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贯通2020年全线开通

2018-11-07 08:12:34 来源: 青岛早报 作者:

原标题:青岛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昨日贯通 是国内最长地铁海底隧道 预计2020年年底全线开通

“巨龙”横亘,“长虹”跨海。作为国内首条跨海地铁,地铁1号线连接青岛的西海岸与中心城区,其建设进度也备受关注。昨日,这条长达8.1公里的地铁海底隧道历时3年建设,终于顺利贯通。据悉,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是国内首条地铁海底隧道,也是国内最深的海底隧道和最长的地铁海底隧道,是继胶州湾大桥、胶州湾隧道之后又一条连接青岛西海岸新区和主城区的过海大通道。地铁1号线预计2020年年底全线通车,届时市民乘坐地铁通过胶州湾仅需6分钟。

现场

捅破“窗户纸”海底隧道贯通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西海岸新区窟窿山北侧的地铁1号线过海段施工现场,戴上安全帽和口罩之后,沿着600多米长的施工斜井直达地下80余米深的施工现场。进入隧道后,光线逐渐减弱,岩壁上虽有灯光,可还是很难看清四周,只能借助车灯看到有限的范围。围岩上安装了粗粗细细的管道,各有功能,有进水的、有通风的、有抽水排水的、几台大型机械停靠在旁边,工作人员正在用油漆粉刷管道。隧道中间有一道水泥墙将隧道隔成了两条,工作人员介绍,这条隧道是单洞双线的,也就是说,未来两个方向的地铁都要从这个隧道通行。

来到隧道的尽头,面前的岩壁只有薄薄的一层阻隔。半圆的拱顶上,混凝土已经喷涂完毕,隧道下方两侧设置了排水沟用于排水。伴随着阵阵轰鸣,过海隧道最后一层“窗户纸”被捅破,整条隧道终于贯通。再过两年,眼前这条空空的隧道中,急速行驶的地铁将会把乘客运送到东西两岸。

在采访当中,记者跟车从位于西海岸的2号施工竖井进入,沿着海底隧道一路前行,虽然地面不平还有积水,但贯通后的隧道畅通无阻,通过位于八大峡的另一处施工竖井,只用了十几分钟就穿过了胶州湾来到了东岸。

亮点

最深处距离海平面约88米

据悉,作为国内首条地铁海底隧道,青岛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全长约8.1公里,为单洞双线隧道,位于既有胶州湾隧道东侧约150米处,起自西海岸薛家岛瓦屋庄站,沿既有的胶州湾隧道东侧向北下穿胶州湾湾口海域后,接入青岛主城区团岛贵州路站,是国内最长的地铁海底隧道。它比胶州湾隧道还要长,胶州湾隧道长为7.8公里。

同时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也是目前国内最深的,海域段长度约3.49公里,隧道海底区间线路纵坡呈“V”字形,最深处距离海平面约88米,比胶州湾隧道还要深,隧道上方每平方厘米至少承受8.8公斤水压,相当于隧道每延米承受300辆小汽车的压力。

据悉,2015年9月,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正式开工,参与建设的中铁三局、中铁十八局、青岛第一市政等单位施工人员历经10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终于在昨日实现顺利贯通。

难点

成功穿越18条断裂破碎带

一条长达8.1公里的海底隧道,历时3年才贯通,对于建设方来说,这其中的艰辛也只有他们最清楚。“海底隧道施工与其他地铁隧道施工存在很大的不同,不确定性很大,尤其是会遭遇各种的断层和不同变化的地质。 ”中铁十八局青岛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项目部安质部长禹泽云介绍,1号线海底隧道工程地质复杂,存在海水突涌、围岩垮塌风险,海底隧道主要岩性为花岗岩、安山岩、凝灰岩,共穿越18条断裂破碎带,其中海域段穿越4组14条断层破碎带。

复杂的地质环境给施工团队带来许多考验,而施工人员综合各种技术手段一一解决,确保了工程安全。禹泽云介绍,为实现安全过海,施工单位组合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地质探测和预报手段,实现风险的精准预判和辨识,在此基础上对风险点采取针对性的预处理措施,从而使风险得到超前防控。

设备

三臂凿岩台车啃下“硬骨头”

施工的安全和效率离不开各种先进机械的助力。青岛市地铁1号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光泉介绍,海底隧道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成套隧道施工机械装备,机械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实现全程移动信号跟进覆盖、全作业面视频监控和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形成了机械化、智能化、网络化的高效流水作业生产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工使用。

据悉,为了啃下过海隧道这块 “硬骨头”,施工人员用上了十几种国内外先进的机械设备,其中最为出彩的便是从瑞典进口的三臂凿岩台车。它有着长长的3条手臂,是全自动电脑控制隧道钻眼设备。赵光泉介绍,该三臂凿岩台车是高度智能化的施工设备,施工人员在电脑中输入相关参数后,台车就可以自动定位。 3个十几米长的重型液压钻臂可同时钻孔作业,根据设置的开挖参数自动控制炮眼方向,其效率是人工的18倍。 “之前,人工凿岩需要配18人,每打一个孔需要6-7分钟,完成一个断面打孔用时3个小时。而三臂凿岩台车平均每孔用时2分钟,只需一小时就能完成打孔,大大节省了时间。 ”赵光泉说。

进展

11座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完成

地铁1号线整体线路为南北走向,线路全长约60公里。全线共设地下车站41座,车辆段2座、停车场1座,控制中心1座,主变电所1座。线路南起西海岸峨眉山路站,北至城阳区东郭庄站,串联起西海岸新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即墨区六区,可与多条线路进行换乘。

1号线是目前我市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在建地铁线路,采用机械化掘进的区间总长度约为33.44公里,占全线区间里程约66%。那么,目前的工程进展如何?记者从青岛地铁集团了解到,1号线共有明挖站21座,目前10座主体结构已封顶,10座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暗挖站16座 (含明暗挖结合站),目前1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完成,15座车站正在进行二衬施工。 TBM/盾构区间设计总长31570米,计划投入TBM/盾构21台,目前已始发13台盾构和6台TBM ,有11个机械掘进区间已贯通,开累完成15594米,占总量的49%。矿山法区间(非过海段)设计总长12100米,目前已开挖完成10233米,占总量的85%;二衬设计总长12100米,开累完成3507米,占总量的28%。过海段全长约8.1公里,目前已开挖贯通;二衬完成6389米,占总量的93%。

意义

为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助力

受胶州湾阻隔,青岛中心城区与西海岸的交通联系长期不便,胶州湾隧道和胶州湾大桥建成通车后,一定程度上缓解“青黄不接”的局面,青岛主城与西海岸之间潜在的交通联系被逐渐释放出来。

也许有市民会问,东西海岸之间已有了隧道和大桥两条连接通道,为何还要再建一条地铁海底隧道呢?青岛地铁集团有关人员表示,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具有快速、便捷、准时的优点,能大量节省通勤时间,出行成本低,且能减少油耗,实现绿色出行,是市民最佳出行方式。 1号线连接西海岸新区,是青岛市委、市政府响应国家 “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西海岸新区发展腾飞和青岛同城化进程意义重大。

据悉,地铁1号线预计于2020年年底全线开通,届时市民乘坐地铁通过胶州湾仅需6分钟。该条线是构建大青岛格局的动脉线路,建成后将为青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美丽青岛和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发挥重要作用。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吴帅 通讯员 龙怡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亚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 进博会,山东企业看什么买什么学什么

    置顶3.jpg

    [详细]

    11-07 08-11大众日报
  • 济南市30年“画家村”成历史 拆后变身“绿色梯田”

    置顶1.jpg

    11月5日,来到济南市卧虎山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记者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一片片错落有致的草坪远看如同绿色的梯田,与卧虎山清澈的河水和连天白云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看后流连忘返。仲宫街道办西许村党支部书记张殿祥告诉记者,几年前,这里是另一番天地,记者脚下...[详细]

    11-07 08-11新锐大众
  • 山东拟立法确定“月经假” 实至名归尚需制度配套

    置顶2.jpg

    [详细]

    11-07 08-11法制日报
  • 青岛出台行动计划 "十个一"让教育走出课堂

    置顶4.jpg

    姜元韶说,“十个一”项目的具体内容就是针对目前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学生素质中的短板而设置。“目的就是着力扭转中小学偏重课堂、偏重知识、偏重自我,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让我们的教育走出学校,走出家庭,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同他人合作、学...[详细]

    11-06 08-11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 12名消费者将参加济南地铁票价听证

    随着轨道交通R1线开通在即,市发改委日前发布公告,济南市轨道交通票制票价听证会将于11月27日召开,并通过媒体公开征集听证会消费者参加人。抽签活动结束后,市发改委将按照法定程序及时发布轨道交通票制票价听证会第二次公告,届时将会公告听证会时间、地点,定价...[详细]

    11-06 08-11舜网-济南日报
  • 观望情绪强烈 青岛二手房月成交量现"七连跌"

    传统销售旺季“金九银十”也没止住二手房交易量下跌的态势,截至10月份,岛城二手房月成交量出现“七连跌”。从网友的搜索关注度来看,10月份价格在200万以上的房源的热搜度占60%,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房源,热搜度占50%。[详细]

    11-06 08-11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