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7月11日进场开工,29日晚冲刺最后900米,30日凌晨正式放开通行……历经5个夜晚的连续细粒沥青面层摊铺,济南市旅游路(荆山大桥至龙洞隧道西口)改造提前21天竣工通车。移动弹性围挡和千人施工创造了“旅游速度”和“旅游质量”,省城东部新添一条交通景观大道,不仅方便市民出行,也有助于提升省城的营商环境。
29日,旅游路改造提升进行最后的施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业文 刘飞跃 摄
5.7公里道路改造提前了21天完工
“太快了!”当的哥王师傅听说旅游路改造即将完成,他脱口而出就是这几个字,“不是前几天刚开始吗?”7月29日下午3点,记者探访了改造接近尾声的旅游路。
改造提升的路段从荆山大桥到龙洞隧道西口路段,东西长约5.7公里。提升改造后的旅游路道路宽25米,其中机动车道20米,两侧人行道各2.5米,尚未画交通标线。机动车道已经全部铺设新的沥青,人行道铺设了红黄相间的新花砖。路中间设立了临时性隔离护栏,每个路口处都有工作人员疏导交通,以保障机动车辆的顺畅与安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沿旅游路从转山西路步行至浆水泉路看到,整条路面铺设整齐,车辆行驶平稳,没有出现交通堵塞的情况。沿路随处能看见现场施工的工人,有的在弥补人行道的缝隙,有的在清理雨水井杂物,有的在打扫路面。路边没有大型的作业机器,两侧的绿化也基本保持原样。
据悉,今年2月初,旅游路发布了改造招标公告,按照计划,正常需要40天工期,原计划8月下旬完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目前快车道还剩最后900米,人行道已经施工完毕,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7月30日凌晨4点就能全线放开通行。
济南市交通委设施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采用了“白天让路于民、夜晚全域超饱和施工”的组织模式,提前21天完成建设任务。如此快速高效、低影响的工程施工节奏,创造了道路工程新篇章。
一天多次移动围挡,通行施工互不影响
旅游路道路整治提升工程已近尾声,沿线和来往东部城区的市民并没有感觉到工程施工给生活和出行带来多少不便,甚至有些人还没感觉到施工的影响就完工了,出门就被整治一新的平整马路惊喜到了。
7月初,按照济南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济南市交通委充分考虑了这条道路对东部交通的重要性,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组织施工单位采取弹性施工、白天通行、夜晚全员千余人超饱和施工等创新方式,既提前修好道路,又能确保市民正常出行。
济南市交通委交通设施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旅游路改造提升工程是今年的重要工程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把影响降到最低,速度提到最快。“我们把施工放在暑假期间,主要是减少交通影响,让周边群众可以正常地工作生活出行。”
据悉,施工单位充分考虑道路交通需求,本着“少占一米是一米,少封一天是一天”的原则,采用了弹性交通封闭法:在白天交通压力较大时,仅封闭两侧人行道;夜间十点半后交通压力较小,半封闭施工,进行沥青沉陷区域处理,检查井、雨水斗加固,不影响过往车辆通行。
同时,他们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创新性地提出了移动弹性围挡的概念。具体来看,就是在交通早高峰前,把围挡由快车道向人行道移动,尽量减少对车辆通行的影响;晚高峰后再把围挡从人行道向快车道移动,增大施工作业面。通过一天数次移动围挡,最大限度保证了道路通行基本功能和施工都不受影响。
“我们多费点事,但看到市民能正常行驶、交通顺畅,他们方便,我们没白出力。”工地上一位正在低头挪移护栏的工人擦着汗说。
根据工程安排,白天不进行路面施工,优先保障交通;19:00至次日6:00,弹性封闭快车道,进行道路补强、雨水斗、路缘石和人行道施工,一天数次弹性移挪护栏。在这种弹性施工思想指导下,市民的出行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大部分施工选在夜间进行。济南市交通委 供图
千人饱和施工创造速度,景观大道提升营商环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了解到,建设者采取多种措施,尽可能地让路于民。这样一来,每天能放开施工的时间也就是四五个小时。项目相关负责人路晨介绍,工程开工后,参建单位集结精兵强将,迅速成立项目班子投入施工。
据悉,原计划600多人施工,为进一步缩短工期,7月20日后,现场施工人员最多时可达1300多人,道路补强、修检查井和人行道花砖铺装、护栏整修同步进行,施工现场很是壮观。仅沿线荆山大桥等地面桥梁护栏除锈、整修工人就有100多人。大家加班加点、各司其职,在夜晚十点后有限的时间加速施工,“多修一米是一米”。
时间紧、任务重,建设者在保证快速施工的同时,质量始终放在首位。他们通过对工期的合理安排和充足的人员配置,不降低施工标准,采用“卡缝法”安装路缘石、“三线法”提升外观质量,对大面积花砖的铺设更是严格遵守“打墒、填仓、双线、纵铺”的八字标准,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29日晚上,行车道内病害处置已全部完成,沥青面层已全部摊铺完成,路缘石、花砖已全部完成,又一条交通景观大道呈现在市民面前。因为旅游路连接东部新城与老城区,改造后不论对老百姓出行还是提升济南营商环境,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业文 刘飞跃 实习生 杨岳)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日前,省住建厅发出通知,我省发放《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将严格执行“带图审批”制度。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镇(乡)规划、村庄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法对使用集体土地的建设项目作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建设项目占用农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详细]
山东省旅游产业大数据应用联合实验室成立。7月25日,省旅游发展委、山东联通公司在省联通邮电博物馆,举行山东省旅游产业大数据应用联合实验室成立暨大数据战略合作签约活动。[详细]
山东省气象台于30日06时00分继续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白天,鲁南、鲁西北的西部和鲁中的西部地区仍有雷雨或阵雨天气,降雨过程中伴有短时强降水和6~7级阵风,雷电较强,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详细]
29日,济青高铁正线济南以东段,薄雾中的高铁轨道犹如巨龙见首不见尾。这个过程将先后进行检测车冷滑热滑试验,检测合格后著名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俗称“黄医生”即将出场。[详细]
27日上午10时28分,市民田女士来到济南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大厅,开始办理夫妻间析产的业务。随着办理时限的不断压缩,夫妻间析产、个人姓名变更业务在济南都可以即时办结,新建商品房的交易也实行一窗受理,业务联办,2个工作日即可办结。[详细]
垃圾分类,关系到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日前,围绕这一主题,济南市政协开展了第七专题“商量”,专家、委员和市民代表,共同为垃圾分类出谋划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