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记者从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了解,自7月1日起正式施行《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办法》的实施,对于加强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提升历史文化传承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山东省林业厅副厅长马福义说,保护好古树名木具有重要意义,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保存了弥足珍贵的物种资源,记录了大自然的历史变迁,传承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自然绝美的生态奇观,承载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素有“活化石”“活文物”的美誉。一棵古树,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与一种文化的记录,是一部中国生态史、文化史。一株名木,就是一段历史的生动记载。古树名木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特点。一是多元价值性。古树名木是多种价值的复合体。古树不仅具有一般树木所具有的生态价值,而且是研究当地自然历史变迁的重要材料,有的则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二是不可再生性。古树名木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死亡,就无法法以其他植物来替补。三是特定时机性。古树形成的时间较长(至少需要100年),植树者在有生之年,通常无法等到自己所种植的树变成古树,而名木的产生也有一定的机遇性。无论是古树,还是名木,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大量生产,具有特定的时机性。四是动态性。古树的动态性体现在,一方面,随着树龄的增加,一些古树很可能因树势衰、人为因素而死亡、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一些老树随着时间推移则会成为新的古树。
保护好古树名木,就是保护了一座优良林木种源基因库,保护了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植树爱林的优良传统,普及科学知识,增强人民的绿化意识和生态意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山东古树名木资源十分丰富,全省17市均有分布。调查统计表明,全省古树名木总计34.9万余株,其中单株古树8517株,古树群1165处34万余株,名木800株,分属于46科99属184种。
单株古树中,按树龄划分:一级古树(500年以上)1920株,占22.5%;二级古树(300-499年)2486株,占29.2%;三级古树(100-299年)4111株,占48.3%。从树种看,数量最多的是国槐2908株,占34.1%;其次是侧柏1511株,柿树、银杏和枣树分别为1104株、558株和547株,这5个树种占单株古树总数的77.8%。
古树群多分布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山古刹、风景名胜区和古镇古城等,以济宁和泰山的古树群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最丰富。古树群的组成树种在各个区域明显不同,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以侧柏、银杏、松柏类、板栗等为主,如泰安岱庙古柏古树群、曲阜三孔古柏古树群、沂山法云寺油松板栗古树群、蒙山油松古树群等。鲁东丘陵区和鲁西、鲁北平原区以枣树、桑树、板栗、梨、柿树等经济林树种为主,如乐陵市朱集的古枣树群、无棣县金丝小枣古树群、郯城的古板栗群、招远市罗山的柿树古树群、夏津县白梨古树群和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等。
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古银杏树,是目前现存文化底蕴最深厚、树龄最长的古银杏树,素有“天下银杏第一树”的美誉,在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林学会开展的“中国最美古树”遴选活动中又被评选为“中国最美银杏”。树龄3700余年,树高26.7米,主干高2.5米,冠幅26米×34米,胸围15.83米(胸径5米),遮阴覆盖面积900多平方米,远看形如山丘,龙盘虎踞,气势磅礴,冠似华盖,繁荫数亩。
从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和保护程度来看,位于寺庙、风景名胜区、旅游区的古树名木保护最好。由于其特殊的历史价值和自然人文景观,这些古树名木多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是重点保护的对象,一般都设有围栏或支架,人为干扰因素较少,管理规范、专业,有的还安排专人看护,责任明确,生长状况良好。而处于许多零星分布的单株古树名木,大多生长在村镇街头,受重视程度较差,一般任其自然生长,人为干扰频繁,管理不到位,病虫害较严重。还有一些古树因树龄较大而树势衰弱,或因受自然灾害、病虫害、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尽管一些地方制定了古树名木管理规定和保护办法,但仍缺乏有效的管护,生长状况堪忧。而古树群或处于风景名胜区,或属于经济树种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总体保护情况较好。(完)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办法》中提到,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应当征得相关业主、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的书面同意,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其他物业交付后空置六个月以上的,其物业公共服务费收费标准由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另行约定。[详细]
为贯彻国务院矿产资源权益金改革方案,落实企业矿山环境治理恢复责任,日前,山东省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矿山企业的基金提取、使用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执行情况需进行公示。[详细]
天空像蓝宝石一样碧蓝透明,大朵的白云悬在半空中……28日,在经历了一夜狂风骤雨后,泉城人的朋友圈被这样的蓝天白云刷屏了。一场强对流天气带来的风雨净化了空气,不过,根据济南市气象台的预报,紧随其后的是又一波35℃以上的高温天气。[详细]
着力推进实现七大新突破,即建设世界一流海洋强港实现新突破、加快海洋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实现新突破、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海洋特色文化实现新突破、拓展海洋对外开放新空间实现新突破、加快重点区域率先发展实现新突破。[详细]
6月27日,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云药房”处方共享平台开出了第一例互联网处方,这标志着山东省内首个处方共享平台正式运行。“云药房”实现了医院门诊开方、在线支付、配送上门的就医取药流程,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方便患者取药,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详细]
发展“一村一品” 助力贫困村脱贫致富 通过发展“一村一品”可以推动贫困村立足资源禀赋、挖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