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冷热我们知道 直击高温下的坚守

2018-07-17 08:02:00 来源: 济南时报 作者: 李尚隆 卢婷 俞丹 张晓园 陈雪碧

  一到高温天气,很多人会戏嘲“这条命是空调给的”。酷暑中,还有很多人,在没有空调“给命”的岗位上挥汗如雨,坚守岗位,用质朴的选择,诠释着纯真的职业精神。

  16日,闷热的济南在一股股热浪的炙烤中,局部气温一度突破36℃。本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部分“烤验”在一线的人群。

  地点:山大路周边

  人物:43岁女骑手靳爱萍

  热浪中小跑近千米 能否换来个五星好评?

  16日下午,室外温度超35℃。作为一名外卖骑手,43岁的靳爱萍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各个路口。高温天气下,外卖单量暴增近1倍,为了不超时,在滚滚热浪中奔跑、爬楼对她来说再正常不过。记者跟随她体验送餐,半天下来已是头昏脑涨,而这对于她和其他骑手来说,却是每天的常态。

  爬9楼衣服被汗浸透

  16日下午2点多,靳爱萍送完手头的最后一单,返回位于山大路附近的站点。进门第一件事,便是用凉水洗去脸上的汗水,然后“瘫坐”在沙发上:“中午真是累到‘炸’啊,一单还没送完,又派来7单。”据饿了么物美同成山大站副站长杨圣银介绍,往日中午一般有四五百单,16日中午则涨到700多单,“700多单平均到每个人,得比平常多送10来单。”

  靳爱萍说,她早晨8点就赶到了站点开始早餐配送,出发前喝了藿香正气水。一早晨送了5单,还比较清闲。她没想到,临近中午11点,订单“爆涌”进她的手机,“3小时送了19单。”配送路线图显示,以站点为中心,在北园高架到经十路的区域里,画满了她的送餐轨迹。

  靳爱萍说,中午高峰期时,电梯赶不上,爬楼是经常。16日中午,有一单要送往山大二院病房9楼,她赶到楼下时,来送饭的病号家属已在电梯前排起长队,“开始还犹豫,一看手机进来7个单,立马决定——爬。”等把餐送达,她的上衣已被汗水浸透。

  为好评热浪中跑千米

  “这单送晚了,就成我的午饭了。”靳爱萍开玩笑道,她中午送餐时因耽误了几分钟,送达时发现订单已被取消,她只好为这份没送达的外卖买单。

  16日下午3点左右,靳爱萍又来两单。经她同意,记者骑着电动车跟随其后。首单是份水果,到达小区后,她拎着西瓜、香蕉等水果一口气爬上5楼,交到买主手中。

  有“挑战性”的在第二单,是一份送到山大洪楼校区的盒饭。靳爱萍将电动车停在校区门口,拎着外卖走到门卫处登记,随后便顶着热浪一路小跑,其间还转头向跟在身后的记者解释“该校区不让骑车进”。大约千米的路途,她一步未歇,跑到楼前,气喘吁吁地将外卖送达。在对方的道谢声中,她“请求”说:“祝您用餐愉快,请给个五星好评”。

  据杨圣银介绍,站点共有50人左右,靳爱萍的送单量基本稳定在前15名,“她43岁了,但干活不含糊,很拼”。摘下头盔后,靳爱萍一头短发,显得十分利索,“以前是留长发,戴着头盔‘冬冷夏热’,我就给剪了。”

  如此“拼”的靳爱萍,当骑手不全是为“挣钱”。据了解,靳爱萍与丈夫“下岗”,俩人创业开了家超市,“干了9年,后来又开过披萨店,因为房租涨太高,不干了。”之后想得找份工作吧,就来当骑手了。靳爱萍说,起初也没想常干,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站里的同事很好相处,这份工作让她感到充实,她就坚持至今。

  “有时候送晚了,跟人鞠躬道歉,也得到原谅了,可第二天看到给了差评也很伤心。”靳爱萍说,她为此难过地偷偷摸了几次眼泪,“我最大的心愿是点餐者与骑手相互理解,少些差评。毕竟1个差评扣200块钱,一天的努力就白费了。”

  地点:西部会展中心

  人物:38岁女建筑工杨娟

  百斤重水泥 十几米路运三四百袋

  16日下午,正在施工高峰期的西部会展中心地下车库建设工地上,千余名建筑工人正忙着扎钢筋、运水泥、拆卸脚手架……在没有空调的室外,在阳光的炙烤下,他们的皮肤晒得通红,汗珠不停地顺着脸颊流下,在太阳下看去,每个人都“黑得发亮”。

  常年在工地上干活儿,让38岁的齐河人杨娟(化名)看起来不像其他女性在这个年纪该有的样貌:皮肤黝黑、半截袖和套袖间露出的胳膊看起来粗壮有力。16日下午3点半,她正埋着头一趟一趟地装卸水泥。运送的距离不长,到搅拌混凝土的地方也就十几米,却走得不轻松。“一袋水泥大概有百斤重,小推车一趟能拉五六袋。”她说,一天得运送三四百袋。

  说着,她稍有些吃力地抓起一袋水泥,用力扔在车子上,水泥袋在碰撞下扬起泥灰,瞬间包围了她。这时工地的喷雾车开过来,一时间水汽夹杂着泥灰,黏到她身上。记者没能躲开,本就出了汗的脖子和手臂瞬间粘了一层灰,让人更加难受,不自觉用手擦拭。但她手中的活儿却没停下来,对她而言,在工地干了十几年,这种滋味早已习惯。长时间在工地中“摸爬滚打”,她觉得没有什么,“干的就是这份活、挣得就是这份钱,热就热点呗。”

  当天下午4点半,日头稍微落了些,但沉重的体力劳动还是让她大汗淋漓,她停下车抹了一把汗,继续干活。

  地点:槐荫任家庄社区

  人物:43岁公交女司机杨采芹

  近50℃的车厢 一趟车“蒸”一个半小时

  43岁的杨采芹是81路公交车的驾驶员,工作13年来,她一直驾驶无空调的普通车。

  16日下午1点40分左右,槐荫区任家庄社区81路公交车场内,杨采芹早早就赶到车上,距离发车时间还有20分钟,她习惯利用这段时间先检查车辆情况是否正常,再把车厢打扫干净。不到10分钟,杨采芹脸上的汗珠已经连成一片,顺着眉角滴落到地上。“我都习惯了,每年夏天基本都是这样的。”

  “外面30多摄氏度,车里面能有近50℃,这凳子我们也测过,能超过60℃。”杨采芹的脸已经发红,因怕晒伤裹着的长袖工装,也已被汗水湿透。说话间,杨采芹驾车到了下一个站牌处,车门打开时,车外的一丝风被带了进来,这是整个行车途中最凉快的时刻。

  算上今年,杨采芹开81路公交车已有13年,“我丈夫也是公交驾驶员,我就是觉得不能输给他,他能开我也能开。”“一开始,我开的就是不带空调的普通车,这十几年一直也没换过。”杨采芹说,早些年她一出车就是全天,每天都要跑满8圈,早上5点多钟出门,回家时到晚上10点多,直到两年前家里添了小儿子,才跟队里申请换成早晚班的双班倒,不过不论怎么换,夏季中午的酷暑都是躲不掉的。

  不堵车的情况下,杨采芹跑一圈车要花1个半小时,在近50℃的车厢内,时间一久就会感到头晕胸闷。为了能集中精力开车,有时她能喝四五保温杯的浓茶提神降暑。

  不久前,杨采芹的丈夫开上带空调的新车。81路车队的30多辆公交车里,不带空调的普通车只剩下最后四五辆,再过一个多月,这几辆老车也要退役了。

  地点:烟台路动车所

  人物:动车机械师

  40℃车厢走3万步 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眼下正值暑运,济南动车所里比以往更忙了。一群年轻的动车机械师正挥汗如雨地检修着排队入库的动车,他们穿梭于四五十摄氏度的车厢,行走在4米高的车顶,一天30多列动车的检修作业量、3万步的行走路程……停在库里的每一对动车组都要通过他们“把脉”,确认“健康”后才能上线运行。

  白天在外奔波了一天,风尘仆仆的动车组会进入位于槐荫区烟台路附近的济南动车所进行修整。16日,记者走进济南动车所进行探访,一列列动车组整齐地排列在铁轨上。这里被称为“动车医院”,是济南铁路局唯一的动车检修单位。济南动车所负责的是动车组的一、二级检修,检修库内有6条检修线路,可同时容纳超过35列长达400米的长编组动车。记者走进动车检修库,一列列动车组供电运转产生的热气流扑面而来,作业车间就像一个蒸笼。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动车机械师上班最舒服的就是刚开始的检修,因为车里还有些空调的凉气,等到动车断电之后,空调就不能开启了,车厢内经常会到50℃。进入暑运以来,济南动车所日检修动车组由原来的27组增加至近32组,一个机械师一个班要检修4列动车组。

  动车所专项修二组工长张进介绍,他们负责车厢内的客服设施,“座椅、厕所、茶炉、灯具、行李架这些,都属于我们车内检修的工作范畴。”负责车内客服设施检修的机械师,需要检修车内各种客服设施,8节车厢、556个座椅、12个卫生间等。“6-8名工作人员对每个座椅上的扶手、小桌板、脚踏等配件都要细致检查,每组座椅都要旋转180度,每个座椅靠背都要测试一次……一趟走下来,得花2个小时。”张进说,一天下来,机械师要走3万步。

  24岁的动车组机械师南丁2016年从内蒙古包头铁道职业学院毕业后来到济南动车所,他现在主要负责车门检修。为了给车门吸尘,他穿上防护服,戴上手套和口罩。南丁说,防护服不透气,刚一穿上,汗水就开始往外冒。有时一次穿半个多小时,脱下来时,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地点:二环东路、南路交叉口

  人物:环卫工侯金华

  商家市民体谅我们 借点水也不难

  每天早上不到5点,市中区环境卫生机扫队环卫工侯金华便来到二环东路和二环南路交叉口市中段,她负责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东门到山东省地质测绘院北门约900米的路段。每天7时左右,她完成第一次清扫,清扫的尘土杂物能填满两辆环卫三轮车。交通早高峰随之到来,她只能在路边凑合着吃个早餐。

  原来11:30才能休息,因为16日的气温超过35℃,11点侯金华就可以提前休息。整片区域打扫后,侯金华的衣服早已湿透,汗水顺着额头流下,这时候,她来到二环南路地测院西临的环卫工人休息室歇息,这里配备了桌椅、饮水机、风扇等。“这是城管局给我们设立的休息室,现在的商家、市民也体谅我们,清扫的过程中,我们走到哪个单位也能借点水,我当环卫工14年了,对这一片很熟。”

  因为当天持续高温,加上其他同事下班有事,原本已完成早班工作的侯金华,下午要继续工作。根据相关要求,室外温度超过35℃,为避开高温,环卫工人由下午2点改为3点半上岗。侯金华和同事能多在休息室待一会儿,避开外面的日头。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 打造国之重器 挑起山东担当

    1527141600884.jpg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诸城,围绕迈赫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当地规划了“机器人特色小镇”,拟将这个新兴产业做成集群。[详细]

    07-16 08-07大众日报
  • 山东企业在几内亚扶贫,当地村民收入翻了好几倍!

    20120719063914362.jpg

    几内亚因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很少,就业成了当地青年的大问题。赢联盟还为该村提供了保安、取样工、交通管理员等多个职位,村长卡马拉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扩大招工,带动更多的村民就业。“一带一路”倡议将让几内亚受益巨大,将让西非与中国联系更密切,让西非与全球联系更密...[详细]

    07-16 08-07大众日报
  • 人民日报点赞山东:专利能贷款 降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QQ截图20180716083127.png

    前不久,山东日照勇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获得了日照银行发放的一笔200万元贷款。为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快速发展,近年来,山东相继出台《山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暂行办法》《山东省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详细]

    07-16 08-07人民日报
  • 高温黄色预警!山东局部高温持续时间强度或破纪录

    2017052619342d6c5a90718707.jpg

    山东省气象台16日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直至22日,山东省都将持续高温高湿天气,内陆大部地区最高温度在35℃以上,局部地区可达37℃以上,沿海地区最高温度32℃左右。 [详细]

    07-16 17-07大众网综合
  • 2018年上半年青岛外贸进出口总值2391.6亿元

    16日,青岛海关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391.6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同期下降4.6%,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7%。其中,消费品进口增长17.3%,越来越多的“洋货”进入寻常百姓家,而跨境电商作为新型贸易业态领跑出口增速。[详细]

    07-17 08-07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 青岛新增3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近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2017—2018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名单,共新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及分中心122家,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青岛宝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详细]

    07-17 08-07青岛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