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阳信“骨雕”作品登上文博会展台。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用牛骨头雕刻的艺术品,你见过吗?在第七届省文博会上,即将亮相的这一特殊“骨雕”是咱滨州阳信产的!全国少见哦!
骨雕作品。
在滨州展馆里,阳信寰宇盛大骨雕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玉海说: “咱们阳信县是闻名的中国鸭梨之乡、全国畜牧百强县,正在打造中国第一‘牛’县,有丰富的牛骨资源。我们公司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大力发展骨雕产业,把一块块牛骨经过手工雕刻变为精美的艺术品,从而延长了阳信县牛产业深加工链条。最近,我们参加2018第十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手工业民间艺术展,在“梁子黑陶杯”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评比活动中一举摘得1金4银,其中赵希栋创作的作品《松鹤延年》荣获金奖。目前,我们是中国北方唯一一家生产牛骨骨雕的企业。”
牛骨雕刻是一门仅次于象牙雕的艺术。
赵玉海的展柜上,不仅有骨雕,还有骨瓷,他介绍,公司的产品种类已达800余种。他说,牛骨雕刻是一门仅次于象牙雕的艺术,自从WTO禁止牙雕贸易后,牛骨便成为替代象牙的最好材料。可用来雕刻的三棱骨、筒骨、蹄骨、扁骨等牛骨,虽然价格低廉,但经过蒸煮脱脂去污除臭处理、切割、磨光、拼嵌,雕刻师们运用智慧和技巧,经过精雕细琢,运用不同的刀法,制作出精美绝伦、精湛时尚、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等雕刻艺术工艺品,达到了仅次于象牙雕的艺术效果。
作品展示。
据悉,阳信县全县存栏肉牛29.45万头,年出栏26.6万,有肉牛屠宰企业76家,年屠宰能力120万头,屠宰量列全国县级第一位。近年来,阳信县紧紧围绕唱响“阳信牛肉”品牌,打造中国第一“牛”县总体部署,按照一二三产融合、粮改饲统筹的思路,着力推动肉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之路。而生产牛骨骨雕正是延伸\拉长牛产品产业链的重要探索之一,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典型案例之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46项公证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为避免办理公证过程中的循环证明、重复证明、过度证明问题,省公证协会组织专门力量,对需要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共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可以通过当事人承诺方式或信息共享核实解决的证明材...[详细]
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空心村”何去何从?我省多地进行了积极探索。潍坊诸城市2007年进行“多村一社区”的农村社区化改革,2010年撤村建社区,将1249个行政村合并为208个社区,人力、土地等资源得以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详细]
济南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截至8月底,全部4747个村均已启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3292个村已完成所有资产清查核实和结果公示确认,达到总村数的69.4%,累计清查集体资产97.4亿元、集体土地474.4万亩;3196个村已完成成员界定,达到总村数的67.3%,共计认定集体经济...[详细]
首届青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展举行。10月10日,首届青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展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图为参展市民体验飞行舱。[详细]
山东省启动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10月10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我省启动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长清区万德街道,商河县玉皇庙镇,南部山区西营镇,济阳区垛石镇;青岛市:莱西市店埠镇,即墨区移风店镇,胶州市里岔镇,莱...[详细]
十一假期选择来济南的游客很多,趵突泉当数来济南必逛的景点之一。济南市民世代饮用泉水,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南部山区水库水和黄河水取代地下水,变成了济南市的主要水源,地下水采用量逐渐减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