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淄博新闻网讯(□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 记者 周文聪)在临朐这片红土地上,革命老区干部群众继续发扬伟大的沂蒙精神,投身于改革发展的大潮。与此相得益彰,老区人民的生活日新月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0月16日,“山东省记者协会革命老区临朐行采风团”来到临朐县“骈邑古韵”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区手绘年画展馆,各种手绘年画、葫芦雕刻、剪纸、红丝砚、手工箅子、传统钩织等作品构思精巧、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正在手绘年画的张女士说:“以前就是送孩子上下学,想干点什么也找不到合适的,整天呆在家里真挺无聊。展览馆成立后,这里免费教我们画年画,自己生活充实了,还给家庭增加了收入。”看得出,她说话时一脸的满足。“我们把附近村的闲散家庭妇女、贫困户集中起来,培训合格后上岗,实行计件工资,作品由展览馆负责统一收购和销售。这个平台很受乡亲们欢迎,大家越做越有劲,越做越觉得生活有奔头。”展览馆负责人告诉记者,“每一幅作品都是对老区文化的传承,都是一笔精神财富,绝不能失传。在艺术性上,就拿年画来说,与传统批量印刷的年画相比,每幅手绘都是‘唯一’的,非常珍贵,无可复制。”
一张张风格朴素的年画植根于民间,土生土长,无一不蕴含着老区人的智慧、创造和美好寄托,体现出已经融入血脉的红色情结。
临朐这片红色的沃土,赋予了老区人民自力更生、拼搏进取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行走在临朐的大街小巷,常常看到一个个棚户改造区,建设场面如火如荼。在东城街道郎家洼、窦家庄棚户区改造现场,东城街道党工委委员刘宝臣表示,自3月8日启动棚改以来,仅仅5个月就已完成5个村3300余户的棚改征迁任务。未来这里将建成医疗、卫生、教育等全部配套的小区,我们保证棚改群众3年之内回迁住进新家,圆棚户区群众的‘安居梦’,让老百姓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这边东城街道棚户改造加快推进,那边蒋峪镇的美丽乡村建设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徜徉在蒋峪镇刘家营村街头,宽阔平整的马路上,粉刷一新的墙面,马路边热闹盛开的格桑花,丰富多彩的壁画文化墙,如同一幅隽美的粉墨画卷,溢着幸福与祥和,还有那一盏盏造型考究的路灯,散发着现代文明的气息。刘家营村是今年蒋峪镇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村之一。在建设过程中,蒋峪镇充分发掘刘家营村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努力打造知名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据蒋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辖内村庄全部实施了治乱美化专项整治,村内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两年多时间里,共计投入3000多万元支持镇域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出了80多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和76个环境整洁村、26个生态文明村、9个美丽乡村,曾经“脏乱差”的村庄变成了“水清、路平、灯明、村美”的生态宜居村庄。
红色基因在奋斗中传承,小康之路在脚下延伸。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老区干部群众凭着勤劳和智慧,共建文明幸福家园。正如那一幅幅手绘的临朐年画,寄托着老区人对当下文明幸福生活的感念,昭示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 夏侯宏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聚全球英才智力,助推高质量发展。30日,威海会议中心会议室高朋满座,中国山东第十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暨威海“英创会”正式启幕。据了解,本次“海洽会”共有参会嘉宾858人,涉及33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洽谈,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各单位共提交人才与技术项目需...[详细]
山东出台《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根据《规划》,到2022年,力争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万亿元;培育5家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千亿级企业集团,30家以上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百亿级企业,100家“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到2022...[详细]
拥有15.79万平方公里大地、3345公里海岸线的齐鲁大地上,无数个体在拥抱这个变革的年代、这个开放的时代。县一级是国家发展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有鉴于此,本报特辑录出我省有统计数据的127个县(市...[详细]
全省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工作推进会议今天在我市召开。我市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相关工作经验也在会上得到推广。 [详细]
2022山东30%的村奔现代化,"潍坊模式"成乡村振兴样板30日,首届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等问题展开研讨,建言献策。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增加值等八项指标居全国第一位,山东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阶段目标,到2022年,...[详细]
“不作为”,虚开发票报销…枣庄、青岛通报4起典型案例枣庄市纪委通报3起“不作为”典型问题1、2018年8月,滕州市洪绪镇对该镇东张楼村地下自来水管道破裂漏水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修,导致该村一个多月未能正常供水,存在“不作为”问题。青岛市市北区政务服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