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7月23日,桓台断断续续地下起了雨,早上9点凉风阵阵,市民难得在夏日的闷热中享受一丝清凉。但这份凉意却不属于刘峰,在桓台县唐山镇吉托村他烧窑的大棚里,气温仍然是达到了三十五六摄氏度。
刘峰,桓台县唐山镇吉托村的一个普通村民,而立之年前后忽然做了件在他的家人看起来“惊天动地的大事”——亲手烧制油滴盏。据桓台县文化部门了解到的情况,能够成功烧制油滴盏,桓台县目前只有刘峰,甚至从事这个行业的,也是独此一人。
“门外汉”的大梦想
7月23日,正到了开窑的日子,刘峰满身大汗地站在电窑旁边,开了电窑的门,一百多只黝黑底色,闪着星星点点白点的油滴盏就展现了出来。它们的造型不尽相同,既有“美人盏”,也有小酒盅;有玉净瓶一般的小花瓶,有日常使用的饭碗,有茶杯,也有被烧入了桑叶的盘子。每一个刚被取出的作品,都带着厚实的热度。
刘峰一边往外取,一边一个个地仔细观察,在他看来,最成功的就是在作品身上烧出“雪花”,而最难也是他一直以来仍然在研究的,就是火候。
“我自己干活的时候,会跟炉子和杯子说话,就像跟人说话似的。”刘峰笑着说,“比如烧得不很合心意的,会跟它说‘你出来得不太好看’。”
刘峰是怎么迷上油滴盏的呢?作为一个没有一点陶瓷制作经历的普通村民,刘峰当初的心路历程,听来让人匪夷所思、目瞪口呆。
2015年,刘峰看到了“曜变天目”盏的相关报道。
“曜变天目”烧制技艺是中华陶瓷文化中最为神秘的一部分,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已经失传700多年。当代日本、中国的陶瓷科学家、技艺师都想仿制,但终因工艺难度太大,不可控因素太多,均未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当刘峰看到目前三件“曜变天目”盏珍藏日本,我国只存一件的时候,就皱起了眉头。2017年6月,一个日本匠人烧出了近似“曜变天目”的绚丽斑斓,刘峰告诉自己说:“中国才是陶瓷的故乡,日本人能,中国人更能。”就在那一刻,他忽然找到了人生奋斗的目标。
随后的刘峰,不可自拔地陷入了疯魔状态。他说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家里人和朋友们无论如何也不理解,他为什么忽然放弃一切,跑到博山去学习烧制陶瓷了。在博山,他拜了一个一辈子烧制陶瓷的老师傅,一学就是两年。两年期间,他从一个对烧制陶瓷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变成了对所有工序都谙熟的行家里手。师傅造诣很高,但是对于各种制品的配方还有烧成的火候却不肯吐露半句,而这两点却正是烧制陶瓷技艺中关键的关键。师傅不教,刘峰也没有怨言,就自己试验、摸索。为了弄明白这两个关键点,两年间,刘峰想尽了各种办法,做了无数次实验。
与此同时,他在桓台老家亲手制作了一大一小两个电窑。小的电窑可以同时烧制三四十个油滴盏,大的可以同时烧制近二百个。一边在博山学习,一边抽空回家亲手烧制练习。他回忆说,幸亏自己学过电气化,有这方面的基础,要不然,仅仅这两个电窑就是迈不过去的难关。
守得云开待“窑变”
烧制每一窑油滴盏都是无数心血和汗水的堆积,也是对意志的反复考验。
在刘峰制作厂,放着大大小小、造型各异的作品,大多数都是等待进窑、等待蜕变的“胚子”,有的只刚刚经历过第一道工序的打磨,有的已经经过了一次烧制,每一个油滴盏都需要经过制坯、刷釉、反复烧制、反复打磨十几道工序,一百多个就是一千多次的重复。从开始到最后,每一窑都要花费月余。而每次烧制,都至少要七八个小时的时间。最后一次烧制则需要十几个小时。
说起这其中的工序,刘峰给记者介绍得很详细,他笑着说自己不保密,“这东西需要有人去传承,只要有人问,我就愿意告诉他。”
说起来轻松,可刘峰的苦头吃大了。
开始的时候,出窑的百分之百都是废品。后来,渐渐有像样的作品出现了,他回忆,第一次烧制出有雨点花的油滴盏的时候,他搂着睡了一宿,兴奋了好几天,尽管那个油滴盏只有几个雨点花。
一月开两三窑,一年几十窑。不停地实验,不停地总结经验。每次开窑,他都要仔细研究每个成品,仅仅记录的各种数据,就用了数百页的笔记本。
为了集中精力研究陶瓷烧制技艺,近三年的时间里,刘峰几乎放弃了一切社交活动,也没有什么娱乐和放松。他的所有心思和精力,都倾注到了一件事上。他孤独,但充实。好在,家里人理解。刘峰的父亲、妻子都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支持。刘峰说,对不起他们,多亏了他们。
日前,桓台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将把刘峰的油滴盏陶瓷烧制技艺申报为第六批县级项目,并已经在桓台县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交流会上作为重点项目推出。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7月24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受省政府委托,报告了2017年全省财政决算和2018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2017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0164.55亿元,其中当年收入6098.63亿元,相同口径比上年增长6.6%;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9758.9亿元,...[详细]
因为信息不共享,山东一位给孩子办转学的家长,来回跑了6趟用了20天,材料全是纸质的,这位家长还很“庆幸”:“幸亏转出、转入的学校主管部门是同一个,要不然还要跑更多次。下一步,济南将搭建“一网通办”线上平台,组建电子政务与数据资源管理机构,加快政务信...[详细]
建设项目应避免大面积“兵营式”布局,建筑布置应疏密有致、高低穿插,形体组合富有变化,应集中设置开敞空间。对建筑外立面,济南市鼓励采用坚实耐用、富有质感的外装材料,墙面宜采用石材、铝板、高档面砖等,底部宜采用石材、金属板材、仿木质材料等。[详细]
7月24日,山东省城乡规划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济南召开,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山东省沿海城镇带规划。《山东省沿海城镇带规划(2018-2035年)》由省住建厅组织编制,规划范围包括:沿海7个设区市(24个市辖区)、4个县、11个县级市,陆域面积4.56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详细]
晨报淄博7月24日讯今天记者从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为了指导用人单位依法行使裁减人员的权利,保护职工合法权益,该局日前出台通知,从8月1日起,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裁减人员行为。[详细]
晨报淄博7月24日讯连日来,淄博的气温居高不下,热浪滚滚,记者从多家医院获悉,医院急诊中暑病例增多,重度中暑患者不在少数,以老年人和户外工作者居多。仅一周内,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科就接诊10名中暑患者,其中轻度中暑2人,重度中暑8人,年龄最大者89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