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刘旋
半岛记者 潘立超 王洪智 通讯员颜永滨
全市集中治理违法建设行动以来,截至7月底,已累计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465.77万平方米,其中,存量违法建设1347.56万平方米,新生违建118.21万平方米。为深入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巩固成效、查缺补漏,按照全市违法建设治理工作部署,近期,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组织开展了违法建设治理“回头看”工作。
开展新一轮违建摸排工作。共摸排各类存量违法建设442.53万平方米。按照计划,上述存量违法建设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70%治理任务,2019年4月底前全部完成治理。为加强社会监督,市城市管理局将新一轮存量违法建设摸底排查数据和各区市违法建设治理举报电话向社会进行了公示。
加强新生违法建设防控力度。结合巡查发现、群众举报、无人机巡查等多种手段,拓宽新生违建发现渠道,对新生违建实施“即查即拆”。如,近期对市南区燕儿岛路远洋公馆楼顶新生违建、崂山区汇海山庄楼顶新生违建、城阳区仙山支路17号新生违建等均实施了“即查即拆”。
深入开展居民楼院整治工作。今年,市城市管理局组织各区市开展了市办实事居民楼院整治工作,重点对居民楼院内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圈占毁绿进行清理整治,共有500个居民楼院列入了整治计划。8月份,对相关区市近期报送的85个已完成整治楼院集中进行了“回头看”检查,检查共发现问题26处,已通报相关区市限期完成整改。
集中组织开展拆违攻坚行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已组织拆除各类违法建设4768处,236.05万平方米。近期,岛城还将组织对影响地铁建设的辽宁路90号3000余平方米违建、十梅庵周边3万余平方米违建厂房进行集中清理拆除,通过“回头看”,不断强化督办、考核和失信联合惩戒等措施,保持违法建设治理高压态势,坚决遏制新生违法建设,持续推进存量违法建设治理,打造宜居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助力美丽青岛建设。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刘旋
与此同时,随着我省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电产品、集成电路的进口增速较快,2017年山东省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机电产品319.4亿元,较2013年增长1.2倍,同期进口集成电路116.5亿元,较2013年增长95.7%。[详细]
《通知》要求,物流行业要全面落实“证照分离”各项改革任务,统筹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改革,推进“多证合一”。继续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工业、农业、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的融合发展,着力培育一批运营模式新、服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物流龙头企业。[详细]
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全省智慧农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产业融合发展、服务高效便捷的智慧农业发展目标,确保我省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我省将通过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工程、智慧农业应用工程、智慧营销工程、农产...[详细]
太原路立交投入使用、建成86处口袋公园、中心城区新增4500个泊车位、完成260条道路提升、完成棚户区改造1.5万套……今天下午,青岛新闻网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上半年,我市民生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详细]
有力支撑“一次办好”改革,山东迈出具有关键意义的一步:在全省全面推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年底前,市、县(市、区)及市属省级以上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挂牌运行。据荣成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王红强介绍,今年5月21日,荣成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挂牌成...[详细]
8月21日,市北区正式发布首批认定的“6个100”历史文化记忆单位,包括青岛啤酒博物馆、青岛德国风情街在内的60个商家和企业,最终从396个候选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6个100”历史文化记忆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