉及到的单位和个人应积极提供各种便利,不得拒绝和阻挠。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据青岛海关、济南海关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与22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贸往来,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容,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0.03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2630.6亿美元,年均增长35.7%。[详细]
按照“国企十条”要求,今年年底前,我省要实现全省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记者11月13日从山东省国资委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济南、日照、莱芜、枣庄、济宁、菏泽、潍坊、青岛、泰安、德州10市实现统一监管,完成产权划转548户企业,资产总额7454.58亿元...[详细]
如何从土地供给端发力,倒逼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济南19部门将集中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专项行动,到2020年,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和闲置土地处置。根据13日印发的专项行动方案,济南市对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审批和土地...[详细]
拒不整改可按日连罚10万控制扬尘污染,是改善济南空气质量的关键。其中,对各个单位的职责、按日连续处罚的情况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详细]
进行解读。到2022年,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6500亿,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20家,形成8-1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6%,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总量达10万件,建成发展体系健全、引领作用明显的“三核一廊两翼”(三核指济南...[详细]
13至15日将出现重污染天气,山东向17市发函积极应对记者从省环保厅了解到,11月12日,省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小组办公室向17市政府发函,要求各市积极有效应对11月13日至15日期间出现的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省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小组办公室要求,我省西部城市要根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