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近日,记者从山东海逸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获悉,经过公司研团队多年不懈努力,赤泥规模化工程利用技术在山东破冰,突破了赤泥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困境,成为大规模消耗赤泥的世界前沿技术。
赤泥是炼铝过程中排放的一种碱性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全国累计堆存量已超过11.9亿吨。仅山东省的赤泥堆存量就接近3.0亿吨,占地超过3万亩,每年新增赤泥排放量4500万吨以上,目前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有效利用,占用大量土地,并且带来环境及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对赤泥进行资源化利用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山东海逸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打破了赤泥利用的困境。据该公司技术团队负责人程钰介绍,赤泥规模化路用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在赤泥中添加改性固化材料,将赤泥转化成路用质量可靠、环境污染可控的改性固化赤泥路用材料。在同等造价情况下,改性固化赤泥路用材料的路用工程指标超过传统材料的3倍以上,同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据悉,赤泥综合利用已经完成了赤泥路用试验段、赤泥路用示范工程到实际工程应用的技术、环保、经济、施工等所有评估。从而实现赤泥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为成为大规模消耗赤泥的世界前沿技术。
据了解,目前,赤泥规模化路用技术的核心技术产品已经通过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路用可靠性、施工和易性、经济合理性等多方面的认证,并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出具了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赤泥资源化路用技术已作为交通运输部绿色科技示范工程在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推广应用,并将此赤泥路用技术列入山东省绿色交通省战略亮点工程。
省建设发展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孟庆良说,改性固化赤泥路用材料在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建设中得以应用,是世界首次将赤泥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为赤泥规模化应用技术进行了新的探索,使赤泥综合利用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目前,该公司已与魏桥集团、南山集团、信发集团、山铝等氧化铝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门对赤泥进行开发利用。同时,贵州、山西、重庆等省多次组织考察团对赤泥产业化技术进行全面考察,签订技术引进协议,通过技术输出的方式实现在省外落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为加大《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落实力度,统筹推进综合试验区建设,在省发展改革委加挂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牌子。与省级机构改革相衔接,统筹做好市县机构改革工作,细化措施,加强指导,确保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机构改革工作。[详细]
9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关情况。借鉴深圳文博会的做法,本届文博会面向全省征集分会场,旨在多角度、多渠道展示文化改革发展成果,同时积极探索会展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详细]
日前,济南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济南智慧农业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农村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着力培育智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提升农业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详细]
8月28日,流亭机场海关查获两名中国籍旅客走私黄金出境案,现场查扣夹藏在行李箱拉杆内的条状黄金制品42根,重7900余克,案值约210余万元。当日中午12时左右,青岛至日本东京航班旅客出境现场,两名中国籍女性旅客间隔几分钟前后进入海关查验区,选择无申报通道通关...[详细]
今年“十一”国庆长假如织的旅游人潮余热尤在,由山东省旅发委和山东联通共同成立的“山东旅游产业大数据应用联合实验室”发布的大数据报告就已经新鲜出炉。报告全面总结分析了“好客山东”假日旅游市场整体表现,其中游客人数、旅游消费、居民出游再创历史新高;全...[详细]
9月30日,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对肉制品、饮料、调味品、方便食品、酒类等5类食品进行的监督抽检结果,其中8批次不合格。标称生产企业为邹平县临池镇黄山龙桶装水加工厂生产的1批次黄山龙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项目不合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