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青岛共成长】母女两代司机 开公交60年

2018-08-24 10:05:00 来源: 青岛新闻网 作者:

  

  【编者按】

  改革开放40年来,青岛勇立潮头,敢闯敢试,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变,GDP突破万亿大关,迈入国际化大都市行列,书写了青岛辉煌,也涌现出一大批书写时代篇章的代表人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8月23日起,青岛市政协文史委、青岛新闻网联合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我与青岛共成长——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通过人物视角,彰显时代精神,为青岛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汇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于泓 徐斌 实习记者 徐浩乾)

  “妈常说我赶上了好时候,现在的公交车比她上班的时候好太多了,司机乘客都舒服。”

  孙琪是青岛公交集团隧道巴士有限公司215路线的一名驾驶员,她的妈妈冷志贞,是新中国成立后岛城第一批女公交车驾驶员,1958年进入青岛公交公司工作,到1990年退休把方向盘交到了女儿孙琪手上,母女两代人见证了青岛公交的发展。

  

  开公交的妈妈最帅气

  为了准时出车,孙琪每天5点就要出门赶去215路场站,215路线途经团岛、云南路、四方等老居民区,老年乘客格外多,所以对于驾驶员的要求也格外高。

  记者见到孙琪时,她刚刚出车回来,215路跑一个来回差不多需要一个小时,客流多的时候,孙琪一天能跑七八趟。因为路线短、客流大,所以215路的客运压力非常大,每个月只有3天的休息时间,愿意来的司机少,而孙琪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

  “当女司机算是受我妈的影响,她是新中国第一代女公交司机,那我就当第二代。”在出车的间隙,孙琪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聊起了自己要当女司机的初衷。与别的孩子不同,孙琪小时候,因为妈妈工作的原因,母女俩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偶尔跟着妈妈一块出车,女司机的工作总能给还是孩子的孙琪带来极大的震撼。

  “当时就觉得妈妈开车特别帅气。”孙琪说,她妈妈那个年代的公交车跟现在不一样,全是笨重的大家伙,但再怎么大的车在妈妈的手里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在那时的孙琪看来,妈妈的这个职业特别厉害,能开大汽车,能把乘客送到想去的地方,要当公交司机的想法就这么种在了她的心里。

  

  中国第一代女公交司机 能开会修还会造

  其实,女公交司机的工作并不轻松,尤其是对于第一代女公交司机来说,不单要能开会修,有时候还要自己动手改装。

  “我小的时候,见过马路上慢慢吞吞跑的金刚、奇姆西、布拉格柴油、丰田、尼桑、五十铃、万国、雪佛兰等车型的公共汽车,曾经也跟着大人坐过一次。”孙琪的母亲,冷志贞回忆说,当年公交公司职工自己动手,利用旧料装配成“跃进号”客车、“青岛牌”大客车,利用残旧车改装成石碳车。她曾在6路线开上了公交人自己改装的“跃进号”吉姆西公交车。1959年,冷师傅又开起了改装的大万国型公交车,是年,青岛公交公司共拥有汽车118辆、客车挂车7辆。

  除了汽车,冷志贞还是青岛第一批女电车司机。1960年,青岛市第一条无轨电车—2路线建成,投入4辆上海产无轨电车,冷志贞取得了电车驾驶执照,开上了当时最新型的2路电车。

  冷志贞说:“上世纪70年代,我还开过大解放公交车,这种车载客量大,但是动力不足、方向特沉,发动机前置。夏季时,驾驶室温度都能达到近50摄氏度,开一天下来腰酸背疼,确实很辛苦。”

  伴随着岛城的改革发展,冷志贞在公交驾驶员岗位上度过了最美的年华,也幸福地体会到了公交驾驶员的荣誉感。

  冷志贞说:“我很骄傲,开过不同车型的公交车,我自豪多次被评为公交公司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我在1990年退休了,将优质服务、安全驾驶的接力棒交到了女儿孙琪手中。”

  车越换越好 女司机越开越顺

  在母亲的感召下,孙琪高中毕业后就来到了青岛公交公司,先是从乘务员干起,上世纪九十年代,她被公司选拔去驾校学习驾驶工作,毕业后就来到了215路车上,成了一位女公交司机。

  “真正来到这个岗位上,才体会到了妈妈当年的不易。”孙琪告诉记者,2000年以前,青岛的公交车除了少量的“小扬子”中巴车、“黄河”牌客车系柴油车外,大部分公交车为汽油车,很多车型方向没有助力,还是老式的前置发动机,每到夏天,乘客跟驾驶员一起遭罪。

  “没开几年就换车了,助力有了,空调车也有了,我们开得舒服,乘客们坐得也舒服。”孙琪说,与母亲相比,自己是幸运的一代,过去的20多年里,青岛的公交车就像青岛的发展一样,总是有惊喜。

  

  据了解,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青岛成为奥帆赛承办城市,公交车是城市的名片,为营造碧海蓝天的优美环境,2004年,市政府将解决公交发动机老化、尾气排放不达标问题列入市政府十件事办实事之一。同时,公交集团加快技术性改造,更换发动机。从该年起,市政府每年将更新公交车列入事办实事之一,至2006年,青岛的公交车均达到了欧Ⅱ标准。

  2007年起,公交集团又提升公交车档次,开始引进新型环保的柴油车和燃气车,车型多元化,从7.3米中巴车到13.7米三开门无障碍公交车等20多种车型,排放标准均达到欧Ⅲ标准,同北京一样,在全国率先使用欧Ⅲ标准柴油。

  2011年开始,公交集团引入纯电动公交车。2013年10月,青岛被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新能源公交车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2014年,公交集团淘汰了所有的汽油车,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环保车。2017年8月,共推广新能源公交车3690辆,其中纯电动1355辆。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薛家岛等7座换电站,共25个换电工位,可满足750辆公车换电服务需求。同时,全市已建成公交充电站60余座,充电桩680余个,可满足2000余辆公交车充电需求。

  改革开放的40年间,青岛公交车的数量由1976年末的330辆增加到2017年的4300多辆,车型也由六、七种增加到二十多种。2018年3月,青岛公交集团新购置车型为GTQ6103BEVBT3的新能源纯电动复古铛铛车,在岛城沿海一线开辟观光旅游线路,从火车站发往极地海洋世界。

  “我不后悔选择公交司机这个职业,能看到咱们青岛公交发展成这样的规模,我是由衷的高兴。”孙琪说,作为第二代女司机,她明年也要退休了,自己驾车这20多年里,开过不同的车型,无事故、无投诉、无违章,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她可以把手中的方向盘骄傲地交给下一代的公交人了。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推荐阅读
  • 12个工作日 山东大幅压减水气暖报装时限

    11.jpg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住建厅介绍该厅印发的《山东省简化水气暖报装专项行动方案》。《方案》确定,将供水、供气、供热的报装办理时限分别压减为12、18、30个工作日,申请材料也有所缩减。[详细]

    08-24 07-08大众日报
  • 应对“温比亚”,山东全力以赴

    11.jpg

    截至23日17时,全省大中型水库、南四湖、东平湖蓄水总量72.71亿立方米,比历年同期多蓄19.86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多蓄9.74亿立方米。这次强降雨已造成全省103座小型水库损坏,堤防决口28处、3.5千米,冲毁塘坝279座,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6.36亿元。目前,全省防汛救灾工作...[详细]

    08-24 07-08大众日报
  • 构建通风廊道缓解环境雾霾,济南市向各界征求意见

    11.jpg

    2017年,济南市规划局组织编制《济南市通风廊道构建及规划策略研究》,目前,相关研究已形成阶段成果,并进行了部门意见征询和专家论证。今起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据了解,通风廊道的构建可以改善城市风环境,使空气流通更加顺畅,从而缓解环境雾霾,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详细]

    08-24 07-08齐鲁晚报
  • 山东正严打的黑恶势力,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

    11.jpg

    有心关注政法新闻的读者会发现,近期关于扫黑除恶的新闻尤其密集。难道是因为黑恶势力变猖獗了吗?知事君告诉你原因:当然不是,是因为国家加大了对黑社会的打击力度,扫黑除恶的成果更加密集涌现。 [详细]

    08-24 07-08齐鲁晚报
  • 7月山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创今年新高

    7月山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创今年新高。值得关注的是,7月当月进出口达到428亿元,同比增长17.8%,环比增长11.3%,创今年以来山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单月进出口新高。[详细]

    08-24 07-08大众日报
  • 人民日报点赞济南:建2300多个协商议事机构 让群众有事好商量

    建2300多个协商议事机构。山东省济南市绿园社区9号楼前,一棵香椿树自在矗立。[详细]

    08-24 07-08人民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