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法院破解执行难 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2018-07-24 15:10:00 来源: 聊城日报 作者: 岳殿举

  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全市法院破解执行难工作纪实

  □记者 岳殿举 通讯员 王希玉

  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由于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无法得到正常执行,被称为“执行难”,民间更有“法院白条”的说法。“执行难”不仅会对当事人造成直接伤害,使其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也会损害司法公正和人民法院的形象,影响社会的稳定。

  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庄严承诺,吹响了执行难攻坚战的集结号。

  两年来,全市法院自觉将执行工作融入全市工作大局,聚焦失信、拒执行为,不断提升打击力度,全市“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至5月份,全市执行案件收案8923件, 平均办案周期为28.9天,法院期限内结案率为95.62%,执行到位金额达到6.7亿元,执行质效稳步上升。

  从东奔西跑到轻点鼠标

  财产查控成功率提升近五成

  查人找物是执行工作面临的第一项任务,查不到财产、找不到人,后续的执行工作就无从谈起,但“案多人少”的现状成为制约执行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此,全市两级法院将加强队伍作为解决执行难的一大前提,结合执法办案的实战需求,建立了法官主导下1+1+N(一名法官、一名助理、多名辅助人员)模式的执行团队,目前,全市执行人员已达到295人,案多人少的矛盾得到初步缓解。

  在此基础上,聊城市法院着力提高干警信息化操作能力,推开网上办案, 改变了过去“东奔西跑,耗时费力”的办案方式,将有限的执行力量从日常的查询、扣押、冻结环节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案件办结效率。

  “与2015年相比,目前,聊城市单一执行案件结案时间缩短了30%以上,财产查控成功率提升了47%。”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宁照铜介绍说。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5万多人被纳入失信执行人名单

  今年6月初,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6起失信典型案例,向全社会发出“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明确信号,推动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失信惩戒是聊城市法院解决执行难而采取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两年来聊城市逐步构建起了惩戒失信行为的“天罗地网”。被执行人一旦被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名单库,就会面临不得乘坐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不得住宿(星级以上)高级宾馆,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学校等全方位限制,党员干部失信,在未履行义务之前,不允许其调动、提拔,构成违纪的由市纪委依法依纪处理,失信人系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还将被终止其代表、委员资格。

  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计将56548名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全市仅采取失信惩戒这一项措施,就直接化解执行案件1687件,“守信畅通无阻、失信寸步难行”的诚信理念已深入人心。

  重拳出击

  全面打击逃执拒执行为

  执法办案始终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第一要务,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提升在执案件办结效率为首要目标,以精确打击失信、拒执行为为主要手段,制订了“百日执行攻坚”计划。

  他们与市检察院、市公安局联合会签文件,开展了打击拒执犯罪和规避执行行为专项行动,全面提升重点、难点案件办案质效。全市执行干警放弃休假,“白加黑、五加二”,先后开展了“凌晨行动”“节假日错时攻坚”“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等一系列专项活动,在全市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执行声势。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至5月份,全市两级法院共采取集中行动290余次,对272名被执行人采取拘留措施,其中有146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法律义务,42名被执行人与申请人达成分期履行的和解意向,全市有11名被执行人涉嫌拒执罪移交侦查,全市范围内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李润杰

推荐阅读
  • 山东提高民生资金绩效,省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项目达64个

    3_副本.jpg

    山东把民生项目作为绩效管理的重点,着力构建“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机制,不断提高民生资金绩效。在强化绩效管理,拧紧民生资金使用分配“责任阀”方面,把民生项目作为绩效管理的重点,着力构建“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机制,不断提高民生资金绩效。[详细]

    07-24 08-07新锐大众
  • 风声大过雨势 “安比”过境山东先抑后扬

    1_副本.jpg

    山东省气象台于23日14:10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23日下午到24日早晨,临沂、日照、青岛、潍坊、淄博、德州、滨州和东营等市有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23日中午,虽然济南市区的天色阴沉,乌云似乎已经做好了来场大雨的准备,但是大范围的降雨却迟迟不肯出现。[详细]

    07-24 08-07舜网-济南时报
  • 济南上半年招商引资交优异成绩单 到账外资同比增长79.6%

    2_副本.jpg

    这是一组抢眼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市外投资形成固定资产投资937.18亿元,同比增长23.49%;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23个,同比增长161.7%;实际到账外资70.1亿元,同比增长79.6%,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52.1%。这是一批名企的选择: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苏黎世保险、每...[详细]

    07-24 08-07舜网-济南日报
  • 今年青岛推进旅游大项目110个 上半年纳客3902万人次

    4_副本.jpg

    7月23日,青岛市旅游大项目现场观摩暨招商推介会在西海岸新区召开,青岛市政府副市长栾新出席会议,各区市旅游主管单位负责人及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投资分会投资商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会议。[详细]

    07-24 08-07青岛新闻网
  • 山东上半年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803亿元 居全国第4

    (记者 张敏敏) 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省属企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各项主要财务指标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山东省国资委副主任樊军介绍,1-6月份,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803亿元,在严禁融资性贸易的情况下,同比增长5.4%...[详细]

    07-24 15-07中国山东网
  • 《山东省省属企业阳光采购监督暂行办法》8月10日起施行

    《暂行办法》强调企业主体原则,阳光采购充分尊重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省属企业作为阳光采购行为主体,享有采购主体的合同权利、采购行为的自主决策权利、采购信息的自主发布权利等权利。[详细]

    07-24 15-07中国山东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