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在首届青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展上
“家门口办展,当然得亮绝活”
近百家青岛企业参展,凸显参与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在首届青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展上,参展的近百家青岛企业纷纷亮出各家产品“王牌”,军民融合科技成果在展馆内随处可见,从中可以看出近年来青岛企业参与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
海信集团旗下的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展位位于西海岸新区馆入口处,10月11日一开馆就迎来了好几波参观者。“这是成功应用于‘天宫二号’和‘天舟一号’的光电模块。”企业市场部工作人员郑裕玲忙着向参观者介绍产品特性。据了解,中航海信是“天宫二号”和“天舟一号”独家光模块合作企业,宇航用系列光模块经过了空间应用环境单粒子效应、位移损伤等检验,达到宇航用光模块的技术指标,参展的光模块也是首次在航天环境下使用。“家门口办起这么高规格的军民融合科技成果展,我们作为青岛本土企业,当然得亮出绝活,这次也是拿出了最高精尖的产品。”郑裕玲说。
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石墨烯电热保暖救生衣”吸引了众人目光。“这项技术世界首创、技术领先,填补了海上救生装备的空白,在低温海域能有效防止落水人员冻亡,赢得援救时间,提高海上遇险人员生存几率。”华高墨烯总经理朱立军介绍,石墨烯电热保暖救生衣可以适用于舰船、飞机、海(水)上作业平台的大众群体使用。
“这款救生衣以现有马甲式救生衣为基础,电热元件采用石墨烯柔性电热膜,以石墨烯—镁海水电池为电源组成电热系统。”朱立军告诉记者。展会上,华高墨烯还与江海救生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艾宝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石墨烯电热保暖救生衣的合作生产协议及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石墨烯电热保暖救生衣产业化生产的开始。
在青岛海西电气有限公司展位前,深海推进器、外转子永磁直驱电机、燃料电池电堆都是“明星产品”。公司负责人介绍说,深海推进器已应用于“蛟龙号”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水下推进装置系统,由企业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对中国深海电机的垄断。
一根“手环”,展开后竟能延伸到3米,参观者刘磊惊讶不已,当场就询问了销售地点和价格。这是记者在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展位前看到的一幕。该公司在海洋特种绳缆、军事特种绳缆、安全特种绳缆等生产和应用领域经验丰富,已为国家海洋科考船万米深潜项目、“蛟龙号”、航天飞船返回舱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刘磊看到的救生手环就是企业近期热卖的产品之一。“别小看了这根手绳,户外遇险能帮上大忙。”海丽雅公司营销事业部部长姜竹青边介绍边拆开手绳现场展示,除了有指南针、救生哨、刀片,绳子拆开后还能承重300公斤。在救生手环的旁边,该公司的产品蛟龙绳缆、脐带缆、垂挂吊索都摆在了醒目位置供人一睹为快。
(记者 陆 波 周晓峰)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确保我省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底见实效。今天下午,十一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九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讨论审议有关改革文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详细]
10月11日上午,以“新时代、新动能、新创意、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省委书记刘家义,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省和济南市领导王清宪、关志鸥、王忠林、王良、于杰、赵家军、孙述涛、殷鲁谦等参观了展区。[详细]
“马路冒白汽”时代结束,济南供热花十年“汽改水”前些年,一到供暖季,走在马路上经常能看到井盖里呼呼往外冒白汽。其实,这得益于济南从2008年开始的供热管网“汽改水”工程。[详细]
山东省第24届运动会今晚在青岛开幕。本届省运会由青岛市主办,淄博市、日照市协办,这是青岛市时隔32年,再度主办这一山东省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其主题是“扬帆蓝色青岛,逐梦绿色省运”。[详细]
第二届山东省文化企业30强发布。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入选。[详细]
上午,6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现场签约,分别为济南“齐鲁电竞科创小镇”、济南“山东出版传媒中心”、青岛“宇宙生命科普文旅小镇”、烟台“恒大文化旅游城”、威海“慈山美泉非遗基地”、临沂“郯城县木玩产业园”项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