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济南产业集聚辐射面临难得机遇

2018-07-06 07:35:00 来源: 济南日报 作者: 戴升宝 王淑文 黄智义 李小梦 张素芬 张龙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积累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市致力治堵攻坚,济南作为省会的区位交通优势基本形成。如何发挥区位便捷优势,进一步增强济南产业经济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在发展实体经济上实现新的突破,至关重要。

  在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对此特别强调,“如此优越的地理区位,为济南承接从北京疏解出的企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提供了极大便利。我们要抓住机遇,向北主动融入、主动承接,向南要与上海、杭州、深圳等先进城市深化交流合作,此外还要建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增强辐射带动力。”这为济南今后如何发挥区位便捷优势,加快全方位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铁公机”打造便捷立体交通

  

  城市要发展,必须优先发展交通。济南居京沪往来必经之地,自古是南北交通要道,有着优越的区位,在新时代发展新征程上,济南交通着眼于“经济先行官”定位,快马加鞭规划建设大交通网络。市城乡交通运输委员会提供的发展规划表明,如今济南是全国10大区域性客运中心、42个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16个路网性铁路枢纽、首批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和21个物流节点城市……便捷的交通为产业集聚与辐射助力不小。

  当前,济青高铁、济莱高铁、济郑高铁、济滨高铁等快速铁路线正在加快建设,以济南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网络基本成型。复兴号高铁列车今年7月1日提速后,从济南至北京乘车最快不足1.5小时;济南直达重庆的高铁开通,济南“中欧班列”开通,董家铁路货运枢纽正在加快建设,国际内陆港公铁联运货运中心近在眼前,济南区域的铁路客货运输体系更加完善。

  济南区域铁路发展形势喜人,民航发展同样不落于后。2017年济南机场旅客吞吐量1432万人次,同比增长23%,增速居全国千万级以上机场第二位。如今,济南机场扩建北指廊项目开工在即,扩建后,济南机场将创新性实现不用转机便可在济南机场办理出境手续。不久的将来,济南机场国际旅客年吞吐量会很快超过300万人次。济南民航客运飞速发展的同时,国际内陆港航空货运枢纽也在加紧建设,未来将与济南铁路货运枢纽共同组成国际内陆港物流的“双轮驱动”和“双通道”。

  铁路民航运输系统的完善,让济南可以迎来送往,而济南市区及周边道路交通的建设也为区位便捷优势“添砖加瓦”。“三环十二射”出入口交通网络、济青高速改扩建、济泰高速、青兰高速、济乐高速南延、北园高架西延、顺河高架南延和跨越黄河的“三桥一隧”,这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必将在济南交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市区交通便利了,向外连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道路完善了,越来越多企业愿意扎堆来济南兴业发展。

  

  未来,济南交通规划的“待办理”目录已列得满满当当,强化航线网络建设,逐步建成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多层次航线网络,打造高端开放的航空港;加快实施“高快一体化”衔接、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大力建设多式衔接、现代立体的综合客运枢纽,推进铁空、公铁、陆空一体化发展……一幅绚丽的“大交通”规划图正缓缓展开,呈现在公众眼前。济南区位交通将立足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迫切需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由地区中心转向全球的发展视野。

  集聚辐射“吸金”效应初显

  “得济南者得山东,得齐鲁者得天下。”这句流传至今的商界名言证明,济南自古也是商家必争之地。如今,济南已经形成的区位便捷优势正在快速转化为集聚辐射产业发展的优势,“吸金”效应初显。有识之士已经指出,济南北接京津冀都市经济圈,是首都高校、医疗、科研院所疏解转移的最佳承接之地;济南南望沪杭宁长三角都市圈,是南方资本进军北方市场的首选之地。

  济南正在发挥上述优势,积极打造总部经济,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在济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引进财务公司、资管公司、科研中心、营销中心等总部型机构;加快壮大本地上市公司、大型国企总部规模,支持创新型、领军型中小企业成长为总部企业,今年计划新增各类总部15家,新增“亿元楼”30座以上;全力打造产业集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十大千亿级产业,抓好规模扩张和提质增效,确保到2020年十大产业全部具备千亿级发展能力;着力突破核心技术,支持浪潮集团与思科、IBM等国际产业巨头合作,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构筑国内一流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链……

  

  有了这些优势产业集群,也就有了吸引京沪都市圈优质资源和优质人才到济南的底气。加快建设济南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海外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有利于济南引进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精准医疗等领域的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

  济南具备的产业优势,已经被有前瞻眼光的企业家捕捉到。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纷纷来济南寻找商机,大数据、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公司竞相抢滩济南设分公司或和本地企业共同投资,力争搭上济南飞速发展的“经济列车”。同样,各类高端人才对济南频频伸出橄榄枝。今年5月9日,由济南市政府、山东大学等主办的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灾害防控学术会议暨坝道工程医院齐鲁交通分院、轨道交通分院(济南)成立大会上,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13名院士出席。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成立的院士工作站,吸引了多名院士和专家团队进站。济南市2018年计划新增院士工作站20家以上,引进遴选泉城引才倍增计划人才(团队)20个以上,培养支持泉城产业领军人才计划人选30个以上。

  与此同时,已经规划实施的“1+6”济南都市圈覆盖我省中西部,承东启西,在山东省区域经济格局中居核心地位,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6市的环绕支持,为济南产业集聚辐射提供了战略纵深空间。特别是一些需要转移的配套产业可就近由6市承接,给济南腾出更多空间资源发展高新科技企业,为省会持续积累产业集聚的能量。

  济南都市圈城市经济各具特色,有较大的整合、对接、合作空间。淄博有以石化、医药、新材料为主导的制造业,滨州有纺织等过百亿元企业数家,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聊城机械制造、医药等有多家行业“冠军”,德州造纸、化工、农产品加工业已成特色,莱芜有钢铁、服装、食品加工、旅游和特色农业……周边这些城市优势项目组合互补,将强力推动山东中西部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交通支撑长远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改革开放之初一度流行的俗语告诉我们: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没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区域经济难以走向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通道。目前,济南已经具备便捷的区位交通优势,如何在产业集聚与辐射上做好文章,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济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点。

  就此,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吕安涛博士认为,济南在全国有着重要的战略、经济和交通地位,上个世纪初期,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相续铺设到济南,奠定了济南作为交通要塞的地位。近年来,济南交通建设飞速发展,高铁、高速公路建设加速,区位优势越发明显。目前,无论是中欧班列开行,还是高铁、民航通行能力大幅提高,都为济南快速通连世界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撑。小清河复航直达大海,形成海河联运的远景,为济南未来交通支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吕安涛认为,济南区域交通便捷,但作为货物运输的物流企业明显是个短板。从盖家沟到泺口服装城一线,物流企业林立,形成绝对行业“老大”的企业却不多,没有形成大的品牌效应。目前,济南城市发展空间已经跨过黄河,史无前例。此时,济南应抓住机会,学习北京、杭州等城市发展经验,在远离中心区的城郊多建几个专业物流中心,降低物流成本,瞄向千亿级产业目标,引导物流产业集约化发展。

  吕安涛同时认为,“要想富,先修路”中的“路”,在新时代应该解释成包含航空、铁路、高速公路、河海联运等在内的综合交通运输。只有建立完善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才能支撑起区域经济的持续长远发展。

  济南已经形成的区位便捷优势,越来越多地被所在地政府部门规划利用,集聚发展相关产业,初步尝到了发挥区位便捷优势的甜头。

  

  济南国际机场位于济南市高新区,是临空经济区的一部分。7月2日,济南市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金龙告诉记者,高新区特别重视通过济南机场作为空港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以港聚产、以产兴城。张金龙表示,临空经济区面积148平方公里,这里既要打造航空港,也要打造内陆港,将围绕济南机场扩建、综合保税区迁建、小清河通航做好交通融合、产业融合,到2025年建成以济南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打造航空之城。

  在济南国际机场周边,高新区进行相应的产业布局,建起三大产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园区、中欧制造业园区。综合保税区除从经十路港西路迁建一批项目进入外,还落地十几个大项目,包括航空零部件进口、飞机维修等。京东、美国安博等公司都在国际物流园区布局。中欧制造业园区主打欧洲元素,江北第一家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在此落户,汉诺威风情街、会展业和酒店业将在此扎根。

  位于历城区、年底建成启用的济南铁路新东站,将成为未来济南集城际高铁、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城区公交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服务于省会城市群的现代化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我市已经规划将新东站片区定位为次中心,同时,历城区临空和孙村两个次中心将带动该区产业快速发展,历城区已经成为省会中心城区的重要产业“腹地”。

  位于天桥区的济南火车站是济南市最早建成使用的百年站,今年以来,天桥区集中整治提升济南火车站周边环境,拆违拆临、优化交通组织,保护修缮历史建筑,整修主要建筑立面,整修道路与地下雨污管线,实施夜景亮化、景观绿化。济南火车站周边环境提升,吸引着更多商家来此投资兴业。

  

  槐荫区更是明显地感受到高铁济南西站给当地发展带来的集聚效应。济南西站启用的短短几年,越来越多国家级、国际级高水平文化项目花落槐荫,悄然改变着泉城市民生活方式。作为西部新城地标性建筑,省会大剧院全年300多场演出,平均上座率85%以上,每年递增5%。宜家家居、麦德龙、百联奥特莱斯纷纷选择槐荫区开门纳客,迪卡侬、西部会展中心正在紧锣密鼓施工,西城大厦、西元大厦等写字楼迈入“亿元楼”行列。远大综合体项目近日签约在槐荫区落地,西部新城即将建成百亿级商业综合体。

  在高铁济南西站周边区域,槐荫区确定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消费物流五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以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为支撑的医养健康产业,大力发展以省会文化艺术中心、方特东方神画、济西湿地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以齐鲁之门、绿地中央广场、西部会展中心为引领的商务会展产业,以宜家家居、麦德龙、迪卡侬、百联奥特莱斯为代表的消费物流产业,以济南二机床、德迈国际、九阳、山东天岳为龙头的智能制造产业。

  依托便捷的区位优势,勇于追梦的济南在增强集聚辐射作用、奋力实现新突破的道路上,必将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远。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 山东深化与世界500强合作:两年内达成100个项目

    QQ截图20180705083756.png

    记者7月4日从省政府网站获悉,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深化与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合作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金融办、人民银行济南...[详细]

    07-05 08-07新锐大众
  • 企业福利!重大质量奖项最高可获500万元财政奖励

    QQ截图20180705083454.png

    为促进各地各行业大力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提出将加大财政金融的扶持力度,最高奖励可达500万元。鼓励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质量标杆企业创新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经验,在同行业中推广应用。[详细]

    07-05 08-07新锐大众
  • 质量分级、信用监管!山东质量提升行动提出这些创新

    QQ截图20180705083315.png

    “通过高质量发展,解决高速增长带来的结构失衡、资源依赖、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突出问题。争取创建国家质量提升示范区(基地)30个,培育消费类名牌产品1000个以上,主要消费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95%以上,人民群众的质...[详细]

    07-05 08-07新锐大众
  • 山东19厅局联合发文:运用资本市场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QQ截图20180705083130.png

    (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金融办、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山东银监局、青岛银监局、山东证监局、青岛证监局、各市人民政府负责)  11.促进中介机构创新发展。(省金融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牵头,省委组织部、山东证监局、青岛证监局、各市人民政...[详细]

    07-05 14-07新锐大众
  • 山东确定幼儿园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每生每年710元

    山东省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最低标准确定为每生每年710元,自2018年起正式执行。近日,山东省财政厅、教育厅印发《关于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从拨款标准、适用范围、经费开支范围、经费保障等方面对建立全省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详细]

    07-06 07-07新锐大众
  • 山东公布2018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标准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8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及计发待遇基数的通知 根据省统计局2017年度统计年报,2017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口径)为69305元,全省职工平均工资(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口径)...[详细]

    07-06 07-07新锐大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