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推动“双招双引”,市北、西海岸这样布局!

2018-11-08 07:57:24 来源: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作者:

市北区:成立产业发展推进委员会 瞄准“1136”靶向招商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1至9月份,市北区有78个项目签约落地,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全区储备在谈项目145个,同比增加58个。

市北区加快建设更有温度和厚度的主城核心区,搭建城市生长力平台,打造邮轮港城、新材料科技城、绿色建设科技城,做强区块链、智库集群、城市治理、人力资源、文旅产业、现代保险业等六大创新产业——市北区“1136”产业布局的谋划为“双招双引”定下目标路线。

记者获悉,市北区成立了区产业发展推进委员会,将区科技、金融、经信、招商、商务、贸促等部门的职责进行整合优化。金融、区块链、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产业等20个专业招商团队得以组建,靶向招商由此开启。

“产推委这一平台的建立,实质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专人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在市北区产推委办公室主任、区科技局局长孙春艳看来,平台的建立打破了原有经济部门的壁垒,杜绝了分散招商、同质招商的资源浪费,强化了行业资源的集聚力和统筹调度的行动力。

8月28日,市北区和雪松控股集团在广州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拟建山东区域总部。市北区和世界500强的联姻,纯属偶然。据产推委工作人员介绍,原本市北区历史文化记忆示范片区招商团队和雪松控股集团洽谈,计划将其文化板块落地片区,在接触后发现雪松控股集团产业涉及文化旅游、供应链运营管理、金融投资服务、地产开发、社区生态运营等多个领域,产业布局与市北区的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便将这一资源分享。区商务局、金融办招商团队得知消息后便主动出击,在短短两个月之内,“说服”雪松控股集团和市北区在金融、供通云等多个板块开启全面合作。平台的魅力可见一斑。

雪松控股集团投资的供通云、雪松金融2家公司落户,总投资40亿元的浪潮青岛大数据产业园即将开工建设,世界500强企业光大集团旗下光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环保技术研究转化中心完成实验室初建……靶向招商的硕果都将成为市北区打造“三城”、做强“六产”的新引擎和推动市北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沸点”。

“引进增量,服务存量。产推委的作用不仅仅是引项目,更重要的是做服务。各部门职责整合优化后,落地的项目如果有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需求,都会第一时间予以反馈。”据孙春艳介绍,参考广州“黄金十条”模式,产推委正针对发展总部经济、壮大金融资本、引进外资项目、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楼宇经济等方面,归集整理10条含金量高的精准扶持政策,计划11月底正式实施,助力引进“高大上”增量企业、培育“高精尖”存量企业、促进产业化集聚发展。除此之外,市北区还将建立数字招商网络,打造招商引资互联互通共享平台,将产业招商政策、四大片区闲置资源、在谈项目进展、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名录等信息整合,做到“知己知彼”。

据了解,市北区将对纳入区重点招商项目库的145个项目进行梳理,针对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院士团队、独角兽企业等在谈项目,排出时间表、定下责任人,带着方案、带着思路加大走访洽谈力度,力争年底前再储备、落地一批优质项目。

(记者 余瑞新)

西海岸新区:实行周调度督导制度 抓好55个拟到账外资项目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西海岸新区日前出台稳外资工作方案,实行周调度督导制度,力争今年9至12月实现FDI到账资金6.3亿美元,全年实现到账10亿美元以上。

新区将加大对重点外资项目调度督导力度,按照“在谈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落地、落地项目促开工、开工项目促投产”原则,推动新引进的外资项目能够有效转换为到账外资,确保到账外资数据支撑。重点抓好下半年有到账空间的丽东化工、海信海外总部、中海商贸综合体、昆仑能源、金鲁班置业、红星国际广场、青铁华润智慧产业小镇、圣元营养食品等55个拟到账重点外资项目,实行周调度督导制度,力争9至12月实现FDI到账资金6.3亿美元,全年实现到账10亿美元以上。

在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渠道方面,新区将积极推动区内企业引进境外战略合作者实施跨国并购,鼓励企业引进境外资本。对有意向赴境外上市的企业进行重点推介和辅导,推动其境外上市,实现境外上市资金回流。同时,将进一步推动“千企招商大走访”,开展对各专业团队工作方案组织实施情况的专项评估检查,围绕“双百千”和“一业一策”开展专业化定向招商,研究制定重点央企省属企业、民企500强、国内外“独角兽”企业专项招商行动计划,督促团队积极开展走访活动,发挥精准招商、联合招商作用。

提效率重服务、优环境稳企业,新区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和技术发展方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进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和龙头项目;围绕现代服务业,着力引进航运物流、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项目,促进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奠定利用外资产业基础。

(记者 陆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