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实施质量强市战略 开启"莱芜制造"品质革命

2018-09-04 14:36:00 来源: 莱芜日报 作者: 李玉亮

  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近年来,莱芜市委、市政府一直把质量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目标明确,步履坚定。

  率先在全省出台《中共莱芜市委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莱芜市质量发展委员会。

  2016年9月,印发《莱芜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

  2017年2月,出台《关于推进全市品牌建设的意见》。

  2018年3月,颁布《莱芜市发展标准经济建设质量强市奖励办法》,最高一次性奖励200万元。

  蹄疾步稳,勇毅笃行。“‘质量强市’战略必将开启‘莱芜制造’的品质革命。”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陶长兴充满信心地说。

  现有高级认证企业6家,一般认证企业47家,分别占注册企业的0.6%和5%左右,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政府推动,质量提升行动纵深推进

  记者从济南海关莱芜办事处获悉,目前莱芜市现有高级认证企业6家,一般认证企业47家,分别占注册企业的0.6%和5%左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认证企业因此享受到通关便利。

  这是莱芜市全方位提升质量工作的缩影。“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海关监管体制,必然激励甚至倒逼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济南海关莱芜办事处监管科科长孙春梅认为。

  质量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强化“质量强市”理念,坚持顶层设计,为质量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市长质量奖,引导和激励着全市各行各业加强质量管理、促进转型升级。自2011年莱芜市首评市长质量奖,截至目前共评选市长质量奖21个。

  完善政策支撑,推动质量工作从微观质量向宏观质量、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向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莱芜市先后制定了《莱芜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食安莱芜”品牌引领行动方案》《莱芜老字号认定办法》《关于发展标准经济建设质量强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发展标准经济建设质量强市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为推动莱芜制造向莱芜创造转变、莱芜速度向莱芜质效转变、莱芜产品向莱芜品牌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建立完善执法机制,质量安全保障不断夯实。莱芜市不断建立健全重大质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机制、执法联动机制、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等执法联动机制,形成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同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农资、高毒农药以及学校食堂等重点领域、重点产品,集中开展专项行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政策是依据,活动是载体。为了让“质量强市”理念深入人心,莱芜市以“3·15”、全国质量月、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为载体,全面发动和宣传,在全社会努力营造重质量、强标准、讲信用、守底线的质量工作环境。

  培育中国驰名商标5件、省长质量奖1个,15家企业申报了马德里国际商标。

  ——— 品牌引领,莱芜制造美誉度显著提升

  9月2日,在全国生姜出口第一大户———万兴食品有限公司分拣车间里,一身白色工作服的工人们正在忙着分拣姜片。

  作为我国主要的生姜产地和出口基地,莱芜市生姜产品遍布全球。“姜老大”“头道菜”等一大批生姜品牌扬帆出海,成为国际市场上闪光的“莱芜名片”,其品牌价值也随之跃升,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显示,“莱芜生姜”品牌价值达123.66亿元。这是莱芜市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推行品牌战略的结果。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个城市的响亮名片和宝贵财富。以品牌培育带动产业转型,是莱芜市推动质量强市战略的一步“先手棋”。近年来,莱芜市坚持质效导向,深入实施名牌战略,带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提升了“莱芜制造”“莱芜生产”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涌现了如汇源、维达、泰钢、得利斯、汇金、力创等一大批名牌企业。

  品牌建设,资金是保障。在这方面,莱芜市舍得拿出“真金白银”。比如,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上,莱芜市每年列支50万元对认证农产品和著名商标进行奖励,实施技术创新、扩大规模、推广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打造名、优、特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市生姜品牌达到30多个,品牌运作比例已占30%以上。

  打造过硬品牌,必须坚持人才引领和创新驱动。近年来,莱芜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了科技创新券等支持奖励政策,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2%,财政科技支出占全部支出比重达到2.5%,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60余名,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60家,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36.8%。

  党委政府的重视、企业高涨的争创热情保证了莱芜市品牌建设工作稳步开展。截至目前,莱芜市共培育中国驰名商标5件、山东名牌产品38个、省长质量奖1个,市长质量奖21个,创建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2个,15家企业申报了马德里国际商标。

  一个品牌,就是一个标杆。日益壮大的“品牌团队”引领着一个个行业新增长点的形成,进而推动十五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全市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标准17项,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国家级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个。

  ——— 标准先行,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得标准者得天下。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行业话语权。掌握标准,不仅可持续获得利润,还意味着将规范整个行业,引领行业的发展潮流。

  在汇金股份有限公司数控加工车间,每条生产线前面都有一块机加工生产管理板,上面清晰写着作业内容:启动机床1秒,加工零件自检、填写自检记录1分30秒,步行至工序台2秒……每个零部件加工时间、加工精度、加工优良率都有严格标准。目前,汇金将世界103项标准融入企业各个环节,同时,将国内269项标准提升了一个档次。

  凭借过硬的产品标准,汇金公司牢牢掌握了市场话语权。“我们现在只为通用、雷诺、福特等世界500强客户群配套。”常务副总经理陶长兴说。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标准经济作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以标准引领经济转型提升,走出了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转型之路。

  在政策扶持方面,莱芜市出台了《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经济引领提升”工程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设立了“标准经济引领提升”工程奖励专项资金,总额达800万元,最高可奖励100万元,引导支持各行业、各企业瞄准国内外先进标准,积极开展“寻标、对标、提标、达标”活动,扎实深化“标准引领竞赛”,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标准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始终是开展“标准经济引领提升”工程的重头戏和主战场。莱芜市在工业方面积极鼓励有条件的骨干企业建立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导或参与起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积极打造“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的标准运作模式。

  同时,随着“标准经济引领提升工程”的持续推进和“标准引领竞赛”的扎实深化,农业、服务业、城乡建设与管理、对外贸易、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迅速展开。

  目前,全市先后引领企业主导或参与制订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60项、行业标准48项、地方标准58项、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国家级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个、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130个,69家企业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258张,412家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813张,为实现由“莱芜制造”向“莱芜创造”“莱芜标准”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在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中介服务、文化旅游等方面,制定了63项企业标准,2家企业承担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大幅提升了企业品质和综合影响力。

  人人享受质量,人人参与质量。随着莱芜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旅游质量等各方面的齐抓并进,民生品质正得到有效提升,生活在莱芜这座城市的人们,在主动成为质量建设者的同时,也在收获着越来越多的质量红利。

  质量强市永远在路上。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发展标准经济建设质量强市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莱芜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科技与标准转化能力明显增强,知名品牌培育成效明显,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这无疑为全市质量工作立起了新标杆。

  “目前,莱芜市规模以上企业已发展到千余家,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速度有极限,质量无止境。新常态下,我们应着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重塑‘工匠精神’,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振兴提升重点产业,推动实体经济体系的供给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记者 李玉亮)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李润杰

推荐阅读
  • 实行全国最低价 本月山东启动抗癌药集中采购

    yaowu_副本_副本.jpg

    记者从省卫计委了解到,本月起我省将正式启动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抗癌药采购将实行全国最低价,年底前实现抗癌药终端销售价格明显下降。医疗机构采购使用药品时,应优先选择各个报价组报价最低的产品,原则上至少从相应药品各个报价组报价最低的产品中,选择1个纳...[详细]

    09-04 13-09济南时报
  • 山东6市审计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项目 关注这些方面

    滩区_副本.jpg

    日前,山东省审计厅对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项目展开全面审计,共涉及淄博、东营、济宁、泰安、滨州、菏泽6个市。已于7月至8月对济南市所属的平阴、长清、章丘等区、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项目进行了试审。[详细]

    09-04 13-09齐鲁壹点
  • 山东新增23处动物卫生监督站 输入动物先严检

    老鼠_副本.jpg

    省政府网站今天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并指定通道的批复》,同意延长长清区马山等64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至2021年9月8日,同意撤销商河县贾庄等8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同意增设鱼台县济徐高速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等23处动物卫生监...[详细]

    09-04 13-09新锐大众
  • 到2020年山东清洁取暖率超七成 探索清洁取暖

    暖气_副本.jpg

    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构建城区取暖集中化、村镇取暖多元化、全省取暖清洁化的发展新格局。到2022年,县城及以上城市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80%左右。[详细]

    09-04 13-09大众日报
  • 15项住建许可事项进驻省政务服务中心

    记者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省政务服务中心8月30日开始对外开展服务以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15项行政许可事项和部分转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批事项已全部进驻。8、建筑业企业资质许可(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二级资质及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专业承包资质序...[详细]

    09-04 08-09新锐大众
  • “非遗社区行”将走进300多个社区

    9月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9月13日至17日在山东举行。来自山东各地参演队伍20支,演员110余人,展演非遗项目17个、节目20余个;来自济南各县区的展演队伍230余支,演员1400余人,展演非遗项目70余个、...[详细]

    09-04 08-09新锐大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