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齐鲁网7月3日讯 7月3日,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向社会公示六个轨交地下站出入口方案,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方案融入济南“山泉湖河城”的特色,哪个更能体现泉城特色?快来投上您心仪的一票吧!
方案一:泉城印象
通过对济南老商埠建筑、老火车站的研究,提取柱式、山花、老虎窗等装饰元素,采用钢结构形式,外表面覆以金属板材,色彩上以靛蓝色与金属灰色搭配,顶部采用砖红色金属瓦,形成典雅大气的出入口形象。细部采用水元素造型的装饰,体现泉城特色的同时也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济南形象。
方案二:泉脉
轨道交通与泉同为地下形成并涌出地面,两者存在众多的内在联系。拟合泉“水穿石出,虚实穿插”的文化内涵,通过砖、石、瓦、砾等传统材料与石材、金属、玻璃等现代材料的变化,结合丝网印刷、墙体篆刻、纹样彩绘等手法应对不同的站点空间环境,具有很强的区域协调性。
方案三:清渠
结合泉城特点,以渠为主题,贯穿济南市各个街区。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将功能和形式有机结合,赋予建筑更好的通风、采光效果。模块化思想不仅可以减少施工周期,降低环境污染,更契合了绿色地铁的设计理念。
方案四:城市印记
采用流线形的造型,寓意济南流动的泉水。造型现代大气,简洁明快,可识别性和引导性强,符合出入口特点。细节中透露着老济南的古韵,向人们展示着老济南的古色古香。
方案五:折山
提取济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中的折山符号,通过现代手法的塑造融入到济南地铁出入口形式中。运用“折”的手法消减形体体量,赋予建筑山的态势。同时结合泉水聚落街巷的交叉叠落,实现虚与实的对比,契合济南泉自山来的地理特点。
方案六:天人合一
屋顶引用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儒帽”作为设计表现雏形,屋顶平面与地面以一个链接点形成一个可持续的雨水循环系统,雨水从汇集口引入地下,做到良性水循环,同时延伸设计出一个部分悬挑为地铁站入口创造了有顶的空间,为乘客提供有效的停留空间。
闪电新闻记者 闪电新闻记者 张帅 于铭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鲁发〔2017〕26号)要求,加快推进齐鲁英才汇聚计划实施,近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做好“齐鲁英才”地图绘制工作的通知》,放眼全球招才引智,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详细]
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从产业结构、运输结构、能源结构、用地机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详细]
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其他零部件基本与传统汽车重合。而新能源整车制造领域,山东省目前还没有车企获得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详细]
3日,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房管局”)官网挂出的一则公告引起不少人关注:因拖欠房租六个月以上等原因,市房管局对22户公共租赁住房(原廉租住房)承租人,作出责令腾退承租公租房的行政处理决定。[详细]
今天下午,山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对公安部推出的20项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举措进行宣传、解读。记者从会上获悉,7月底前,一证即办等8项便民服务类措施将首先在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临沂5市落实,9月1日起,20项便民服务类措施将全面启动...[详细]
7月3日,济南市依法整治违法违章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2018年全市拆违拆临第三期(第二部分)违法建设拆除任务台账,这一批违建共计6932处、面积778.83万平方米,根据要求须在8月31日前拆除完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