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领跑!上半年威海市GDP增长7.3%

2018-08-02 10:47:00 来源: 威海新闻网 作者: 杜晓莹

  7月30日,记者从威海市政府举办的2018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18.88亿元,增长7.3%,威海市经济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GDP增速7.3%

  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

  “全市上半年转型升级成效突出,新动能茁壮成长,质量效益持续改善。”威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梁皓介绍,上半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0.46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40.59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17.83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占比为3.3:46.2:50.5。

  威海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出三方面特点。首先是供给发力,产业发展积极有为。全市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63.01亿元,增长3.4%,农业生产形势稳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位列全省第4位,工业支撑作用凸显;全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50.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0%,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长17.6%,服务业稳中育新。

  其次,需求平稳,发展后劲正在释放。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6%,稳中趋缓;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20亿元,增长10.2%,位居全省第二位,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完成进出口总额648.03亿元,下降9.2%,其中出口总额423.51亿元,增长2.6%;进口总额224.52亿元,下降25.3%,外需拉动继续放缓。

  此外,经济实现质效提升。工业用电量、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等主要指标均呈上涨趋势,企业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财税金融质量持续向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6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41元,位居全省第四位。

  “在当前经济运行的大背景下,7.3%的GDP增速来之不易。”市统计局副局长丁玉波介绍,威海市GDP增速连续14个季度稳定在中高速区间,反映出经济韧劲较足。总体来看,下半年全市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针对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丁玉波说,第四次经济普查涉及到二三产业中的17个行业门类、91个行业大类的所有经济活动,全市普查对象预计有9万多户单位和约20多万户的个体经营户。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8年12月31日24时,普查时期资料为2018年年度资料。8月起,威海市将对所有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经营个体户开展全面清查工作,希望广大普查对象理解支持、积极配合。

  重点项目开工率94.8%

  20条举措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上半年,威海市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据市发改委副主任张愈介绍,上半年,威海市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增长14%左右,高于全部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增长12%左右,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全市116个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开工110个,完成投资15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1.1%,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下半年,市发改委将聚焦产业培植,全面落实七大产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3年内力争每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都培育起1-3家过百亿企业。聚焦项目建设,在原有116个项目基础上,动态调整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库,加快培育、引进和衍生一批前景好、活力强的新业态、新模式项目。聚焦创新驱动,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创新格局。聚焦扩大开放,制定城市国际化建设行动纲要,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中日韩跨境电商创新发展聚集区。

  “对标此次市党政考察团南方考察学习经验,市发改委将从建立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优化提升投资环境、全面推进信用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四个方面入手,制定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20条工作措施。”张愈说。

  建立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方面,市发改委参照世界银行评价体系和我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从“企业开办”“获得信贷”“不动产登记”“办理施工许可”等6个方面设计20个左右指标,开展全市营商环境评价,找不足、补短板。

  优化提升投资环境方面,市发改委将在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环节,鼓励企业合并编制项目申请报告、节能报告、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加大省投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市政务服务平台的融合力度,实现两个平台的信息互通、项目审批一网通办。

  全面推进信用建设方面,推动政务领域信用应用,对无失信记录的主体,实行非关键性材料“容缺受理”,对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的主体,实行“现场领证,事后检查”的便捷化服务;出台《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任务分工方案》,组织开展政府与企业所作承诺未兑现专项治理。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市发改委将建立威海市投资管理核心数据库,打造全市统一的投资项目综合管理平台,形成科学统筹、纵向联动、集约共享的项目管理体系。(记者 杜晓莹 通讯员 于淼)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李润杰

推荐阅读
  • 筑起两道防火墙 山东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标准体系基本建成

    QQ截图20180802084756.png

    山东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山东发布164项地方标准,分为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级——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标准体系基本建成◆筑起两道“防火墙”,各类事故有效减少。我省发布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标准实施指南覆盖71个具体行业门类,企业结合实际进行简单微...[详细]

    08-02 08-08大众日报
  • 山东九部门打击楼市乱象 禁止开发商“全款优先”

    t01b051853ae93ab302_副本.gif

    禁止开发商“全款优先”8月1日,记者从济南市城乡建设委了解到,根据省住建厅等九部门通知,本月底前,房地产企业、中介机构要落实服务承诺制,购房者依法依规自愿选择使用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及全款三种支付方式,房企不能违法违规干预,并做好配合服务工作;中介...[详细]

    08-02 08-08济南时报
  • 山东瞪羚企业有哪些特点?潍坊最多;多为高技术产业

    20171114083900920.jpg

    山东瞪羚企业有哪些特点。潍坊最多;多为高技术产业8月1日,山东省中小企业局、山东省财政厅与长城战略咨询联合成立的“山东省瞪羚企业发展研究”课题组联合发布《山东省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7)》。[详细]

    08-02 08-08经济导报
  • 聚焦十强产业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山东着力激发青年活力

    201510150329176706.jpg

    聚焦十强产业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山东着力激发青年活力聚焦“十强”产业助推新旧动能转换,我省着力激发青年活力——发掘“青”字号创新创业新动能“云智”自动化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加快道路破冰融雪,高端品质化旅行平台“伴旅”助推精品旅游,智慧农业助力...[详细]

    08-02 08-08大众日报
  • 青岛7部门突查校外培训 超纲教学等乱象仍存在

    记者同时了解到,通过各个区市的排查与整治,超纲教学、提前教学、无证无照等乱象依然存在于校外培训机构内。市南区则针对全区对民办非学历教育学校及非法培训机构进行了摸排督查,其中有280家有办学资质的培训机构,同时还查处非法办学机构316家。[详细]

    08-02 10-08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 下剂"猛药"!青岛将从五方面治理拥堵"城市病"

      青岛近日印发《青岛市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开展依法治理提升工程、交通组织提升工程、交通建设优化工程、交通结构优化工程、交通文明提升工程,进一步推动治理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等“城市病”。[详细]

    08-02 10-08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