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新街58号: 气节与初心

2018-08-27 07:38:29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钟倩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与济南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情缘,他在这里留下很多难忘记忆,在创作方面也收获颇丰。秋日的午后,跨过朱漆大门,我走进南新街中段58号(过去是54号)老舍故居,望着绿意迎面的小院,白墙青瓦,古色古香,对面的影壁挂有“福”字,为小院增添了几分喜庆,而院中的盆栽植物、荷缸、石榴树,见证着老舍在此写作、待客、休息,以及一家人的生活场景。目光掠过老舍先生的塑像,我不禁顿觉心头温热,耳畔响起他对这座城市的心灵独白,“四年虽短,但是一气住下来,于是事与事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快乐与悲苦的代换,便显得在这一生里自成一段落,深深地印划在心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见《吊济南》)”

时短情长,短的是他与这座城市肌理的相亲如故,长的是留在这片土地上的眷恋和乡愁。其实,他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见证人。在济南的四年多里,他结婚生子,为大女儿起名“舒济”,有着感念济南之意;他的创作也迎来高峰阶段,奠定了他当年在文坛的地位,也开启了他成为职业作家的路程。老舍先生在济南先后创作长篇小说《大明湖》(后烧毁,他根据记忆写成中篇小说《月牙儿》),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短篇小说《微神》、短篇小说集《赶集》,其中,《猫城记》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奖,《离婚》被称为老舍“第一本完美的作品”;他创作的散文更是广为流传,《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趵突泉的欣赏》《大明湖之春》等,成为赞美济南长诵不衰的经典佳作,他为宣传济南做足了广告。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长篇小说《大明湖》是他以济南“五三惨案”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刚进济南时,他看到城楼上挂着“勿忘国耻”的破布条,西门与南门城墙上留有炮眼的痕迹。走在街头巷尾,每每目睹此景,他心中便激起愤慨之情。教书上课之余,他经常走街串巷,收集“五三惨案”的详情,经过半年多的深入调查,第二年夏天他完成《大明湖》,一改往日幽默的笔调,他的文字充满激愤悲怆。倍感遗憾的是,投给《小说月报》后,不幸在“一·二八”敌寇炮火中烧毁了。事后,老舍幽默地说,“到济南后,用新稿纸写的第一部小说就遭了‘火’劫,总算走了‘红’运。”

虽然带有济南历史文化烙印的作品《大明湖》没有留存下来,但能够从中窥见他在同胞遇难和国难当头面前身为知识分子的担当和气节。什么是气节?1954年,老舍在《痴人》中写道:“谁知道这点气节有多大用处呢?但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民族的正气,我们宁可贫死,病死,或被杀,也不能轻易地丢失了它。在过去的八年中,我们把死看成生,把侵略者与威逼利诱都看成仇敌,就是为了那一点气节。我们似乎很愚傻。但是世界上最良善的事差不多都是傻人干出来的啊!”就是为了那一点气节,气节就是捍卫真理、民族正义,当然也包括文学初心。他在《感言》中袒露文心,“只把热情写在纸上,大概算不了诗人,我想,一个真正的诗人,必是手之所指,目之所视,都能使被指的被视的感到温暖。诗人是一团火,文字、言语、行动,必有热力;若只在纸上写些好听的,而在做人上心小如豆,恐怕也就写不出最光辉的东西来吧?好听与伟大还相距甚远。”

1930年到1934年,老舍在青岛教学,任山东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1937年8月,“七七”事变爆发后,他从青岛回到济南,在齐鲁大学教书。同年11月15日,战事蔓延,日军攻打济南城,为了抗战老舍被迫离开济南。当天傍晚,他收拾衣物,装入皮箱,并与妻儿告别。他深情凝视,又满眼无奈,“弱女痴儿不解哀,牵衣问父去何来。语因伤别潸成泪,血若停流定是灰!”他除了万般不舍,还有百般不放心,他无法把眼前乌云压顶的困境和自己内在的惶恐告诉他们,但是他心底有一个信念,任由风雨摧折屹立不倒的信念,就像他事后写到的,“战事的消息越来越坏,我怕城市会忽然被敌人包围住,而我做了俘虏。死亡事小,假若我被他们捉去而被逼着做汉奸,怎么办呢?这点恐惧,日夜在我心头盘旋……是的,我在济南,没有财产,没有银钱;敌人进来,我也许受不了多大的损失。但是,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我不能等待敌人进来,把我的那一点珍宝劫夺了去。我必须赶紧出去。”在朋友的帮助下,老舍提着一个小皮箱来到火车站,人群拥挤不堪,朋友无奈从火车窗口把他塞进车厢,他才顺利踏上去武汉的旅途,到达汉口后就紧锣密鼓投入到了通俗文艺抗战的事业中,后来他被任命为中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负责人。

离开济南的时候,老舍曾下定决心,“我必须回济南,必能回济南,济南将比我所认识的更美丽更尊严。”一字一句,语气铿锵,氤氲出他对济南这座城市深切的眷恋,抛妻别儿的痛苦,还有比之更胜一筹的是知识分子的气节、坚守和不屈的精神。如他在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上所说,“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

今年初,老舍先生《四世同堂》完整本正式出版,这部著作创作于1944年,他在戒烟、头昏、打摆子的不堪状态下完成三十万字,第二年由于病痛加剧,只完成三分之一,剩余三分之一留待美国完成。没读过这部著作很难体会到从抗战年代走出来的老舍的精神高格,全书大结尾处,他借诗人钱默吟的自白书,道出自己隐藏心底的担当与尊严:“你们最根本的错误,就是不拿中国人当人看,因此你们收起好的举止和礼貌,用兽性对待中国人,想着中国人会因为惧怕而投降。我必须承认我们中国人不是很讲卫生,也不是很有秩序,而且大多数人都很穷,但是我们毕竟是人。就比方我自己,我最好的衣服就是一件蓝布长衫,但是我总看不起有些人虽然身穿绫罗绸缎,但胸无点墨——那纯粹是不学无术的绣花枕头。而我虽然很穷,也看不起你们,不管你们有多聪明。最基本的哲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人。假如你们不懂这个基本道理,你们愚蠢得不如条虫子。”

钱默吟的自白其实也是一篇檄文,“想想看——八年了,你们遭到中国人的反抗,这反抗来自肮脏、穷苦、没有文化,被你们看不起的中国人。我自己呢,除了能读点儿书以外,和他们也没有什么区别。你们伤害了我的自尊,也伤害了他们的自尊。你们侵害了我们国土的完整。因此他们和我,一定要反抗到底。对你们来说这好像是奇迹,其实就是一只小猫被逼急了也会挠人的。”

此时此刻,我站在南新街58号小院里,思绪翩跹,恍若穿越时空与老舍一家坐在马扎上亲切交谈。一切都在向前飞逝,不可阻止的变化,唯有屋内墙上挂着的那张全家福,永远定格住他们一家的欢乐时光:只见老舍穿古时长袍,妻子胡絜青着一身旗袍,抱着孩子立在花草树木中,夫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就像他写的打油诗,“爸笑妈随女扯书,一家三口乐安居。济南山水充名士,篮里猫球盆里鱼。”老舍离开济南五年后,胡絜青带着孩子辗转前往重庆,一家人得以团聚。从此,老舍一家与济南彻底告别。但是,他的情感纽带在此,他的文学福泽在此,他的幸福记忆在此,永远长存,与满城泉水和老街老巷一起,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

榴花飘香,今又飘香,南新街58号小院,依旧如昨,静寂又安详,令游人们无尽遐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 开业33天,158个房间全住满!济南长租公寓市场紧俏

    gongyu.png

    住房租赁接棒成为房地产市场下一个转型方向,近两年来似乎已经是共识。政府出台政策建立购租并举住房制度,鼓励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最近,长租公寓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爆仓、资本推动房租上涨成为关注焦点,而在济南,刚刚开始发展的长租公寓一房难求,有的品牌入住率高达9...[详细]

    08-25 13-08齐鲁壹点
  • 缓解交通压力!济南港沟收费站潮汐车道正式投入使用

    jaiotong.png

    缓解交通压力!济南港沟收费站潮汐车道正式投入使用[详细]

    08-25 13-08齐鲁壹点
  • 总规模220亿元 青岛市首批新旧动能转换基金落地

    青岛.png

    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近日,我市审议通过了山东省海创千峰新旧动能转换母基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洪泰齐鲁新能源产业母基金、青岛博信拥湾股权投资母基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青岛科创创业投资母基金(因尚未工商注册,基金名称均为暂定名)等4只母基金设立方案,...[详细]

    08-25 13-08青岛新闻网
  • 12个工作日 山东大幅压减水气暖报装时限

    11.jpg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住建厅介绍该厅印发的《山东省简化水气暖报装专项行动方案》。《方案》确定,将供水、供气、供热的报装办理时限分别压减为12、18、30个工作日,申请材料也有所缩减。[详细]

    08-24 07-08大众日报
  • 应对“温比亚”,山东全力以赴

    11.jpg

    截至23日17时,全省大中型水库、南四湖、东平湖蓄水总量72.71亿立方米,比历年同期多蓄19.86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多蓄9.74亿立方米。这次强降雨已造成全省103座小型水库损坏,堤防决口28处、3.5千米,冲毁塘坝279座,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6.36亿元。目前,全省防汛救灾工作...[详细]

    08-24 07-08大众日报
  • 构建通风廊道缓解环境雾霾,济南市向各界征求意见

    11.jpg

    2017年,济南市规划局组织编制《济南市通风廊道构建及规划策略研究》,目前,相关研究已形成阶段成果,并进行了部门意见征询和专家论证。今起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据了解,通风廊道的构建可以改善城市风环境,使空气流通更加顺畅,从而缓解环境雾霾,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详细]

    08-24 07-08齐鲁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