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出淄博沂源县城东南行16公里,东枕沂河的大贤山映入眼帘。
自大贤山东北麓举目仰望,但见悬崖如削,巨石嵯峨,松柏苍翠。始建于唐宋时期的牛郎织女实物遗存——织女洞,遥挂在离地40余米的悬崖峭壁上。
“相传唐朝时,有人路经此地,听到洞中隐隐传出札札机杼声,感到十分神奇。慢慢地,老百姓就在洞中祭祀织女塑像,织女洞由此得名。”牛郎织女传说民间传承人解明泉介绍说。
织女洞内清爽凉润,西北有一小洞,中有一石鼓,敲之音韵深沉。洞内有数块石碑,最早刻于北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仔细识读这些拙朴的字迹,附近的乡亲们为求多子多福,来此虔诚祈福的场景,浮现在记者眼前。
在织女洞壁前有一圆窗,窗下便是滔滔沂河,粼粼波光涌动着拍击两岸,恣肆南流。“沂”字在宋韵书《集韵》中为“鱼巾切,平,真韵”。也就是说,“沂”与“银”曾在读音上相近,而老百姓大多不识字,真真假假间将“沂河”唤作“银河”。加之沂河蜿蜒曲折,走向与银河相似,就不难想象缘何人们认为“天有银河,地有沂河”,将沂河与银河相联系。
织女洞
织女、银河都有了,唯独缺少牛郎的身影。把牛郎从天上请到人间,这一重大“历史决策”,在明末时完成。明万历七年(1579年),沂水知县看到织女洞的小楼修葺一新,凭栏东望,青山隐隐水迢迢赛江南,便对身边人说:“守着会公意,即礼多方金栗展力为之,对面起牛宫。于是乎,在天成像者,而地成形矣。”
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可谓一语中的。随着牛郎宫的兴建,牛郎织女的传说与沂河两岸的自然环境巧妙地“联姻”。明朝时兴建的牛郎庙,靠着沂河,历经数百年,如今只残存遗址,剩下门前的地基。
传说终归是虚幻的。可作为传说的传播、信奉者们,寻常百姓的生活和思考轨迹,也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不自觉地投射到传说的衍变中。“植下十亩桑,吃穿不用慌”“肚里无丝结不出棉来”“饲罢春蚕又饲秋,一年生计此中求”“大姐织布哗啦啦,二姐上坡没在家,三姐上园摘黄瓜,四姐烧火煮地瓜,五姐没有活落干,替咱爷爷去浇花”……这一系列映照鲁中山区桑蚕业的民谚,是解明泉多年搜集整理的。
牛郎织女的媒人——老黄牛,也在民间有着自己的地位。老黄牛临终前,给牛郎留下一张牛皮,而它的一颗心则飞向空中,落在大贤山西南,化作牛心一样的山峰。至今人们称作牛心崮,崮前有个村庄,村民多姓牛。传说中渗透着的敬牛习俗,在鲁中地区流传至今。
至于每年七夕,上苍于织女洞附近洒落濛濛雨丝,在传说中被解读成牛郎织女的相思泪。“下雨是有偶然性的。要是真下雨了,老百姓们会说,一年不见相思,肯定哭得动心;要是不下雨,大家会说,老夫老妻了,有啥可哭的。”解明泉笑道。
(新锐大众)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山东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技术成果对接活动在济南启动8月16日,山东省科技创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技术成果对接系列活动开幕式暨济南专场对接会在济南举行。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与济南首汇资产管理公司云健康项目等6个技术合作及成果转化项目进行了...[详细]
8月16日上午,在首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我省在济南召开会议,与全省90多万医务工作者共同庆祝节日到来,对优秀医师进行表彰。龚正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广大医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优秀医师表示热烈的祝贺。[详细]
日前,山东省总工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在全省开展“当好主力军、聚力新动能、建功新时代”劳动竞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山东省总每年设立劳动竞赛经费1000万元。[详细]
中共山东省纪委通报6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典型问题根据中央第七巡视组巡视山东省的反馈意见,省纪委监委在全省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陈光在监督扶贫项目实施和互助协会成立过程中,违反规定滥用职权,共造成经济损失114....[详细]
全球百名院士青岛开启头脑风暴,年底30个项目将落地。实地观摩青岛市规划展览馆、青岛国际院士港、院士港二期、院士产业加速器、院士产业核心区、青岛丝路协创中心、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试验基地。[详细]
济南章丘区朱家峪村发布冻结通告。8月17日,记者从济南市房屋征收信息网获悉,根据国家、省、济南市棚户区及旧城(村)改造有关规定,决定对朱家峪村规划改造范围区域进行旧城(村)改造,现对该范围进行冻结,冻结事项如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