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眼回眸四十年 -23】超越,再超越(1988)

2018-10-23 15:13:00 来源: 山东新闻摄影 作者:

  超越,再超越

  梁国典 

  1987年是钱捍的丰收年。获奖作品之多(省级以上的奖牌拿了25块),使得他的每一次获奖在周围的人看来都不以为奇了。直至他戴上了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之一的桂冠, 才引起人们些轻微的议论,  议论中也夹杂着“不满”;  “才得了个第七”。可能是希望太高引起的失望吧。而钱捍本人也对自个不满。

  钱捍的成功,正是从否定旧我、超越旧我开始的。       1983年,钱捍从共青团济南市委“跳槽”到大众日报当摄影记者,给人的第一印象,绝不是那种多思善感,“玩深沉”的人。小伙正值而立之年,整天乐乐呵呵,东跑西颠的。“颠” 了不久,随着署名“本报记者钱捍”的照片陆续见报,就有人打听钱捍为何许人了。       钱捍的照片角度新巧,构图讲究,面面漂亮,颇得版面编辑青睐。钱捍自己也曾陶醉过一番;看来多年的“业余画家”没白当。可这就是新闻摄影吗?生活本身是这样的吗?新闻照片难道只能当美化版面的配角?得意过一阵之后,钱捍便跟自己过不去了。大脑中也随之产生了许多问号。

   

  来中国举行婚礼(1988)山东济南  钱 捍  摄

  有一段时间,钱捍人不见踪影,报纸上也鲜见其名。问摄影组的同志,答日:  “正马不停蹄在下边跑呢”。“隐身埋名”的结果,  “修炼”出活脱脱另一个“本报记者钱捍”:《她找到了新的光明》、《孩子休克在车站之后》、《来中国举行婚礼》...有些画面虽略显杂乱,但看得出,全部是现场抓拍,没有半点摆布、造作的痕迹,事件本身的新闻性和画面的自然美却有着一种引人的魅力。“钱捍找到了他缺失的东西,这就是新闻摄影的真实感”。一位老摄影记者欣喜评论道。

  很多人佩服钱捍的“腿功”,每个月有20多天在下边跑,回到编辑部后也是每天骑辆破“轻骑”到处窜。其实当你跟他混熟以后,还会发现他的另一面,此人颇善思考,颇有点“自我批判”的意识。有一次闲聊起来,他忽然大发感慨,不能再这样干下去了! 改革开放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多少抓好新闻照片的机会,有那么多新事物、新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反映。而我们现在只是浮光掠影,拍点一景、一物,就象站在海滩上拍摄几朵浪花一样,根本反映不了大海的内涵。”“作为省报 记者,本来就有很多方面的局限,再不另辟蹊径,就没有什么出路了!”听了这一番“慷慨陈词”,我心里想,看来,这家伙又要发动新的“功势”了。

  

  招工市场的“热”与“冷”(1987)济南  钱 捍摄

  果不然,此后不久,人们就在报上看到了又一个“本报记者钱捍”的诞生:  《一瓶啤酒的价格》,聚焦到人们普遍关心的物价问题。一瓶啤酒,  多种价格,反映出种种问题。改革中的现象就是这样纷纭复杂,这样耐人寻味。

  《租赁后的冲击》,镜头对准的不是中标的胜利者,而是“改革的对象”;就地免职的原厂长、下到车间的科室干部、“老中层” ……面对改革的冲击,他们或愧悔,或警醒,或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

  《招工市场的“热”与“冷”》,不是简单地表现“招工市场”这一新生事物,  而是抓住了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现象:在招工市场上,一些市郊厂、集体企业,由于经济效益好而成为“热门”,一些厂址虽在市内、又是国营单位的报名点上却冷冷清清。在这看似“反常”的现象中,有什么深层的意义?答案,留待读者去思考……

  形式,多为几幅照片立体的组合;内容,是改革中的“难点”、“热点” ;事件本身是进程式的,记者本人也没有非此即彼、非褒即贬的定论...……就象生活本身那样扑朔迷离,那样深邃丰富。但这“生活”又是记者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的、被高度聚焦了的“断片”、瞬间。

  这一系列作品,在去年为钱捍赢得了全国新闻奖、山东省新闻奖等荣誉,送他登上了“十佳”的领奖台。

  

  贫困县里富与贫(1988)山东沂水 钱 捍  摄

  1988年8月17日,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颁奖大会在青岛崂山举行。捧杯而归的钱捍,不仅没有半点得意忘形的劲儿,反而显得心事重重。是对获得的名次不满意,还是怕受声名之累?我故意跟他开玩笑:这下功成名就,该满足了。”他摇头,神情严肃,却没有丝亳假意的谦虚,“作为人民大众的眼睛, 我差得远呢!与世界新闻摄影相比,我的差距在于缺少全球意识,对人类的命运、处境、情感关注不够,照片缺乏历史感,少有直接打动人心的力量。这种‘贫血症”,我以前已有所察觉,拍了一些像《同是泪水情不同》、《贫困县里富与贫》 那样力图从新的视点来把握生活,解释灾变、社会因素等对人类命运、生存环境、情感影响的新闻照片。现在看,还仅仅是尝试。”

  无疑,钱捍又在酝酿新的冲刺。

  (本文作者现为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刊于《山东青年》杂志1988年第三期

  

  刊于《中国记者》杂志1988年第十一期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赫洋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