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这位农学家教人这样防止霜冻……

2018-11-05 11:14:43 来源: 新锐大众 作者: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农学家与史学家相比,数量寥若晨星。正因其人少,其成就也就愈显得珍贵。

  其中,山东人氾(fán)胜之便是佼佼者,这位西汉末年的农学家以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专著《氾胜之书》而为后世铭记。《氾胜之书》总结了我国古代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防止霜冻,氾胜之介绍了一种方法:两人将一根长索相对拉着,来回摇荡,防止霜露落在作物上。“天有霜若白露下,以平明时,令两人持长索相对,各持一端,以概禾中,去霜露,日出乃止。如此,禾稼五谷不伤矣。”

  氾胜之还强调掌握农时,利用自然规律。在冬季,利用积雪防治害虫,“冬雨雪止,辄以物蔺之,掩地雪,勿使从风飞去,后雪,复蔺之,则立春保泽,冻虫死,来年宜稼”。防治方法的多样性,反映了西汉关中地区的人们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

  西汉末年,豪强大族蚕食无厌,大量流民入关。为解决吃饭问题,氾胜之总结出一种新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区田法”。他将区田法划分为宽幅区和小方形区种法两类。这样,可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区种法,具有很强适应性。区田法最大的特点是集中使用人力、物力,在小面积土地上进行精耕细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潜力,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