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青岛新闻网10月15日讯(记者 刘倩倩)14日,著名考古学家李汝宽先生之子李经泽先生如期来到青岛市博物馆,将自己收藏多年的明宣德剔红葡萄纹圆盘无偿捐赠给青博。这是李氏家族捐赠给青博的第26件藏品,也是自2009年以来,李氏家族连续十年给市博物馆捐赠。
馆长隋永琦为李经泽先生颁发捐赠证书,李先生表示作为山东人,连续向故土捐赠文物也是一种乡情的表达。
明宣德剔红葡萄纹圆盘。
这件器物口径21厘米、底径12.5厘米、通高2.5厘米,通体髹肥厚朱漆,盘心雕刻葡萄枝叶图案,葡萄雕刻晶莹饱满,中部几串硕大的葡萄,枝叶繁茂,口沿刻有卷草纹,底部饰有莲瓣纹与卷草纹,左侧竖刻楷书填金款“大明宣德年制”。葡萄纹饰具有祈盼子孙绵长、家庭兴旺的美好愿望。该文物是一件实用器,通体有油润质感,是宣德年间的典型器,目前相似的存世仅有三件,分别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东京国立博物馆,但均为陈设器。这件为李经泽先生十几年前从日本购得,据盛放漆盘的木盒墨迹可知,该器物曾用于日本茶道,是一件果盘。
明宣德剔红葡萄纹圆盘。
十年来,李氏家族捐赠的文物,在年代方面跨越战国至民国,门类方面集中于漆器与瓷器,其中仅漆器就有15件,均成为馆藏精品。有宋代油润琉璃质感的黑褐漆葵口茶盘,元代五彩光泽的黑漆嵌钿亭台人物纹盒,又有工艺精湛、双款存世稀少的明永乐剔红亭阁人物博弈图盘,均属于难得一见的珍品。
左侧竖刻楷书填金款“大明宣德年制”。
青岛市博物馆秉承“为了明天,收藏今天”的藏品征集理念,礼遇捐赠者化私为公的高尚行为,及时展出捐赠品,既是对捐赠者的一种感恩和致敬,又吸引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博物馆设置名人专厅的“厅中厅”展览格局,延续博物馆与捐赠者之间美好情愫,让观众们共享国之瑰宝浓厚历史带来的丰富体验;并对展厅与展柜进行集中改造,创造融合适宜文物保存、舒适的视觉欣赏于一体的展示环境。此外,按照预防性保护的相关要求,逐步改善文物保存环境,及时处理文物病害。将漆木器文物的日常保养、保护与修复,与数字化保护工作结合,全面获取文物的背景信息,包括文物的基本信息与特殊信息;并利用高清度图像技术获取文物高保真图像。
据介绍,今后,博物馆将结集出版李氏家族捐赠文物图录,致敬家族收藏、张扬家国情怀、传播大公无私和庄重严谨的治学之道,也让更多文物爱好者关注文物保护,传承经典文化。让“捐赠、守护、传承”的文物精神,历久弥香。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周末的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人流涌动,人气高涨。很多观众离开时,都会买上几件文创产品——小书签、手机壳、环保袋、便携餐具……这些文创产品,无疑是文博会上最具人气的“伴手礼”。[详细]
近日,山东省住建厅网站公示了郑济高铁山东段规划选址意见,意味着郑济高铁将加快建设步伐。意见显示,郑济高铁山东段经过聊城市、德州市、济南市,省内共设车站5座,分别为莘县站、聊城西站、茌平南站、长清站和接轨站济南西站。郑济高铁建成后,郑州到济南将无需...[详细]
“这里以后应该也是城市了,早点搬有奖励,搬完了还得出门挣钱去呢。”48岁的大桥街道小店村村民李洪岑响应先行区引爆区拆迁,仅用两天就搬完了。9月27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大桥引爆区7个村先期启动拆迁,在小店村,大多数村民都像李洪岑一样搬得迅速。虽然从...[详细]
近日,一些市民开车经过千佛山南路、山大北路、泺文路、文化西路、北园大街等路段时会发现,以前设置在马路中间“灰头灰脸”的混凝土底座护栏不见了,有的取而代之的是两条黄色实线,有的升级为莲花式护栏。对于混凝土底座护栏,济南老师儿还有个通俗的叫法——水泥...[详细]
对此,我省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全面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以体制改革的根本举措,实现“一次办好”;在审批流程再造过程中,针对制约流程再造的体制机制问题,多方施策多点突破;更通过督查、考核、激励、监督等制度方面的改革,推动“一次办好”真正落地。审批权分散...[详细]
利用大数据摸清山东居民健康状况。记者从10月11日在济南召开的京津冀鲁辽卫生健康协同发展峰会上获悉,基于覆盖全省17市的85亿条健康医疗大数据,我省于全国率先开展并完成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危险因素和健康状况研究,首次依托大数据手段摸清了我省居民的健康状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