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淄博投入3.8亿元推动“厕所革命”,农厕管护实现专业化全覆盖
“小厕所”改出“大民生”
□本报记者 马景阳 刘磊 本报通讯员 崔立来 陈卫华
“回老家喽!”国庆节一大早,43岁的李光一家三口开车回到了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西单村,看望自己的老母亲。“以前村里的厕所是‘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苍蝇蚊子嗡嗡转,还得提着裤腿角子,很不方便,孩子都不愿回去。现在环境好了,农村和城里没啥区别。”
变化始于2015年。临淄区被确定为全省农村旱厕改造试点区县,一场“厕所革命”在全区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李光母亲孙美云是西单村第一批报名旱厕改造的住户。
在临淄区委书记宋振波看来,小厕所,大民生,大健康。“厕所革命”是对农村居民传统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要顺利启动和推进改厕工作,一方面要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防止强行摊派、增加农民负担;另一方面还要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在整合各项政策上做文章。
说起改厕,孙美云其实一开始也有顾虑。要花多少钱,效果怎么样?自己心里也敲边鼓。当时,村里发放热线卡,耐心细致做工作,党员干部带头搞了示范点,大家随时参观、亲身体验、算账对比,脑袋想明白了,很快就改变了想法。
西单村改造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工艺,在省市区三级财政补贴900元后,孙美云基本没再掏钱就让家里的厕所大变样:整洁的瓷砖、良好的通风、冲水式蹲便器……
淄博建立政府补助引导、集体和社会资助、群众自筹相结合的筹资模式,有效化解农村改厕资金不足的难题。在落实省级补助资金每户300元的基础上,市级财政按照每户300元进行奖补,各区县和项目镇村分别按照每户300元-500元、100元-3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山区群众和贫困户改厕实行差异化补助政策,每户各新增补助100元,全市共累计落实财政补贴资金3.8亿元。
怎么改,改成什么样,村民的意见最重要。淄博市在对全国旱厕改造的各类模式进行深入调研、充分征求各镇街道及群众意见后,根据区域地理位置和农户院落条件,确定采用“三格式”和“双瓮式”改厕模式,满足了不同经济条件农户的改厕需求。
“现在还有专门的收集车,一个电话,上门服务,连挖粪坑的脏活都省了。”西单村党支部书记单提华介绍,村里高标准建设了管护机构,服务范围覆盖10个村、2000户左右,镇财政按照每年每服务一户35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淄博市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在64个改厕镇办建立管护服务组织,分片区设立农厕服务点,每3000家农厕户配备1辆吸粪车,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实现了管护服务专业化、全覆盖,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渣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利用。临淄区金山镇依托生物有机肥生产企业茁茂农业公司成立农厕管护服务站,为全镇近4000家改厕户提供管护服务,将收集的粪液粪渣经过集中二次发酵处理后用于生产有机肥料,实现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
为了让管护落到实处,淄博加大农厕改造督查考核力度,考核结果与精神文明奖、优秀基层党组织建设评选挂钩,排位后20名的镇办不能参评文明镇办。
“今年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大,专门定了农村改厕考核标准,对行动迟缓、进展缓慢、工作不力的区县进行约谈曝光。”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毕荣青说。淄博市2015年起集中实施农村改厕三年专项行动,如今在全省率先通过整建制旱厕改造考核验收。
环境美了,钱袋子鼓了,日子更要过出幸福感。单提华说,旱厕改造后,以前村里随处可见的粪堆、垃圾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如今,群众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村里每年还会开展“身边好人”“最美家风家训”等评选活动,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榜样的力量,营造质朴、醇厚、和谐的优良村风。
“农村旱厕改造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既促进了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推动了农村居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淄博市委书记周连华说,将继续努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努力让农村更洁净、更美丽、更文明。
相关链接
我省将推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模式
2020年过半村庄生活污水有效处理
□ 本报记者 于向阳 本报通讯员 张鸿儒
9月26日-27日,全省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现场推进会在莱芜召开。自2015年全省农村厕改以来,全省累计新改旱厕874.8万户,占全省应改厕户数的79%,极大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
记者从推进会上了解到,全省农村厕改3年以来,厕改方式主要采用三格式、双翁式化粪池等传统改厕模式,即通过对粪便过滤沉淀并加以发酵,保证粪便在化粪池内贮存60天以上,最终实现对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但是,三格式和双瓮式只能收集处理粪便,不能处理农户餐厨、洗浴、洗衣等生活污水。一旦过量倒入生活污水,会造成抽取次数增加,无法达到粪便规定贮存时间,难以实现无害化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农户也较难按规范不把生活污水倒入厕所。
对此,莱芜市莱城区采用了厕所与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解决方案。“我们在降解反应器内添加一定优化配置的降解菌剂,对污染物进行高效降解和转化,实现对污水完全净化并循环利用。”为莱城区农村改厕提供技术支持的生态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玲介绍说。记者看到,粪便污水经过处理后不用出粪渣、最后流出的中水可直接用于灌溉、洗衣。
根据不同居住模式,在实行集中居住的莱城区口镇栖龙湾村,采用整村集中式模块化处理模式,推广地埋式生活污水生物集成处理系统,农户生活污水通过管网进入处理设备进行5级处理。“2012年我们村开始搞污水处理和改厕。最大的好处是对污水处理以后,排水达到1级B标准,这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和社区绿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集中居住区污水处理的大问题。”栖龙湾村支书郑靓介绍说。
对非集中居住区的污水处理,莱城区探索出了单户或联户改建升级模式。莱城区和庄镇的小英章村既有平原也有山区,根据该村实际,对地形开阔的12户居民实施单户模式,对地势复杂的86户居民集中处理。
此外,传统改厕方式如何进行厕所的有效管护?这是下一步农村改厕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9月27日的经验交流会上,日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张守元介绍,传统改厕模式后期管护包括抽粪清运到后续再处理两个阶段。日照市要求每个乡镇原则上按“一大五小”6辆车的标准,配备吸污车,共购置配备农厕服务车辆288台,解决管护难题。
胶州市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创新引进了厕污智能管理系统,即通过一部手机、两台电脑实现卫生厕所报抽申请一键式受理。系统由数据服务中心、村居端、作业端和中控端组成。厕所管理员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并安装村居端APP,里面存有全村的改厕信息,只需点击选择就可完成抽厕申请。上报的抽厕申请,物业公司作业端和各街道办事处中控端会同时收到,物业公司根据报抽情况排定抽厕计划,并可通过抽污车安装的GPS和监控监督车辆运行和抽厕质量。
今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到2020年50%以上的村庄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我们将全面考虑前期改厕情况、各村地形地貌、村民居住分散程度、经济状况等因素,选择效果稳定、维护简便、费用经济的多元化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模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兴军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据悉,全省分两批共梳理公布省级54个部门(单位)“一次办好”事项共2460项(行政权力类1915项,公共服务类545项)、市级“一次办好”事项平均1738项(行政权力类1416项、公共服务类322项)、县级“一次办好”事项平均1168项(行政权力类920项、公共服务类248项)。 [详细]
山东国庆假期纳客6613万人次。旅游。[详细]
龚正到济南市检查节日期间交通保障工作。龚正首先来到济南北高速收费站,仔细询问节日期间高速公路车流量变化,通过视频察看济南周边高速公路出入口、主要景区周边交通实时运行情况,要求更多运用科技手段,提供更加便捷准确的信息服务,及时做好调度疏导,确保道路交通安...[详细]
铺开城市畅行新轨道。改革开放40年以来,这个梦想逐渐照进现实:从1987年开始筹划,走过时长达20多年的“徘徊期”,直到2009年11月,随着地铁3号线工程的奠基,青岛向着梦想全力冲刺。[详细]
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化解过剩产能置换形成新动能,重中之重是降低企业杠杆率,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在私募基金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热潮中,中泰证券旗下基金公司正在推进“山东中泰新动能投资基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跨境基金”两项百亿基金设立...[详细]
青岛渔港码头鱼蟹上岸。小编把价格也打听好了国庆七天长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除了被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所吸引外,当然还是本地的小海鲜,最能满足游客的味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