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 本报记者 程芃芃 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 杨永杰 于 超
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山东共有四位民营企业家参会,淄博市东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宏是其中之一。
11月3日上午,张建宏以《聆听教诲,倍感温暖》为主题,在东岳干部大会上为600多名骨干传达了会议精神。多年来,他们为国家争气、争光的心愿得以实现。
心愿的实现有赖于“两张膜”——氯碱离子膜,燃料电池膜,张建宏把它们叫做“争气膜”和“争光膜”。据了解,离子膜制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碱工艺,而离子膜被称为氯碱工业的“芯片”,是氯碱工业核心装备电解槽的核心材料。我国是全球第一氯碱生产大国,但所需离子膜在东岳离子膜产业化之前,100%依赖进口,氯碱工业安全运行的“命门”一直卡在他国手中。我国曾将这一技术列入国家“六五”“七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但一直未能研制成功。
2003年,张建宏带领东岳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永明合作研发氯碱离子膜。经过不懈努力,2009年,东岳氯碱离子膜实现量产,万吨氯碱装置实现试用。产业化应用后,离子膜进口价下跌50%以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一次性全面淘汰落后的隔膜工艺氯碱产业。据测算,产能转换后可年节电54亿度,节约标准煤2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38万吨。中国石化联合会会长李寿生用12字概括东岳离子膜:薄如蝉翼,贵比黄金,重于泰山。
燃料电池膜也于2009年成功研制出来。2013年,东岳与福特、奔驰公司共同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2016年,东岳燃料电池膜成功通过第三轮技术评估,寿命测试超过6000小时。这对我国占领燃料电池车世界科研制高点、推动全球清洁新能源电池车产业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986年9月,在济南化工厂领队干建筑的退伍军人张建宏,发现无水氟化氢车间淘汰了两台旧转炉,便产生了将其运回家乡桓台县创业的想法。经过多番努力,终于争取到这两台旧机器。
“当时我们的最大困难是找不到人才,招聘一个大学生都非常难。后来没办法,就找来一些退休的老工程师帮助我们解决技术问题。”张建宏回忆道。1987年7月,两台小转炉终于投产,自此开启了东岳在氟硅领域的征程。此后几年,张建宏和同事能吃大苦、不断开拓创新,换来企业逐步壮大。
2003年开始,在离子膜科研攻关中,张建宏承担着比科研人员更大的压力。2008年3月的一个早晨,做实验一夜未睡的张永明走进张建宏的办公室,满脸都是倦容和绝望:“董事长,已经一个月没有任何进展了,感觉做不下去了。”张建宏的心沉至谷底,但没表露出来,因为自己是科研团队最后一道可依靠的墙。
面对困难,他一向是坚持再坚持,成果也在坚持中慢慢酝酿。如今,东岳集团制冷剂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达30%以上;被称为“塑料王”的聚四氟乙烯和替代氟利昂的新型制冷剂生产规模全球第一,真正成为我国氟硅行业的龙头企业。而氟硅材料是国防、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所需的关键材料,被列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
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张建宏深感光荣。会上听到的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6项利好政策,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他更加明确企业的发展定位——“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目标”。
此外,省内“店小二”“保姆式”“一次办好”等先进服务理念的建立,“实招”“高招”“关键招”的落地,“45条”新政的出台,也让他感受到了山东企业、山东企业家和山东人的骄傲和自豪。张建宏说,在人才整合、平台建设方面,东岳将实现全球资源配置,打造行业一流的研发平台。在氟硅材料领域,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逐步实现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广交会结束,进博会启幕,世界正见证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接力”。参展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6月初就成立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山东省交易团,组建31个采购分团,包括16市采购分团和15个省直分团,青岛市单独组团,全力以赴参与进博会。面对...[详细]
自2018年起,利用3年时间,按照“六有”标准(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和有持续运营能力)在全省7万余个行政村开展益农信息社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全省统一的益农信息社基本服务目录并定期向社会发布。[详细]
据了解,普通高考报名分为网上填报信息、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网上缴费三个阶段。只报考“3+4”转段的考生选择“3+4转段”选项;兼报“3+4”转段和春季高考的考生选择 “兼报3+4转段和春季高考”选项,并依据所学专业选择春季高考18个专业类别中的1个。[详细]
4日下午4点,山东省气象台发布重要天气预报,预计4日夜间至6日,山东将有一次降雨过程,过程降水量全省平均8~15毫米。其中菏泽、济宁、枣庄、临沂、日照、潍坊、泰安和莱芜有中雨(10~20毫米),局部地区大雨,其他地区小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