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记者从山东省青岛市人社局获悉,《青岛市深化社会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出台,旨在全面建立并不断完善符合青岛市实际的医保支付体系。
《方案》明确了青岛市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主要目标: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完善医保基金总额控制办法,全面推行以按病种、按人头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到2018年底,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量达150种;开展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的绩效评估及付费试点;2018年在区(市)医疗共同体(简称医共体)或城市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开展试点,2019年逐步推开;到2020年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及医疗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适应不同疾病、不同服务特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按项目付费占比明显下降。
根据《方案》,青岛市将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收支预算管理。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原则,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本市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算。在医保基金年度支出预算范围内,对医保住院、门诊大病、社区门诊统筹、长期护理保险等各项业务支出全面实施总额预算管理。完善与总额控制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
推进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对住院及门诊大病医疗服务主要实行按病种付费,积极探索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对精神类疾病住院治疗、住院康复治疗等长期、慢性病医疗服务实行按床日付费;对门诊统筹实行按人头付费;积极开展对医联体、医共体的按区域人头总额付费试点并逐步推广。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重点推行按病种付费,积极推进按区域人头总额付费,探索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进行绩效评估和付费试点。
强化医保监督管理,完善医保服务协议管理,将监管重点从医疗费用控制转向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全面推开医保智能监控,加强医保信息系统建设。(完)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为此,我省安排部署了6项重点任务:公布“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健全“一次办好”服务网络、创新“一次办好”服务模式、推行“一次办好”集中审批、完善“一次办好”服务标准、强化“一次办好”信息支撑。[详细]
据了解,6月18日, R1线供电项目在赵营站至玉符河站高架段区间已经顺利完成“热滑”试验。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根据计划,R1线将于今年7月实现“轨通”,8月实现“电通”,10月启动机电设备联调联试工作,2019年元旦通车试运行。[详细]
我省2020年全面完成标准化改革试点,重点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标准领航工程——在海洋强省领域,力争在海洋装备、海洋生物、海洋新能源、“智慧海洋”“海洋牧场”等领域制定国际标准20项、国家标准30项;在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综合管理、海洋港口建设等领域率先制定地方标...[详细]
今年,公费师范生的培养,以往普通文理类招生的基础上,新增艺术类、体育类相关专业招生,其中艺术类14所高校,招生计划594人,体育类7所高校,招生262人。除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外,今年我省继续实施高职(高专)院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专项计划,简...[详细]
报考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其高考成绩还需要达到山东省首次划定的本科普通批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艺术类、体育类地方公费师范招生是本科提前批的一个类型,与提前批的其他艺术类专业、普通文理等类别不能兼报。[详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山东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安排,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对餐饮服务环节食品进行了监督抽检。青岛海上嘉年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嘉年华万丽酒店使用的生鸡蛋中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项目不合格。[详细]