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李润杰
文化威海 葳蕤生长
——威海市实现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全域一片红”综述
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发布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通报,威海市成功入选先进市,这也是威海市连续三届蝉联此荣誉。作为全省文化发展领域含金量最高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威海不但守住了这块牌子,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也荣登先进县榜单,实现“全域一片红”。
朵朵文化之花生动了威海的时代模样,春风化雨,文艺精品力作迭出,人才队伍承接有序,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威海“见力道”,生动演绎出城市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幸福威海在越来越强的文化自信中阔步前行。
7月5日,市民正在城市书房鲸园分馆阅读。威海市加大城市书房建设力度,实施全民阅读推广计划,探索实施“一社区一书店”建设,收获了“全民阅读示范市”称号。威海日报记者 朱春晓 摄
坚守本心 传承创新
文化阳光遍洒城乡
2013年,威海入选首批山东省文化强市建设先进市;2015年,通过复查并保持山东省文化强市建设先进市称号;2018年,再次以优异成绩蝉联这一荣誉称号。
成绩背后,是不忘初心的坚持。
对一个城市而言,文化是根,是魂,是核心竞争力,是发展的内动力。对此,威海一直有着自觉的文化意识、清晰的发展思路和多角度的实践。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威海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既三面环海,也是陆路交通的末梢。因海而生、依海而兴,随着发展,威海人不断吸收融合时代进步的元素,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持之以恒的努力,逐步塑造起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城市品格。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打造更高品质的人文环境……近年来,威海市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拓展和深化文化内涵,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整座城市的文化韵味日渐浓郁——
每天穿梭于城市中的公交车是文明传递的窗口,十米车厢上生动展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君子之风·美德威海”等内容,潜移默化中提升着人们的道德文明水平。
城市书房、全民阅读、“一社区一书店”、“阅宝起航”……对于爱书的人来说,过去的一年绝对是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威海收获“全民阅读示范市”称号,阅读成为全民风尚。
威海市文化艺术中心、市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一批高质量大型文化场馆拔地而起。在各村各社区,全覆盖建立高标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城乡居民提供综合文化体验空间。
大到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小到社区文化中心、阅读屏,一座座“文化地标”照亮了人们的精神家园。
舞台搭建起来了,内容提升如何保障?
在乡村,一村一年一场戏,全面实现广播电视通村入户;每年优化升级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400多个,放映公益电影3万多场次,6000余场品牌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在城乡舞台。
在城市,10多处城市书房陆续开张,7辆流动图书车常年活跃在城乡,1000多期次公益文化培训如期展开,数百场精品文化活动点亮夜空。威海市也由此获评首批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
从“地标建筑”长成“文化地标”,这是一种双向的力量,“种”下去的力和“长”出来的力相生相长,让文化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近年来,围绕实现文化产业突破发展这一目标,威海市积极创新推进机制,在公共服务平台搭建、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都取得了新的突破。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260家,比上年增加89家;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133.53亿元,比上年增加27.89亿元,占GDP比重为4.09%,比上年提高0.57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排第2位,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围绕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效,威海市制定出台《威海市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两年来共推出具有完善服务功能的文化产业服务平台19个,其中已有15个具备专业化服务功能。
聚焦品牌建设,增强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契机,以建设时尚创意城市为目标,引导推动各区市、开发区立足产业优势,确立各自富有特色、富有竞争力的区域文化产业品牌。目前,环翠区中国油画小镇、乳山市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带开发、临港区文化艺术馆群等区域品牌建设均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
聚焦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威海市自然人文和艺术产业优势,打造油画艺术原创基地。成立油画产业联盟,创办油画专业网站,建设油画艺术小镇,每年举办包括国家重量级风景油画群展等在内的重要创作交流展览活动10多场。
聚焦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培育壮大转型跨越、突破发展新优势。建立市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近三年共筛选确定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12个,累计计划投资96.2亿元,完成投资78.1亿元,有35个文化产业项目进入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3家企业获评山东省重点文化企业、项目和园区,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文化产业势头强劲,文化创作精品也层出不穷,威海文化品牌在全国赢得了声誉。2015年7月以来,全市先后组织编创各类文艺精品900余件,其中广播剧《郭永怀》、电影《止杀令》、歌曲《君子之风》、大型历史舞台剧《一代帝师》、纪录片《老蔡家的婚事》等22件作品荣获我省“泰山文艺奖”、“文艺精品工程”,“幸福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荣获全国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全域共建 城乡一体
文化建设“一片红”
威海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为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
谋定而动,落笔生辉。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工作由威海市区延展到全域覆盖。
2013年,威海市、荣成市、乳山市成功进入首批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2015年,对三地复查之际,文登区也跻身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提名城市;两年后,环翠区被提名,开始了全面创建工作。
环翠区以“加快推进中心崛起,全力打造活力之区”为总目标,发挥中心城区区位和资源优势,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打造文创产业核心区,提升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实力。
文登区以文登学文化为灵魂,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提供“菜单式”服务模式,积极搭建文化精准服务平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荣成市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海洋文化资源,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力度,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着力建设千里海疆文化产业带。
乳山市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着力点,壮大龙头,扶植骨干,文化融合其他业态,文化产业呈现出新活力,“红色乳山,革命摇篮”“绿色乳山,休闲乐园”两个文化品牌迅速提升。
首善之区环翠区、千年文化文登学、荣成海洋文化、母爱圣地仁爱乳山,文化有自信,方能更繁荣。在威海,全域创建意味着“城乡一体”。威海市按照城乡发展一体规划、基础设施一体建设、生态环境一体整治、公共服务一体布局、文明建设一体用力的“五位一体”原则,不同区市、不同乡间都和城里一样,有了自己的文化阵地——
荣成大庄许家海草房祠堂凝结百年记忆,红色展厅传递正能量。坐落于大山深处的乳山市小孤山从沉睡中醒来,百岁老房子变身乡村记忆馆,重新焕发生机。高区北郊村有了自己专属的“和”文化馆。还有传统花村牧云庵、生态文化村烟墩角、红色文化村青安屯、油画小镇孙家疃等,一大批特色文化村镇越来越多,剪纸、收藏、书画、诗歌、面塑等特色文化越来越红火。
春风化雨 释放红利
涵养骨子里的文明
威海是一座“红色”城市。从甲午战争见证中华民族多舛的命运,到天福山起义打响胶东抗战第一枪,马石山十勇士、胶东乳娘,再到“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时代楷模沈秀芹,一代代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威海这座城市的灵魂里,也影响着每个威海人。
2017山东省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名单中,威海市刘长城、王伟、殷树山上榜。“正是有了市委、市政府及各级各部门为长城爱心大本营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以及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让我非常荣幸地作为代表捧回了这个奖牌。”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的长城爱心大本营创始人刘长城说,荣誉属于这座城市和所有为之努力的群众。
努力传递真善美,提振市民精气神。除了刘长城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全市还有57名“中国好人”、209名“山东好人”、411名“威海好人”,更有26万注册志愿者,不断刷新的好人榜单,丰富着文明城市的精神内涵。
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威海的决策者深刻认识到,市民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文化的受益者,他们发自内心的支持和参与,是提升城市文明的关键。
于是,通过“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文化渗透,将外部的文化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社会,大力推动“四德工程”和爱国主义融入学校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厂规店训、家风校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传承君子文化、红色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打造“好人之城”,定期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威海好人”“最美威海人”,凡人善举变成一道道靓丽风景,为城市建设增添动力。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角。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君子之风·美德威海”建设,扎实开展“爱文明家园、做文明市民”行动,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新建城市书房8处、共享图书柜25处;启用市图书馆新馆、群众艺术馆新馆;加强动漫创意、艺术品交易、油画创作等基地平台建设。发掘老洋房、乡村记忆馆、文物保护遗址的文化内涵,讲好威海故事,留住威海记忆……循着今年威海市绘就的文化发展路线图,全市文化工作扎实而又火热地开展着,文化威海的韵味越来越浓厚。(威海日报记者 谢菁)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李润杰
进一步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在艺术方面投入的时间不同,学生的学业成绩总分有明显差异,学生在艺术活动上的投入时间与学生学业成绩呈倒U形的关系。山东省高中二年级有75%的学生能够坚持每天吃早餐,高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6年对我国六个省市调查所得的62.4%。[详细]
在经济效益上,2017年,“百强高企”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44.3亿元,实现利税总额711.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利税率达20.6%,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5个百分点。百强高企近3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达到19.5%,实现跳跃式发展,有效带动行业加速发展。[详细]
2014年初,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得到国家批复,成为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也意味着财富管理真正成为国家金融改革发展的前沿重点。虽然我国财富管理发展前瞻性指数相比前几年有一定的回落,但该指数在数值上仍超过100%,说明我国财...[详细]
去年7月29日,济青高铁正式进入铺轨阶段,首对长轨在济青高铁青州北站开始铺设。随后,轨道铺设单位采用两台高铁铺轨机从青州北分别向济南和青岛两个方向同时进行铺轨作业。目前,济青高铁所需钢轨基本都运抵钢轨铺轨基地,可以满足铺轨正常进行需要。[详细]
齐鲁网7月10日讯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今天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深化与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合作行动方案(2018-2020年)》提“十强”产业3年达成100个与世界500强合作项目、200个与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项目。[详细]
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核心是产业,关键在项目。处于风口的人工智能(AI)产业,正成为青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必须推动存量变革,补齐短板,推动传统支柱产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