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生源基地落青岛二中 高校点赞优质生源

2018-10-14 21:55:16 来源: 青岛新闻网 作者:

  青岛新闻网10月14日讯(记者 于泓)今天上午,青岛二中第二届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成果展示大会在校举行,大会邀请了北大、浙大、复旦等48所全国双一流大学及985院校老师、招生负责人到校,参观青岛二中办学成果。活动当天,中国人民大学、重庆大学优秀生源基地同时在青岛二中挂牌成立。

  活动当天,精彩的航模表演拉开了大会的帷幕,与会嘉宾在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参观了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成果展。与会嘉宾走进学校创新实验室、植物组培实验室、创新博物馆、时光中心,切身感受青岛二中为学生发展提供的丰富资源和广阔平台。嘉宾们随后观摩了在多功能厅举行的学术素养提升计划课题结题报告会。

  此次大会全面展示了学生的创新成果,集中展现了二中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卓越的创新精神以及独特的优势智能。

  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做了题为《构筑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高地》的报告,向与会嘉宾们展示了近年来二中在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方面的探索。创新人才素质培养是二中在新时代的新追求,青岛二中带着转变学生发展方式及教育再造的信念和使命,整合创新人才素质培养资源、打造创新人才素质培养平台,开展了人文素养、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创新课程的建设;再造学生发展的组织平台,学生自主选择和组建MT。搭建了教师激情创新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兴趣,现实性上确保学生学习的个性发展,长远性上培养了学生生涯规划的能力。

  北大、浙大、上海交大、人大的专家就大学专业学习内容、就业方向、综合评价招生等问题进行指导。北京大学教授马小兵为学生和家长们进行了学生生涯发展指导,浙江大学教授金涛做了题为《综合评价招生实施及建议》的报告,上海交通大学的山东招生组组长龚强和中国人民大学山东招生组副组长韩晓宁分别从理工类和文史类角度为大家进行了大学专业设置介绍。同时,各高校与我校领导、教师还围绕二中学生在高校的发展、高校对于学生创新人才素质培养的期许的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当天下午,高校招生官以及百余位专家学者做了全方位的招生宣讲,并与二中优秀学子和家长们深入交流,使得学生和家长对大学专业以及高校招生政策有了更加明晰的了解。

  各高校老师参观二中创新实验室

  各高校老师参观二中创新实验室

  各高校老师参观二中创新实验室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文博会突出创意创新 文创产品成最具人气“伴手礼”

    11.jpg

    周末的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人流涌动,人气高涨。很多观众离开时,都会买上几件文创产品——小书签、手机壳、环保袋、便携餐具……这些文创产品,无疑是文博会上最具人气的“伴手礼”。[详细]

    10-15 06-10大众日报
  • 郑济高铁山东段规划选址公示 济南俩站聊城仨站

    11.jpg

    近日,山东省住建厅网站公示了郑济高铁山东段规划选址意见,意味着郑济高铁将加快建设步伐。意见显示,郑济高铁山东段经过聊城市、德州市、济南市,省内共设车站5座,分别为莘县站、聊城西站、茌平南站、长清站和接轨站济南西站。郑济高铁建成后,郑州到济南将无需...[详细]

    10-15 07-10齐鲁晚报
  • 进入“黄河时代”,搬迁居民的不舍与期盼

    11.jpg

    “这里以后应该也是城市了,早点搬有奖励,搬完了还得出门挣钱去呢。”48岁的大桥街道小店村村民李洪岑响应先行区引爆区拆迁,仅用两天就搬完了。9月27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大桥引爆区7个村先期启动拆迁,在小店村,大多数村民都像李洪岑一样搬得迅速。虽然从...[详细]

    10-15 07-10齐鲁晚报
  • 打造“无护栏”的城市 经十路已拆除水泥墩护栏7500余块

    11.jpg

    近日,一些市民开车经过千佛山南路、山大北路、泺文路、文化西路、北园大街等路段时会发现,以前设置在马路中间“灰头灰脸”的混凝土底座护栏不见了,有的取而代之的是两条黄色实线,有的升级为莲花式护栏。对于混凝土底座护栏,济南老师儿还有个通俗的叫法——水泥...[详细]

    10-15 07-10济南时报
  • “一次办好”难点痛点堵点调研:向体制性障碍“开刀”

    对此,我省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全面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以体制改革的根本举措,实现“一次办好”;在审批流程再造过程中,针对制约流程再造的体制机制问题,多方施策多点突破;更通过督查、考核、激励、监督等制度方面的改革,推动“一次办好”真正落地。审批权分散...[详细]

    10-15 07-10大众日报
  • 山东完成全国首个全人群全生命历程健康状况研究

    利用大数据摸清山东居民健康状况。记者从10月11日在济南召开的京津冀鲁辽卫生健康协同发展峰会上获悉,基于覆盖全省17市的85亿条健康医疗大数据,我省于全国率先开展并完成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危险因素和健康状况研究,首次依托大数据手段摸清了我省居民的健康状况。[详细]

    10-15 08-10大众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