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眼回眸四十年 -10】 招工市场的"热”与"冷” (1987)

2018-10-10 14:2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我所了解的钱捍摄影之路

  □许衍刚

  从2018年国庆节那天开始,山东新闻摄影/大众网摄影频道推出百期系列图文报道——《钱眼回眸四十年》,引起众多网友关注和热评。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从整个国家到城市、乡村,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时光长河一天天流过,纷纭世象稍纵即逝,许多事情人们也许会逐渐淡忘。但那些优秀摄影记者不同,无数场景和人物被他们定格为照片,成为珍贵、永久的历史记忆。

  钱捍是优秀摄影记者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也是他从事新闻纪实摄影的40年。今年7月份他开车去新疆筹拍哈萨克族牧民秋季转场,带着两大箱胶卷底片和见报资料,3个月来抽空便翻拍、编辑,既是对自己摄影作品的重温梳理,也是对40年摄影生涯的系统回顾。他梳理编辑的成果,就是《钱眼回眸四十年》。作为一位从业40年的摄影家,这是他献给改革开放40周年的最好礼物。 

  据我了解,钱捍走过的新闻摄影40年,大致分为“5+30+5”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5年,1978——1982。那时他在一家工厂任团委书记,喜欢画油画。当发现摄影能更直接、更快速地反映生活,就改学摄影。厂里为搞宣传买了一台海鸥DF单反135相机,他便从拍摄团员、青年中的先进人物入手,开始给报纸投稿。白天拍摄,晚上回家关灯洗照片,第二天送到报社。1981年,他调到共青团济南市委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摄影报道范围扩大到了全市,在中央和省市报刊见报的照片逐年增多。1983年10月,他以连续两年名列通讯员见报照片数量第一的实绩,调入大众日报摄影部。团市委的领导挽留不成,就问他:“你都30岁了,又只有高中学历,到省报当摄影记者行吗?”钱捍回答:“行,因为我喜欢。”       

  从1984到2013年,是钱捍摄影生涯的第二个阶段,这是他从事专业摄影最为宝贵、硕果累累的30年。

  刚到报社摄影部时,领导配发给他一台老记者换下来的旧相机,他爱不释手。顾不上刚满一岁的儿子没人照看,一个人背着摄影包,一年在基层釆访近300天。那时的大众日报仅有四个版,黑白印刷,一年刊登钱捍的新闻照片达160多幅。

  1986年底他到沂南县采访,一位没见过面的老通讯员握手赞道:“你就是高产摄影记者钱捍呀,我以为你是老记者呢!”钱捍有些惊讶,反问:“你记得我拍过哪些照片?”对方语塞,竟连一幅照片也说不出。这件事让钱捍反思,慢慢悟出道理——“要想飞得高必须忘掉地平线”。从此,他开始关注国内外媒体著名摄影记者的“新闻眼”,人民日报蒋铎,中国日报王文澜,中国青年报贺延光,经济日报邓维等,都是榜样。与此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补学新闻摄影理论知识。他在这两方面用心、用功,对提高悟性、开阔眼界起了重要作用。此后的采访拍摄,一定是读者关注的题材,有时效性、有新闻点和视觉冲击力的事件,力求达到一图胜千言。1988、1989年,他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称号。        

  钱捍是幸运的,他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新闻摄影题材越来越丰富;全国报纸从“图文并茂”到“图文并重”,新的办报理念使新闻照片在版面上突出起来,成为常态;大众日报重视人才的环境也让他如鱼得水。领导一直派他在一线采访,让他当了13年接地气的摄影记者。1996年,他被提拔为大众日报摄影部主任,一张省委机关报的摄影工作压在了肩上。钱捍不负众望,在继续拍好新闻照片的同时,着力把大众日报的图片报道抓出成绩。例如,在朱宜学总编辑悉心指导和同事们的襄助之下,大众日报的图文系列报道连续大篇幅刊发在头版头条,成为一种重要报道样式,这在全国新闻摄影界产生很大反响。摄影部阵容齐整,佳作迭出,孙京涛、李楠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摄影家。钱捍本人也先后被报社推荐获得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劳模、全国劳模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因为摄影而获得这么多政府奖励的人,在全国并不多见。      

  钱捍摄影生涯的 第三个阶段是2014年到现在,又是5年。他退休后无心赋闲,照旧繁忙,精彩不断。除了做好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拍照片。微单相机不离手,手机拍摄也用上,无论走到哪里,时刻关注身边事,随时捕捉生活中的精彩。除此之外,还有专题拍摄大项目:“中国四胞胎”连续拍摄25年,“千年牧道——即将消失的哈萨克族牧民转场”已跟踪拍摄8年,每年都要不辞劳苦跑三四趟新疆阿勒泰地区。他说,还要坚持拍下去,因为每次拍摄都能发现新的亮点,都有新的收获。2013年9月,《钱捍365天摄影日记》在平遥国际摄影节获得优秀画册奖。2016年11月,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揭晓,20名获奖者中又有钱捍的名字。他在获奖感言里写到:“中国摄影金像奖的获得,对于我这个从事摄影记者30多年又从专业摄影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兵,是工作的肯定,又是新的起点。我将借此东风,不负重望,让摄影镜头继续与我前行。”

  悟性、机遇、执着,都是取得专业造诣和成就的重要因素。但悟性要靠执着去开发,机遇要靠执着去抢抓,钱捍摄影之路如此精彩,最大的内动力是热爱和执着。因为执着,他能在1989年黄岛油库发生大火的时候从烟台赶到火灾现场,冒着生命危险抢拍下一批珍贵独家照片;因为执着,他能历经40年用手中镜头拍摄大量照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为时代留存大批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因为执着,他能一条摄影道路走到底,视退休为新起点,进入摄影创作的另一个黄金季......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钱捍的摄影之路三阶段不是句号是分号,五年之内,且看钱眼摄影新精彩。

  (作者系大众报业集团原社长、 山东省报业协会会长)

  ---------------------------------------------------------------

  招工市场的"热”与"冷” 

  1987年12月6日,济南市职业介绍招工市场在市区大纬二路街头开张。50家国营、集体企业分别挂起自己的招牌,向社会公开招收合同制工人。上千名城镇待业青年在各个报名点寻视着,填写着。

  出乎组织者预料,一些地处市郊的工厂,有的甚至是集体企业,竞成了这次招工的热点,报名者超过应招名额的数倍。

  而某些厂址在市里又是国营单位的报名点上,却冷冷清清,来登记的人廖廖无几。青年人对职业的选择,使招工市场出现明显的"热”、"冷"反差。

  大众日报记者   钱 捍  摄

  报道反馈:

  1987年12月7日《招工市场的"热"与"冷“》摄影报道首发在《大众日报》一版后,《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12月15日同一天都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登,《经济日报》12月16日在二版头条刊登,成为当年读者关注的热点。

  刊于1987年12月15日 《人民日报》一版

  刊于1987年12月15日《工人日报》一版

  刊于1987年12月15日《中国青年报》一版

  1987年12月16日《经济日报》在二版头条

  《招工市场的"热"与"冷”》被评为1987年全国好新闻作品。

  《招工市场的"热"与"冷”》获1987年山东新闻奖一等奖。

  钱眼档案

  最牵动人心的市场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一些地方曾出现过这样的分配工作的场面:青年站成一排,主管者问一号: "你去不去?” "去哪儿?" “甭问,你去不去?” "不去!” "好,排到后面去。” 再问二号:" 你去不去?" 二号迟疑一下,"去 !“ "好,是XX厂。" 不管一号再怎么喊,也得等下次了。工厂招收劳动力,青年参加工作,就象赌博时听任硬币两面的随机出现一样,令人啼笑皆非。

  八十年代不同了,双方都要挑挑选选。劳动者要走到市场上来,没有真本事,光想白挣钱的,谁要? 招工单位也要走到市场上来,企业无生气,连奖金都发不出,谁去? 这叫两厢情愿。你挑我,我挑你,双方都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本来也是最基本的权利。

  有了权利也要讲义务,成千上万的人拥向招工市场,抱有各种目的。有急于就业的,也有看看门道的 ; 有寻找能发挥自己专长岗位的,也有挑花了眼的 ; 很可能,还有脚踏两只船,或是准备换换工作的。看来,达到完全满意是很难的,待招青年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1987年的招工市场开了个窗口,青年人,企业家,教育工作者等等,都可以从这个窗口看到点什么。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付兴帅

推荐阅读
  • 重磅!山东省级机构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划定!

    35.png

    为加大《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落实力度,统筹推进综合试验区建设,在省发展改革委加挂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牌子。与省级机构改革相衔接,统筹做好市县机构改革工作,细化措施,加强指导,确保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机构改革工作。[详细]

    10-10 09-10大众日报
  • 第七届山东文博会来了,凸显“文化+”,国际范儿足

    55.png

    9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关情况。借鉴深圳文博会的做法,本届文博会面向全省征集分会场,旨在多角度、多渠道展示文化改革发展成果,同时积极探索会展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详细]

    10-10 08-10属娱你
  • 济南推荐智慧农业试验区建设 农产品质量追溯全覆盖

    85.png

    日前,济南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济南智慧农业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农村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着力培育智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提升农业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详细]

    10-10 09-10齐鲁晚报
  • 行李箱拉杆藏42根金筷子!青岛海关查获一起黄金走私

    45.png

    8月28日,流亭机场海关查获两名中国籍旅客走私黄金出境案,现场查扣夹藏在行李箱拉杆内的条状黄金制品42根,重7900余克,案值约210余万元。当日中午12时左右,青岛至日本东京航班旅客出境现场,两名中国籍女性旅客间隔几分钟前后进入海关查验区,选择无申报通道通关...[详细]

    10-10 08-10闪电新闻
  • 山东“国庆旅游大数据” 旅游消费再创新高

    今年“十一”国庆长假如织的旅游人潮余热尤在,由山东省旅发委和山东联通共同成立的“山东旅游产业大数据应用联合实验室”发布的大数据报告就已经新鲜出炉。报告全面总结分析了“好客山东”假日旅游市场整体表现,其中游客人数、旅游消费、居民出游再创历史新高;全...[详细]

    10-10 09-10新华网
  • 山东省食药监局:这8批次食品不合格

    9月30日,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对肉制品、饮料、调味品、方便食品、酒类等5类食品进行的监督抽检结果,其中8批次不合格。标称生产企业为邹平县临池镇黄山龙桶装水加工厂生产的1批次黄山龙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项目不合格。[详细]

    10-10 09-10中国消费者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