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文/图 半岛记者 王永端
时下,当露天茄子即将下市的时候,崔奇大棚里的茄子已经开花,再过20天就将上市。身为莱西沽河农民,崔奇打破了食用茄子在北方严寒条件下不能生长结果的瓶颈,被一些农业专家称为真正的“专家”。
而在莱西沽河街道曲家庄村的洪国葡萄合作社,农民葛洪国正在他的百亩葡萄园里,为他在国外能卖到300元每斤的葡萄新品种摘袋。如今的“葡萄大王”葛洪国不但将葡萄卖到了国外,还培育出适合不同人群的葡萄。
显然,不管是“茄子专家”崔奇还是“葡萄大王”葛洪国,在农村这片广阔的舞台上,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跳出农业种植的老套路,闯出各自不同寻常的广阔天地。
时间差每年让他大赚一笔
从8月下旬,莱西沽河农民崔奇就没有闲着。“我把在长白山培育的嫁接茄子苗运回莱西。”崔奇说,“之后就组织人,在翻好的土地上栽苗子。”
与常规茄子种植不同的是,崔奇的茄子是种在蔬菜大棚里,在冬季生长的。今年,崔奇这个农民种植的茄子增加到了眼下的40亩。
半岛记者在莱西等地的农村采访发现,当地一些菜农种植的露天茄子当前即将下市。“现在株上的茄子已经不好吃了,发涩发苦。”一名菜农边说边在菜园里拔掉茄子株。
正当北方的农民将露天茄子拔掉时,崔奇的茄子却在大棚里舒展着大片大片的叶子,开始怒放茄子花。“这茄子苗已经移栽20多天了,现在已经开始开花。”崔奇站在他的一个茄子大棚里告诉记者,再有20多天,当北方所有的露天茄子全都下市时,他大棚里的茄子正好接替露天茄子“登场”。
“别的菜农没有茄子了,我这里有。”崔奇说,“物以稀为贵,显然此时茄子的价格一定会提升。”
更让崔奇为之喜悦的是,当室外冰天雪地时,他室内的茄子正是大批上市的时候。显然,崔奇在农业的道路上走的不是寻常路,他是在让茄子进行“逆生长”。而掌握茄子在北方严寒气候条件下能进行“逆生长”的,是崔奇独立的创造。
被农业专家称为“真正专家”
20多年来,崔奇在将长白山的野生茄子与食用茄子进行嫁接并对花粉进行创新后,打破了食用茄子在北方严寒条件下温室大棚内不能成长的瓶颈。
崔奇的这一“创造”,连一些农业专家都为之震惊。为此,河南、河北、黑龙江、辽宁、重庆等农业界的专家都纷纷前来崔奇的大棚里,参观他冬天能在北方生长的茄子。农业专家称崔奇是茄子嫁接领域,从青岛的土地上走出的真正“专家”。
不仅自己富了,崔奇还带动他人致富。“今年莱西、胶州、平度、诸城、滨州、莱芜等地的省内种植了500亩。”崔奇告诉记者,除了在省内种植,现在他的技术已经开始向东北三省、河北、江苏、河南、重庆等地辐射,全国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
显然,这4000亩的冬季大棚嫁接的茄子苗都出自农民崔奇之手。“仅8月下旬到9月上旬,就销售嫁接茄子苗600多万棵。”崔奇说。
静待茄子即将进菜篮子之时,近一个月来的崔奇更是没有闲着。9月上旬,崔奇赴河北与河北农界谈判关于引进嫁接高产茄子技术。从河北赶回莱西后,稍作休整的他又奔波在莱西、胶州等地茄农的大棚里,指导茄农授粉。9月20日,崔奇又马不停蹄从莱西赶到滨州、莱芜和诸城,指导茄农打杈、授粉。
“人造环境”育“天价葡萄”
从沽河走出的农业专家不光崔奇一人,曲家庄村的农民葛洪国,被喻为当地的“葡萄大王”。
“葡萄大王”葛洪国种植葡萄近30年,他的“洪国葡萄合作社”的一棵27年生的“葡萄树王”,成了葡萄基地发展壮大的有力见证。葛洪国站在这株主干高达4米的葡萄树下告诉记者,仅这一棵葡萄树每年就产葡萄300多斤。
早年的葛洪国尝试种植葡萄,如今的葛洪国不仅种葡萄,同样在种植葡萄的道路上不走寻常路。在葛洪国80亩连体大棚葡萄基地里,葛洪国将一个葡萄袋子褪下来,一串绿色、葡萄粒如冬枣大小的葡萄展现在记者面前。
“你尝尝,这葡萄与普通葡萄不同。”葛洪国说。当记者将葛洪国递上的葡萄放嘴里咀嚼起来,才感受到这葡萄放进嘴里被咀嚼后,释放出一股浓郁的香气。“通体是绿色的,”葛洪国说,“这个葡萄的品种来自日本。”
实际上,早在5年前,葛洪国就将这个日本的葡萄品种引种到了莱西,试种的前几年,他发现除了莱西与日本气候有些许差异之外,他没有从根本上掌握这种葡萄的种植技术。
这个60多岁的农民开始学电脑上网,并在网络上查这种葡萄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这种葡萄对肥料、土壤的湿度、阳光照射程度以及温度要求严格。”葛洪国说,在掌握了这些要素之后,他在大棚里打造出了适宜这种葡萄生长的环境,用了3年时间,他的这种葡萄的试验,在青岛的土地上种植成功了。
“我这一串葡萄重达2斤。”葛洪国说,“若是在日本,这串葡萄可折合人民币600元。”在日本最高卖到每斤折合人民币300元的“天价葡萄”,就出自莱西农民之手!
凭“受众细分”让业界惊叹
“现在有20亩这样的‘天价葡萄’,”葛洪国说,“每亩的产量控制在3000~4000斤。”葛洪国种植的“天价葡萄”,引来了广东、福建等地的商人。“广东、福建商人从我这里每斤40~50元的价格收走葡萄后,再出口到日本。”葛洪国表示,在未来的两年里,这样的高产值葡萄将增加到60亩。
“葡萄大王”不光是在大棚里种植葡萄,他的葡萄可谓被他研究到了极致,老年人喜欢吃什么葡萄,孩子喜欢吃什么葡萄,糖尿病人能吃什么葡萄?都被他研究得透透的。
葛洪国从另一棵葡萄树上摘下一颗葡萄:“你尝尝这个葡萄。”记者将这颗葡萄放进嘴里,随后对葛洪国说:“这颗葡萄不甜”。“你说得太对了,这葡萄不甜,糖分极少嘛。”
葛洪国笑着说:“糖分少的葡萄适合什么样的人吃?适合糖尿病人吃,咱们觉得葡萄不甜没什么滋味,但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能安全放心地吃上串葡萄,尝尝葡萄味,可是一件大事。”而这种糖分极少的葡萄,是葛洪国花了数年的工夫,将多种葡萄进行杂交精心选育而来的。
若是一个采摘人,在葛洪国的葡萄基地,你可以“随心所欲”,想吃什么葡萄就吃什么葡萄。毕竟,在这个葡萄基地里,有多达30种的葡萄让你去选择。不光是葡萄种类的培育研究让他这个农民蜕变,每年从他的基地里走出的20万棵葡萄苗子和上千盆葡萄盆景,同样让业界惊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山东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全省各级法院通过诉调对接、诉前调解、庭前调解等方式,每年化解案件数量占案件总数的29.8%以上,立案数由全国第1位降到第6位。[详细]
济南局集团公司科学编制列车运行图,将25对高峰线列车、19对周未线列车纳入中秋小长假列车开行方案,同时加大热门方向列车开行密度,增开4对临时旅客列车,并对6.5对动车组列车变化编组规律,全力增加运能,满足中秋假日旅客出行需要。[详细]
2.六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4米(含)以下儿童、60周岁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包括一名陪同人员)、山东惠才卡(凭证件)可免费参观青岛水族馆。[详细]
发力自主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传统产品转型升级后成山东新名片 ” 在本次外交部山东全球推介活动中,华光国瓷自主研制的“华青瓷、华玉瓷、天然矿物骨质瓷”三大高档新材质产品亮相外交部蓝厅。紧挨着年画展位的是东明粮画,非遗传承人韩国瑞创作的一幅幅“粮食...[详细]
产于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喜庆吉祥为主题,绵延数百年,是中国著名的三大民间年画之一。“通过这次活动,希望把杨家埠木版年画印刷技艺展示给大家,让世界更多人了解我们山东文化。[详细]
按照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的日程安排,20日下午举行联组会议,对全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政委刘长杰回答说,消防部门将配合教育部门开展无证幼儿园的整治,准入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