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名泉城义工暑期赴济南市商河县乡村支教

2018-08-02 15:25:00 来源: 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

  商河县孙集镇南大刘村,课间时间,孩子们也愿意黏着支教老师。记者刘玉乐 摄

  商河县殷巷镇支教点,支教义工课间教孩子们弹吉他唱歌。 泉城义工供图

  “孩子们,我们倾尽全力教予善良正直,并把认为最美好的世界摊开在面前,仅期冀你们用温柔的目光看待周遭,以及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泉城义工扶贫支教服务团的身影,在29个支教点跃动着。在贫困乡村,他们用青春和创意,带去快乐和陪伴,得到所有人肯定和尊敬。

  在孩子周围陪伴

  午后2点半,是一天中最炎热的时间,山东省商河县孙集镇南大刘村口树上的知了都懒得叫唤。

  村“两委”位于村口,三间瓦房前,一面国旗飘在旗杆上。屋内,30个学生,与泉城义工支教老师正在互动。

  新装的立式空调吹出阵阵凉风,但孩子和老师们脸上还是滚着汗珠。在这个支教点,4名支教义工来自济南大学化学系,两男两女,已支教10天时间。

  窗台上有一个矿泉水瓶,插满各色纸花。为防止歪倒,瓶内压上十几块小石子。这里面,有张琪的手工——一支黄色百合花。在支教老师开设的折纸课上,老师手把手地教会了她。在复习课程的间隙,她时常朝窗边看看。乡村的女孩子,从未有过这样复杂的手工制作经历。

  支教给农村孩子打开一扇门。这里开设了趣味化学课和趣味物理课等兴趣课程。化学专业的志愿者们,用苏打和白醋展示了“二氧化碳吹气球”的“魔术”,让孩子们瞪大了眼睛。

  支教是快乐的,生活却极简单。村里想方设法为志愿者提供更好的环境。女志愿者住在村里“借来”的一个农家院落。房主在城里买了楼房,院落暂时闲置,家具较全。“晚上蚊子特别多。”为了不给村里添麻烦,两个女生从未开口,而是从小卖部买来蚊香,多点上两支。

  学生们需要他们——支教活动让农村留守儿童的暑假有人看管。市文广新局派驻担任这个村党支部书记的魏鹏介绍,村西不远处就是商东河,过去曾发生过暑假孩子溺水事件。往年,家长们通常花钱给孩子找个农村辅导班。而今年,几乎一半以上的孩子在支教班里。

  今年支教服务,覆盖了1112名儿童,其中两成是绝对留守儿童,七成为父母一方在外打工。160位志愿者,分布在济南南部山区、商河、济阳三地,用两到三周时间,陪伴乡村儿童过暑假。

  守得童心花绽开

  泉城义工贫困村支教活动,经过3年铺垫,今年在济南全市扩展开来。

  商河县张坊镇北赵村,称得上是泉城义工乡村支教的发源地,源头应回溯至派驻该村首任“第一书记”赵明帮扶第一年——2015年,村委大院还未建成,泉城义工山东政法学院服务团暑假“放心吧”活动,在一处闲置民房内开展。

  2016年“放心吧”升级为支教活动,并扩展到周边6个村。2017年,第二任“第一书记”穆泽龙,与9名“第一书记”对接,泉城义工联络站组织47名支教志愿者,陪伴350名留守儿童。

  今年暑假,在泉城义工联络站组织下,活动扩至全市,由济南市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指导协调,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牵头组织实施,市文明办、市扶贫办、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红十字会等共同举办。

  从穆泽龙手机中“泉城义工支教微信群”人数的变化,可看出活动覆盖范围的扩展:最初仅3人,如今180人。

  今年新增的另一个举措,将成为今后另一传统:往年照片作为背景,让学生摆与往年同样手势,拍张单人照。支教义工队长王显庆说,“此举是让孩子们记住成长。”

  7月30日下午,28名学生和10名家长参加感恩教育课。这堂亲子同上的感恩教育课,让家长孩子抱头痛哭。课后,孩子给家长写一封信,并当面读给他们听。一个专门辟出的单间,让留守儿童也能与父母视频连线。10岁的小冠群,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她与姐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她读出的一句“你们安心工作,我会照顾弟弟”的话,让镜头对面的妈妈再也坚持不住,当场洒泪。

  给老师们送碗鱼

  支教活动首先面向有“第一书记”派驻的贫困村,留守儿童是主要陪伴对象。

  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主动担起活动保障者重任。跑前忙后,找校舍、腾住处。

  超过半数支教点的村里,新装了空调,甚至改造出厨房和卫生间。南部山区仲宫镇北道沟村“第一书记”薛瑞光说,“活动获得爱心企业支持,进行了硬件投入。今后可作为村里永久性福利。”

  张庆红是济南城建集团派驻路楼村“第一书记”。经过几年帮扶,路楼村盖起二层办公楼。支教义工吕贤虎、文宏玮所住的二楼房间门上,挂着“第一书记”的字样——这里原是张庆红的办公室。空调房腾出给义工住,他自己跑到镇上和别人挤挤。

  张庆红说,支教队伍的到来,改变了乡村风气,淳朴民风又回来了。给义工做顿饭,成了村民抢着干的事儿。让支教队员记忆深刻的,是吃到老乡送来的鱼。村民陈玉霞让丈夫去河里打了鱼,自己下厨烧好端过来,而且连续两天送了两顿。义工于璇说,“比我妈做得都好吃。”陈玉霞则说,“人家放假不回家,为咱村孩子来受这份罪,送鱼改善一下应该的。”村民送菜送饭的事儿,经常自发地出现。义工吕贤虎说,有的爷爷奶奶,在接孩子时甩下一句“自家种的菜给放厨房了”。后来,厨房里经常莫名其妙地堆满各种蔬菜。

  这次活动,让全市挂职的“第一书记”们,调动资源,实现共享:红十字会的急救包发到各支教点;急救知识课堂覆盖;科技大篷车开到送到支教点;各种爱心赞助涌来……

  一块砖头的爱

  相聚的日子很是短暂。在29个支教点,都发生着学生与支教老师难分难舍的温情一幕。孩子们对于“小哥哥”“小姐姐”们产生的情感,并非一句“老师辛苦了”的话语能完全表达。

  济阳县新市镇路楼村,驻扎着三女两男5名志愿者,均来自山东建筑大学。支教义工景屏和于璇所住的民宅,是村党支部书记路文斌儿子刚刚用过的婚房,专门腾出来,让女生住进去。

  景屏回忆,支教开展到第五天,午休后离开院落时,她在门口发现了一块砖头,从里面顶住大门,门环上还松松垮垮系了条红带子。

  下午课间休息,中午的疑问解开答案——“老师,知道是谁给你们关上大门的吗?”一位女生指指旁边小男孩说:“就是他!”男孩小斌的家与景屏和于璇所住民宅对门。吃过午饭的小斌,见女老师午休没有关院门,心生担心,便将院门关上,又找来一块砖头顶门。最后还不放心,找条红带子,将门系上。但孩子忍不住跟同伴“炫耀”,于是这个秘密再也保不住。关门、挡门、系门这一举动,令景屏和于璇感动,并由此开设了一堂关于暑期安全教育的课程。

  7月27日,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在商河县殷巷镇结束。惜别之情像潮水般传递袭来,教孩子们弹吉他的夏明,被他们拥起,嚎啕大哭。

  支教活动闭幕仪式结束后,校车将孩子们送回各自村庄后,支教老师们却发现,附近30多名学生返回学校,等在校门口,他们说“要亲眼看着将老师们送走”。29个支教点过半已结束支教活动。在离别的同时,留下一个约定——明年继续,爱再归来!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推荐阅读
  • 筑起两道防火墙 山东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标准体系基本建成

    QQ截图20180802084756.png

    山东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山东发布164项地方标准,分为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级——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标准体系基本建成◆筑起两道“防火墙”,各类事故有效减少。我省发布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标准实施指南覆盖71个具体行业门类,企业结合实际进行简单微...[详细]

    08-02 08-08大众日报
  • 山东九部门打击楼市乱象 禁止开发商“全款优先”

    t01b051853ae93ab302_副本.gif

    禁止开发商“全款优先”8月1日,记者从济南市城乡建设委了解到,根据省住建厅等九部门通知,本月底前,房地产企业、中介机构要落实服务承诺制,购房者依法依规自愿选择使用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及全款三种支付方式,房企不能违法违规干预,并做好配合服务工作;中介...[详细]

    08-02 08-08济南时报
  • 山东瞪羚企业有哪些特点?潍坊最多;多为高技术产业

    20171114083900920.jpg

    山东瞪羚企业有哪些特点。潍坊最多;多为高技术产业8月1日,山东省中小企业局、山东省财政厅与长城战略咨询联合成立的“山东省瞪羚企业发展研究”课题组联合发布《山东省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7)》。[详细]

    08-02 08-08经济导报
  • 聚焦十强产业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山东着力激发青年活力

    201510150329176706.jpg

    聚焦十强产业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山东着力激发青年活力聚焦“十强”产业助推新旧动能转换,我省着力激发青年活力——发掘“青”字号创新创业新动能“云智”自动化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加快道路破冰融雪,高端品质化旅行平台“伴旅”助推精品旅游,智慧农业助力...[详细]

    08-02 08-08大众日报
  • 济青高铁试跑!年底通车 青岛至北京两个半小时

    8月2日,正在建设的济南到青岛高铁高速段,也就是济南东至胶州北区间开始联调联试。铁路部门透露,8月2日上线的首先是济南局的检测车,由工务检测车、电务检测车和接触网检测车组成,对全线的工务设备、电务设备和接触网设备,按速度等级进行一个逐级的测试。[详细]

    08-02 15-08齐鲁网
  • 日照将培育市级精品民宿15个 每个奖补百万资金

    8月1日,日照市旅发委联合市委农工办在不负艺术客栈召开全市民宿发展专题座谈会。据悉,“旅游富市”战略实施以来,日照市民宿业蓬勃发展,现已有民宿11家,其中,省级五星级精品民宿1家。[详细]

    08-02 15-08日照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