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大联合顶级农企开创黑土地保护农企合作新模式

2018-10-15 11:59:29 来源: 琅琊新闻网 作者:

  一头牵着农业领军企业、一头拉着农业技术部门,吉林松原地区的农民合作社在亲土种植理念的带领下,正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上闯出一条新路。10月12日,在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组织的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培训会上,金正大集团、正大集团、先正达等一批农业领军企业和东北地区土肥站技术人员们聚集在东北黑土地上,共同探讨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新模式、新路径。由金正大牵头组织的黑土地保护农企合作全产业链模式,让人们看到了一条黑土地保护的创新之路,为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奠定基础。

  保护与利用同步 亲土种植为黑土地带来新丰收

  东北黑土地每年的粮食产出占全国的1/4,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然而由于过度开发、持续耕作,曾经肥得出油的黑土地正在变瘦。黑土地的保护刻不容缓,但这仅靠农民或管理部门却难以持续,需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简称耕地质量中心)与金正大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启动农企合作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活动以及“亲土种植百千亿行动“公益活动。

  配合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试点在吉林松原实施,2016年,金正大集团就专门为松原区域制定了三年的减肥增效解决方案,3年的试验结果显示,控释肥的使用量从每亩96斤减少到70斤,减量近30%,而玉米的亩产量却从原本的1600斤增长到1866斤,成为了金正大“25+10>50”减肥增效方案最典型的代表。

  参加培训会的代表阅读金正大减肥增效方案

  去年12月5日,“世界亲土种植联盟”在联合国总部成立,作为联盟成员中来自中国的企业代表,金正大集团将全球领先的亲土种植理念引进中国,并凭借根植种植业多年积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亲土种植“四部曲”:即改土养地、减肥增效、品质提升、综合服务。

  与会农技专家表示,亲土种植通过”土、肥、水、种、施、收”等全流程的创新升级,实现边种作物边养土地,从根本上实现了黑土保护与利用的同步化。

  打造全产业链闭环 农企联手开创耕地保护新模式

  “黑土地保护是从耕作、种植以及收获的农业全过程,涉及面广、涉及行业多,这就迫切需要具备实力的单位或机构来牵头组织,打包整合技术,为种植户或农民合作社这样的实施主体提供一整套的技术和服务。所以耕地质量中心与金正大不谋而合。”耕地质量中心质量建设处处长杨帆说,“特别是金正大牵头组织的农企合作模式试点,即集成了黑土地保护各类技术,又串起了从种到收以及农业废弃物处理整个产业链条,保证在土地保护的同时农民有收益、企业有效益,使黑土地保护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也为我们今后各类土壤保护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培训观摩现场

  在黑土地保护试点,金正大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牵头组织了正大农牧、先正达、中国农大堆肥中心和华美、德沃等行业各个环节的优质产业资源,并和当地国家级农业合作社德智生态农业合作社一起,在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开展亲土种植。由金正大对项目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试点统一组织、统一测土配肥、统一防治病虫草害、统一技术指导管理、统一农产品收储。

  该模式领先之处在于实现了农企整体规划组织+东北黑土保护关键技术节点把控+全程统一管理+全产业链的闭环运作。既有龙头企业提供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农业技术部门贴身指导,又有合作社提供综合性服务,再加上产业链后端的收储销售,实现了黑土地保护的低成本高效率和可持续的运作。

  耕地质量中心副主任谢建华(中)实地考察金正大牵头组织实施的黑土地保护农企合作模式试点

  “金正大农企合作模式集中了农业产业各方的优质资源,项目执行和农业全产业链管理有机结合,我们对该模式的优势可总结为四句话:企业资源强大、产业链结合紧密、技术支撑有力、保护模式应用全面。”耕地质量中心副主任谢建华对此高度评价。

  金正大牵头的黑土地保护农企合作模式试点引发媒体关注

  德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德文:“过去我们就一直用金正大的产品,效果好信得过。黑土地保护项目开始以来,金正大又为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技术和产品,包括配套的减肥增效方案和有机肥处理使用等等,还带来了各类农业技术的专家,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特别是现在亲土种植百千亿行动又给我们的黑土地保护带来了进一步发展,我相信来年我们的产量会更高、土壤会更好。”

  百家机构、百名农技专家、贴身服务全国千个农业重点县,共同守护亿亩良田——自今年3月亲土种植百千亿行动启动以来,在全国掀起了一波亲土热潮。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明确要求,保护黑土地,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亲土种植正是这一理念的最佳实践。如今通过黑土地保护农企合作全产业链模式,亲土种植百千亿行动在黑土地上生根发芽,未来还将在广袤的东北平原开花结果,为我国耕地质量的保护提升、农业的提质增效、农民的丰产丰收提供强大助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文博会突出创意创新 文创产品成最具人气“伴手礼”

    11.jpg

    周末的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人流涌动,人气高涨。很多观众离开时,都会买上几件文创产品——小书签、手机壳、环保袋、便携餐具……这些文创产品,无疑是文博会上最具人气的“伴手礼”。[详细]

    10-15 06-10大众日报
  • 郑济高铁山东段规划选址公示 济南俩站聊城仨站

    11.jpg

    近日,山东省住建厅网站公示了郑济高铁山东段规划选址意见,意味着郑济高铁将加快建设步伐。意见显示,郑济高铁山东段经过聊城市、德州市、济南市,省内共设车站5座,分别为莘县站、聊城西站、茌平南站、长清站和接轨站济南西站。郑济高铁建成后,郑州到济南将无需...[详细]

    10-15 07-10齐鲁晚报
  • 进入“黄河时代”,搬迁居民的不舍与期盼

    11.jpg

    “这里以后应该也是城市了,早点搬有奖励,搬完了还得出门挣钱去呢。”48岁的大桥街道小店村村民李洪岑响应先行区引爆区拆迁,仅用两天就搬完了。9月27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大桥引爆区7个村先期启动拆迁,在小店村,大多数村民都像李洪岑一样搬得迅速。虽然从...[详细]

    10-15 07-10齐鲁晚报
  • 打造“无护栏”的城市 经十路已拆除水泥墩护栏7500余块

    11.jpg

    近日,一些市民开车经过千佛山南路、山大北路、泺文路、文化西路、北园大街等路段时会发现,以前设置在马路中间“灰头灰脸”的混凝土底座护栏不见了,有的取而代之的是两条黄色实线,有的升级为莲花式护栏。对于混凝土底座护栏,济南老师儿还有个通俗的叫法——水泥...[详细]

    10-15 07-10济南时报
  • “一次办好”难点痛点堵点调研:向体制性障碍“开刀”

    对此,我省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全面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以体制改革的根本举措,实现“一次办好”;在审批流程再造过程中,针对制约流程再造的体制机制问题,多方施策多点突破;更通过督查、考核、激励、监督等制度方面的改革,推动“一次办好”真正落地。审批权分散...[详细]

    10-15 07-10大众日报
  • 山东完成全国首个全人群全生命历程健康状况研究

    利用大数据摸清山东居民健康状况。记者从10月11日在济南召开的京津冀鲁辽卫生健康协同发展峰会上获悉,基于覆盖全省17市的85亿条健康医疗大数据,我省于全国率先开展并完成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危险因素和健康状况研究,首次依托大数据手段摸清了我省居民的健康状况。[详细]

    10-15 08-10大众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