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娜
□本报记者 李剑桥
本报通讯员 路宗谏 吕明芳
武家村,惠民县姜楼镇一个省定贫困村。兴梦苑,姜楼镇驻地上一个即将建成的高标准社区。
一年半以前,武家村的村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即将住进这样一个水、电、气、暖、电梯齐全,教育、卫生、文体生活场所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的社区。原本低矮潮湿的土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楼房,闲置分散的耕地在经营权流转后也产生了固定收入。
记者特意来到兴梦苑社区建设现场。社区为13栋多层电梯楼房,一楼有车库和储藏室,同时建设了幸福院、卫生室、花园、休闲广场等。“今年年底居民就能住进来了。”一位建筑方经理告诉记者。
面对这些变化,村民们十分知足:“这多亏了省里派来的王书记!”
村民口中的“王书记”是省国土资源厅派驻武家村第一书记王志炜。去年2月份,王志炜来到武家村任职。王志炜通过现场调研发现,村子里耕地分布破碎、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田坎沟渠过大、田路贯通性差、水利布设不合理,历史欠账太多。
近日,记者驱车赶往武家村,位置偏僻,村庄破落,许多还都是早年间的土坯屋,有的甚至已成了危房,柴禾堆放杂乱,部分旧房已经坍塌,村里没大有人。“我们就盼望着早一天搬新家!”村民武建国说。
基础为零、条件没有,如何尽快脱贫?王志炜与武家村党支部、村委会反复商讨,制订了最终的脱贫攻坚方案:实施“土地整治+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的方案。而土地整治是最为关键的基础工作,只有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发挥综合开发的连点带面作用,才能集中解决农业基础设施配套问题,进而通过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实现龙头农企带动第一产业升级。
王志炜带领村民首先对现有耕地实施“订单式”土地整治,积极引进龙头农企,鼓励企业与农户签订土地租用协议,根据规模化种植需求开展集中连片土地整治,使耕地达到了现代化种植管理要求。2017年武家村耕地成功流转800余亩,打破了村集体收入为零的窘境,实现年集体增收2万余元。
武家村全村201户人家中,精准识别的贫困户有96户。虽然每年有收益,但作为“命根子”的耕地在经营权流转出去后,农民就业问题如何保证?“武家村部分村民在经过专业培训后,可以在农企上班。”王志炜说。
村民除了当“职业农民”外,还能到工厂上班。记者在220国道边看到了一处专为村民建设的第一书记扶贫产业园。姜楼镇作为全国重要的化纤绳网生产基地,可以吸收部分村民就业。土地流转后,多数体弱及女性村民可以转型为“绳网技术工人”。武家村通过土地流转、增减挂钩等政策对村庄绳网产业进行了布局优化,用产业扶贫资金、省派第一书记筹集资金与龙头企业合资新建生产车间。目前,车间主体已竣工,投产后,绳网产业可提供400个就业岗位,预计增加村民年收入约2000万元,可实现集体年纯收益16万元。“农民变工人,农业村变工业村,我这个村支书连想也不敢想!”村支书武福强感叹。
“实施搬迁后, 社区西侧建有中学、小学以及幼儿园,孩子们上学将变得极为方便。”王志炜说道。“建设经费哪里出?”王志炜介绍,依据国家政策和《山东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省内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用地需要,对易地搬迁村庄单列土地指标。最终将武家村挂钩结余指标交由滨州市有偿调剂使用,获得的数千万收益用于新社区建设和扶贫产业发展。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娜
日前,济南市政府发布“杆线整治两年行动实施方案”,在2017年开展杆线专项整治的基础上,持续行动,利用两年左右时间,基本清除城市“空中蜘蛛网”,给城市一个敞亮的天空。杆线整治工作将列入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体系。[详细]
11日上午10时许,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官方微博对于发生在10日晚上发生的“一妇女 欲抱走5岁幼儿”的警情进行通报。[详细]
各层次、类型高等学校在计算岗位总量时按不低于以下生员比标准进行核算。引进符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直接申报认定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随时申报,经核准后予以聘用,不占核定的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数量。[详细]
8月10日,省旅游发展委在烟台召开全省旅游工作座谈会。”省旅游发展委主任于风贵说,山东旅游要抓住精品旅游发展不放松,培育海洋旅游聚集带,促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将全域旅游向纵深推进。[详细]
私家车通过滴滴顺风车、拼车群等平台揽客,固定发车线路和时间,甚至上门接送乘客,价格还与长途大巴差别不大。8月9日,一辆即将从莒南发往青岛的长途大巴上,乘客寥寥无几,座位几乎都空闲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